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难成气候?/黄锦荣
金砖国如今正式多添四员,除了原来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及南非以外,也迎来了埃及、埃塞尔比亚、伊朗及阿联酋,而新增的13个伙伴国家当中,还包括了东盟四国,即大马、印尼、越南及泰国东盟。
虽然金砖9国的GDP美元总值,占了全球GDP的27.3%,金砖参与国扩大的意义,完全不在于其经济规模,因为没了中国的金砖,其规模急缩至9.4%,再去掉印度,就仅剩6%。
更何况新旧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及生产联系并不紧密,既非类似关税统一、区域内贸易频繁的欧盟,也非东盟般依赖区域外贸易的开放式区域合作,自然也缺乏相对应的跨国生产链,所以,27.3%并没有实质的经济意义。
追求各自主权利益
既然无关乎于经济,那么金砖参与国扩大的意义,就完全是政治性质的。
金砖国地域横跨非洲、中东、南美洲及亚洲,成员及伙伴国不但全是发展中国家,成为“南方世界”(Global South)的组织代表,而且各自皆带有寻求战略自主的目的,以追求对各自主权利益有利的外交政策。
以中国为例,按照中国“大国崛起”的思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金砖国对于中国塑造全球认同而言,显然地,扩大金砖组织是打好“基础”,加强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战略“关键”的其中一个“重要舞台”。
对于印度这类欲巩固其区域强国地位的国家来说,金砖国无疑是印度争取成为南方世界代表,以图推动全球秩序多极化及联合国改革,提高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正当性;同时,也能在不影响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底下,批评西方制裁机制,以维护其在俄罗斯与伊朗的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
挑战美国单极秩序
当然,金砖国对于俄罗斯和伊朗的意义就更为直接,那就是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单极秩序,边缘化美国的政经力量,以规避西方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制裁。
也因为各成员国的战略有别,即便金砖国广招成员,力图发展替代国际政经秩序,也不太可能蜕变为完全反西方集团,毕竟金砖多国与西方经济密不可分,印度同时也是“四方安全对话”的要员,巴西明年还要是G20的轮值主席国,印尼正积极加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而阿联酋与东盟在军事及经济上更是和美国有战略性结合。
如果反不了西方,那么就退而求其次,金砖国可以发展为替代国际秩序。即便如此,那也是极为困难的。
无论是单极(unipolar)还是多极(multipolar),每个体系都有个节点(node),如果单极秩序以美国为首,俗称美国霸权,那么多极秩序也必然有多个节点,其他国家皆以该节点为首。
金砖国之中,中国经济规模就占了近乎7成,而且以中国现有的综合国力来看,毫无疑问地,中国将是金砖国力图发展的替代秩序之锚。
换言之,在所有的N-1汇率关系中,人民币就必须是那个Nth货币,以推动“人民币化”的进程。
如果要深化以人民币为支付及结算货币的金砖支付系统,一来中国人民银行必须完全开放资本市场,允许国际资产与负债自由跨境掉换,并为流动性做最后担保,二来金砖各国也必须开放市场,和中国经济高度结合,以造就支付系统所需的经济规模。

位于约翰内斯堡的桑顿会议中心外的金砖峰会横幅。
单一货币是终极目标?
假如金砖单一货币是终极目标,那么在推进的过程当中,人民币将是金砖各国挂钩的货币与主要储备货币,不仅各国需要俯首于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中国人民银行也必须承担国际最后贷款人(international 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
中国还必须开放国内消费市场,成为金砖国际秩序的消费端,以主导金砖生产链,国际账项也因而将从盈余转为赤字,以便为成员国供应储备货币。
问题是,印度似乎无意以中国霸权来取代美国霸权,而主动性选择霸权更迭,也有违东盟的中立性及不结盟状态。
至于市场完全开放,既不符合中国强调高度自主及稳定的政策取向,也会给其发展中国家带来“中国冲击”而出现国内政治反弹。
替代国际秩序知易行难
替代国际秩序是知易行难。
国际秩序就有如公共财,人人想要从中有所得,却也不愿意为其付出。也许金砖国成也战略自主,败也战略自主,最终落得如“金砖之父”奥尼尔所言,“金砖国际仍无关紧要”(BRICS still don’t matter)。
视频推荐:
【灼见】金砖银行的壮大与挑战/魏开星
金砖国家的新开发银行又壮大了!
印尼刚于今年1月成为金砖国家,总统普拉博沃3月25日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见面,双方讨论印尼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各领域的合作机会。
普拉博沃会后宣布,该国将加入新开发银行,作为印尼加强与其他开发中国家和多边机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措施。他希望加入新开发银行能够协助国家转型,并帮助印尼加速经济发展。
指望新开发银行减赤
目前印尼政府积极发展其金融网络,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却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来自美国方面的资金及援助支持遭削减的处境。这就是普拉博沃决定加入新开发银行的动因之一。对此,有学者担忧一是印尼因地缘政治风险付出代价,二是加入金砖及其新开发银行将使印尼与中俄关系不佳的盟友更为疏远。尽管官方强调此举仅代表该国积极与自由的外交原则,并不意味背弃西方国家;然而,学者提醒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新开发银行作为新的金融机构,还未像西方主导的现有金融体系那么成熟,其稳定性仍需时间验证。其次,特朗普政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后,印尼也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影响,最终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最后,特朗普曾多次警告金砖国家,不要试图以其他货币取代美元,否则将对其征收100%关税。作为金砖国家组建的新开发银行,在与美元的竞争中风险陡增。由此可见,金砖银行因印尼的加入而壮大,同时也面对特朗普政府的长臂管辖而挑战多多。
特朗普警惕美元遭威胁
美国作为全球霸权国家,其霸权体现在美元霸权、军事霸权、科技霸权、文化霸权及舆论霸权等等,其中若美元崩塌,其他的霸权均随之消亡。美元地位眼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根源于美国联邦政府累计财政赤字达到了历史高位的36.6兆美元以上,每年的利息支出达1.1兆美元。
特朗普意识到政府债台高筑将令世界对美元的信用产生动摇,于是便开始疯狂地加进口关税,以增加联邦政府的收入;同时,通过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大幅削减政府部门、公务员及其费用,以减轻政府开支,企图缓解财政赤字压力,给外界予美元所赖以支撑的美国经济实力仍然健康的印象。同时,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吸引外资进入,除了提振制造业外,也寄望增加美元资本账下流动性,以对冲庞大的贸易逆差。
特朗普在增强美国经济实力,对美元“固本培元”之余,也特别警惕竞争对手削弱美元地位的计划与举动。当金砖国家设想设立金砖币时,特朗普就以加征关税进行极限施压。
不知是俄罗斯有意给特朗普面子,还是准备不足,去年在莫斯科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外界原本意料俄罗斯会带头提出金砖币的设想供与会国家讨论,结果会议并没有涉及相关话题。
美国为了维持全球独大,对凡是构成威胁的对手均采取一切手段加以打压,这在历史上的日元及欧元遭遇的待遇已充分说明。特朗普曾公开表示:“欧盟就是为了占美国便宜而存在的。”欧元刚诞生不久,北约就发动科索沃战争,战火重临欧洲,欧元币值应声而落。
美俄走近对金砖不利?
特朗普政府誓要拉俄罗斯,改善美俄关系,此种事态对金砖组织会否带来负面效应?特朗普拉住普丁,除了针对中国之外,恐怕对于中俄参与的多边机制如金砖、上合组织及中俄伊朗等,也有拆散与离间之意。
在莫斯科会议中,原本以为俄罗斯会提出金砖币,结果普丁迫于西方的压力而放弃;现在特朗普再次威胁,不知金砖国家中,还有哪些还愿意与美国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