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降债减赤不达标/黄锦荣

公共财政与财政责任法案有四个财政目标,即年发展开销的GDP占比至少有3%,财政赤字和国债占比分别不得超过3%及60%,而财务担保占比则得低于25%。

在法案于今年一月生效前夕,发展开销的GDP比例是5.3%,财政赤字为5%,国债高达64%,至于政府担保仅是18%。

显然地,降债减赤是执行法案的焦点所在。

回顾今年首六个月,年化发展开销骤降至3.6%,财政赤字扩大至5.5%,国债也提高至65.5%,唯有政府担保比例保持不变。这般财政表现,不仅不达标,还有恶化之嫌。

而且原本依法该要在9月30日以前发布的年中支出表现报告,至今也不见踪影。

既然我国今年经济表现亮眼,按常理,财政赤字和国债的GDP占比,应该有所下降才是。不降反升,追根究底,原因脱离不了过低的税收及超速的支出。

在我国首六个月的实际GDP,比去年同期增了5.2%的背景下,税收及非税收的总和却比去年同期掉了6.3%,其中,最匪夷所思的就是公司及个人所得说,仅收586亿令吉,比去年同期减少整整14%。

减少支出提高税收

即便销售与服务税收涨了17.6%,收197亿令吉,但按我国的消费规模来看,比例仅达2.9%。对照现有的8%的服务税率及10%的销售税率,2.9%是一个效率极低的表现,完全无法媲美2017年那仅6%的消费税率就能为政府入袋443亿令吉的表现。

更何况当年的消费税收占了总消费的4.8%,接近6%的消费税率,其遏制避税的效率可见一斑。

于此同时,行政支出并没有在税收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减少。首半年的1571亿令吉的开销,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而代价就是发展支出减少24.2%至339亿令吉,行政与发展支出的比例也从7:3,变为8:2。

如此的财政表现,对于一个追求经济转型并强调公共监管高效的政府来说,完全不在同一个调调上。

要是财政目标无法达成,责任法第27条要求财政部向国会提呈一份财政调整计划,列出调整税收及支出的措施及时间表。

一般而言,调整手段离不开减少支出,提高税收,及给经济增长加速。

按此套路,我们可以为2025年财政预算案定个调。

首先,政府不会出台减税措施,中小企业有关于减税的期待恐怕要落空。至于个人所得税率减免项目,在政府帮助人民减轻生活负担的语境下将得以保留,但估计不会有新设的项目。反之,正如坊间所传,2025年难免会有新增税项。

给予企业的奖掖,无论是数字化及AI技术采用、人才管理还是绿色转型,也将要求企业做同等投入,而公共投入将以低息贷款和担保为。

如此一来,既可配合各大蓝图来催化经济转型升级,也可强化经济增长,协助达成责任法规定的财政目标,一石二鸟。

减轻人民生活负担

首相多次强调,明年的财案将着重于减轻人民生活负担,但那并非预告政府将给予人民更多的福利津贴,而是在继续推动汽油和电费津贴改革的大前提下,如何通过相对应的现金回馈及提高收入来减轻生活负担,其中也将包括谈了许久的渐进式薪金政策。

而且生活成本离不开衣食住行,对于其他和减轻人民生活负担相关的措施,估计与透过农改来减低食品价格、降低购房拥屋门槛,及改善公共交通和延长购买电动车优惠等有关。

最后,我们大可断言,重推消费税将不会是这一届政府的考量。虽然填饱国库是完成财政目标的当务之急,但如果按首相日前所言,消费税是提高人民收入以后的事,那么唯有在推行渐进式薪金政策以后,加上我国步入高收入国行列,消费税制才会卷土重来。不过,那也是下一届政府的事了。

反应

 

财经新闻

经济货币政策稳定 彭博调查:大马可收获5%增长

(吉隆坡22日讯)鉴于稳定的经济与货币政策,经济学家预计,我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可达5%。

根据彭博社在11月中旬对28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今年末季我国GDP将同比增长5.4%,相比上一次预测较为乐观,之前预测为4.9%。

另外,2025年首季GDP增长预测为5.2%,略高于之前预测的5.1%。

经济学家预计,大马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健,2025年经济增长为4.7%,2026年则将稍微放缓至4.5%。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普遍认为我国通胀和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定,预计末季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3.00%不变。

预期通胀降温

经济学家们预计,2024年我国通胀率为1.9%,低于之前预测的2.3%;2025年通胀为2.5%,上次预测为2.7%。

星展银行经济学家蔡汉腾(译音)认为,大马将迎来广泛的经济增长,这主要受益于昌明经济框架下的政府政策,以及依然具支持性的货币政策。

然而他也警告,大马作为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在‘特朗普2.0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大幅升级,从而影响我国增长,使得风险倾向于下行。

另外,根据调查,受访的经济学家中仅有6位认为,我国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5%。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