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负担屋发展缓慢 助长劏房文化/丹斯里林景清
居外IQI:人均投入RM85 大马领跑东盟可负担房屋建设

(吉隆坡5日讯)根据居外IQI最新数据,在扩大可负担房屋建设方面,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该公司联合创办人兼集团总执行长卡希夫安萨里表示,大马在人均可负担房屋投资方面达到了每人85令吉,远高于东盟多个国家,比印尼高出 550%,比菲律宾高出 840%,展现出强劲的投入力度。
这是IQI首次对东盟各国的可负担房屋预算及人均支出进行比较。
他说,报告探讨可负担房屋的定义、政府投入情况及私人企业在建设房屋中的作用,并显示大马在这方面超越区域多数国家。
卡希夫安萨里表示,尽管大马人口约3400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万1001令吉,资源有限,但政府仍在可负担房屋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他说,在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就拨出高达28亿5000万令吉,在东盟国家中,仅有3个国家的投入超过大马。
他提及,这些拨款已取得成效,大马很可能实现第12大马计划中,到2026年前建造50万间可负担房屋的目标。
“这个目标在公布时似乎过于雄心勃勃,但到去年9月已经完成了44万3259个单位,这意味着剩余不到6万个单位须于今年和明年内建成。”
他补充,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约100万个单位可负担房屋缺口的50%。
卡希夫安萨里表示,与其他国家想部,大马的成就尤为突出。在东盟地区,柬埔寨、寮国和缅甸几乎没有政府主导的可负担房屋建设计划。
房价更具竞争力
吉隆坡的公寓价格相较于年收入而言,大马的投资有助抑制房价上涨。与雅加达、河内、曼谷、马尼拉及新加坡相比,吉隆坡的公寓价格相对年收入而言更便宜。
此外,和东盟其他大城市相比,吉隆坡的房价比河内、曼谷和马尼拉更有竞争力。
大马今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主题为“包容性与永续性”,可负担房屋正符合该主题。凭借在该领域的强劲表现,大马有望引领东盟国家。
他指出,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大马政府对住房可及性展现高度承诺,尤为关键的是,预计到2030年将有140万人迁入城市。
在2024年,大马拨款28亿5000万令吉发展可负担房屋,而东盟其他六国投入较少,有3个国家几乎没有投入。
这一对比表明,大马将可负担房屋视为优先事项,但东盟其他国家的重视程度则不尽相同。
“新加坡在可负担房屋上的支出远高于马来西亚。然而,新加坡的大多数公共房屋实际上是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的,而非低收入家庭。
“超过80%的新加坡居民居住在政府组屋,而新加坡仅有5%的土地用于私人住房开发。”
卡希夫安萨里表示,展望未来,大马凭借经济增长、创新策略及智能城市规划,有望进一步扩大可负担房屋供应,满足全国日益增长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