通胀通缩 两只怪兽?/胡逸山博士

印尼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为庞大的国度,所以它全方位的正面发展,对于整个东南亚的稳定与繁荣都至关重要。
近日一些印尼的社会经济表现数据传出,却有令人略微忧心之处。
这里边最主要的是,印尼竟然出现通货萎缩(而非膨胀)的现象。
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主要就是商品的价格飙升。这对当地社会经济当然会带来颇为负面的影响,譬如当地货币的价值会越来越低,当地的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等,搞不好就会出现社会甚或政治上的动荡。
干预通胀致衰退
所以世界各国对于通胀大多避之不及。如美国的联邦储备局(相等于其中央银行)基于历史上的一些惨痛教训,就对通胀极为过敏。联储局会出尽法宝,不过主要还是通过调高它短期借贷予主要金融机构的利率,让商家要借钱来扩大生产的成本增加,而间接地把商品价格拉低。但如此做的副作用,当然也是当地经济的降温,甚至是衰退。
这种有一好没有二好的经济干预手法,世界其他各国也纷纷东施效颦,因为彼等也找不出更有效的法宝来遏制通胀这只社会经济怪兽。
但反过来说,如印尼当下般的通缩,是否就是一只社会经济上的小宠物,人见人爱、车见车载呢?那倒未必,通缩至多也只是一只有一好没二好的小怪兽宝贝,看似有趣,但随时可能反咬你一口!
很多人认为,既然大家对于百物腾升的通胀那么反感,那么对于倒反的通缩应该是趋之若鹜,紧紧地拥抱之都唯恐来不及了吧?
但消费者的心理其实是很复杂也很微妙的。在通胀盛行时,表面上看来大家看到商品价格那么贵,应该就买不下手了。
但是,当大家考虑到今天不买,明天价格可能更贵时,也就只好纷纷忍痛地今天下手买了。
所以其实也有经济学上的一派学说认为,其实不用通过调高利率等的强硬手段来驯服通胀,只要假以时日,传统经济学上所谓市场上的那只无形的手(主要就是大家诚惶诚恐的消费意愿),也还是会把价格拉下来的,无需操之过急。
通缩螺旋
通缩又怎么样呢?理论上来说,大家看到商品的价格下跌,应该感到颇为兴奋,纷纷出门(或居家上网)去扫平货了。然而,如果通缩蔚然成风,消费者的心理也会产生微妙变化,心想商品固然是很便宜,但假如当下忍着先不买,再等上几天一星期,说不定价格会降得更多更厉害呢,到时才买那不是更合算?
然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就造成了所谓延迟消费的社会经济现象。消费一延迟,经济的增长也就跟着被延迟了。
换句话说,通缩的负面社会经济影响,其实是不亚于通胀的!
通胀是会有着经济增长的假象,但许多人负担不起昂贵的消费。通缩呢,看起来是好像大家都消费得起,但却又抱着侥幸的心理不立刻马上去消费,所以经济也就一蹶不振了。
视频推荐 :
对等关税也许佳音?/胡逸山博士

要来的终于还是来了。美国新任也是原任总统特朗普自上台以来,雷厉风行地抓起关税这条大棍子,棒打包括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内的贸易对象,对从彼等进口的商品可是几十又几十巴仙地增加关税,令人叹为观止。
但特朗普看来对关税意犹未尽,这段日子里还不时地暗示说在4月初会有更大波、更全面的关税来临,即所谓与各国对等的关税,或特朗普口口声声说的“你抽我多少税,我就抽你多少税!”听起来可真豪情万丈!
而坦白说,作为世界上其中一个主要出口基地的东南亚的一众主要经济体,其中向来对美方施以偏高关税的,看来可能也没太过认真地把特朗普的这番话听进去,或至少没让人看到有太多的大动作来赶快在特朗普的大宣布之前调整针对美国的关税。
譬如为了保护各自的一些经营不善的本地关键企业,而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进口商品施以高昂关税的做法,也没有大刀阔斧地去削减,以便讨好似乎对他国“讨美国便宜”怒气冲冲的特朗普,希望他稍安勿躁。
特朗普有恻隐之心?
大家好像虽然不能说是坐以待毙,但总之就是没有太多的未雨绸缪。
而我们这些关心美国经贸政策的,昨天应该都顶着时差起得一大早来听取特朗普的这项对等关税大宣布。乍听起来,里边可说是有着好消息也有着坏消息。
好消息是特朗普看来还是有着恻隐之心的,他所宣布的这些针对各国的对等关税,还是有着减半的折扣的,譬如说一国如对美国商品征收50%关税,则美国只回敬以25%的关税,但也对所有国家施以最低10%的关税。
当然,这他国针对美国的关税多少,在这里是由美方计算的,其中不只是开宗明义的多少巴仙的关税,还有非关税壁垒措施,或美方所谓的非金钱性关税,譬如说各种的通关为难、出口补助、知识产权的侵犯等。
至于美方是如何把这些非金钱性关税量化为金钱数额,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这趟对等关税宣布的主要坏消息,当然是对于其他各国来说的,就是美方的这对等关税即便是减半,也还是很高的。如美方认定本地针对美方的关税是47%,所以就回敬本地以24%的关税。
换句话说,以后本地要卖往美国的商品,都会被美方课以相等于价格近四分之一的关税,不能说不是严重的打击。
而在特朗普在此次关税演说中所使用的多张列有国名与各自关税的展示牌里,本地还是名列第一张的,“排行”从上到下的第十一名,虽然目前还不知这排行背后的逻辑,而特朗普也用惊叹的语气来读到本地的国名。
不再忍受昂贵进口车?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显示在特朗普心目中本地与美国的贸易往来还是颇有“份量”的。但从负面的角度来看,这也可说是本地与美国的贸易顺逆差,也已经被虎视眈眈的特朗普盯上了!
无论如何,木已成舟,本地等本区域主要经济体又需要如何来补救呢?最重要的,顾名思义,这是(折扣了一半的)对等关税,要美方重新调低针对本地的关税,那么就要削减本地的有关关税。
如不能一直让本地人继续忍受购买昂贵进口车的苦日子了,所以,这宣布反而可能是为本地消费者带来更为价廉物美的佳音。
而你一削减关税,就不止是针对美国的关税了,而是也得削减针对譬如欧盟的关税,否则就引起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国的不悦了。
这样以来反而是更大程度的促进低关税自由贸易,那不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