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选举”经济与商机/游侠

每一次全国大选, 在短短的十来天竞选期间,各政党都不惜孤注一掷的动员耗尽所有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竞选活动以取得胜选,所涉及的竞选资金少则数百万令吉,多则数千万令吉,甚至可达到以亿令吉计算。

宣传费迎经济荣景

在短短十来天就有数千万令吉的金流流入市面,对部分相关选举供应链产业,无疑将迎来一阵短暂的“选举经济荣景”, 相信部分些企业可在这短短的竞选期间,赚取到足够的盈利来抵消它未来数年的开销。

政党旗帜、党徽、帽子及各类文具小物品,各政党早已透过本地代理向中国厂商下单,货物也正在陆续交付中,虽然物品单价不高,一般在3到12令吉之间,但数量庞大,数十货柜,涉及款项也需数百万令吉计。

政党群众大会时用的音响设备与场地布置, 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我们看到某些政党会到咖啡店里召开小型“讲座会”或候选人站在罗里(卡车)上演讲,目的都是为了节省开支, 化整为零。

开一场中大型的群众大会, 租用音响(两个的扬声器)一次就要至少2500令吉,布置讲台包括背景海报要价至少1200令吉,如果要求更高科技, 视觉效果更好的电视屏幕,价格另议。一场群众大会保守估计其基本开销也就3700令吉, 大马众多政党,预计全国只有300场群众大会吧!在短短的14天竞选期间内,保守估计就会创造至少110万现金流入音响租赁公司企业。

印刷传单与候选人海报,是竞选活动不可欠缺的项目,对各个竞选团队而言,除了召开群众大会,另外有效的宣传方法就是挨家挨户或是到人多聚集的市场派发传单,悬挂候选人海报等,我国本次大选共有2110万名合格选民,如以70%投票率计算,3个全国性政党联盟分别在他们身上花费1毫钱作为印刷传单海报费用,全国政党花费在印刷各类宣传物,在报章刊登宣传广告及利用“自媒体”作宣传的费用将不少于马币450万令吉, 国内许多印务局(厂)与报社正准备连夜开工,迎接这股选举热钱。

竞选活动中心开销与人力动员。 我国目前共有222个国会议席选区,587个州议席选区,由于部分州选已经错开,另选日期举行州选,因此唯有利用222个国会议席选区作为笼统计算,竞选活动中心职责为召集助选员,调度分配助选员工作如悬挂海报、派发海报、沿户拜访、协调候选人活动地点与场地、选民查询服务,甚至于投票日安排交通载送选民到投票地点等等。

虽然部分助选员是义务性质,但免不了还有许多经常性开销,如全职助理与助选员的薪资,工作人员的汽油与伙食津贴,场地租赁费用等,这些都是必须要即时处理的事项,不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粮草”不足,竞选活动中心就会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 

经费须控制允许范围

竞选活动中心开销是依据其选区范围大小而定,根据以往数据,国会选区每天平均开销为3000令吉,14天竞选期,222个国会选区,全国总共就会有900多万令吉流入市面。 

根据大马1954年选举犯罪法令阐明,竞选经费的使用均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国会议员竞选开销不能超过20万令吉,州议员竞选开销不能超过10万令吉,但如果该名议员是以某个政党或联盟的旗帜参与大选,则其竞选开销将是以该党或联盟的竞选总开销为标准,举例2018年大选,希盟总共攻打204个国会议席,那希盟的竞选总开销限额为4800万,如何做好账目分配,轻而易举,只要不超出每位国会议员竞选开销限制在20万令吉以下就可以了。

选举创造无限商机,如果你错过了这一次,那就请耐心等待下一个5年吧!

反应

 

政治

单凭区域优势难组政府 巫统领袖:国盟需扩大影响力

(瓜拉登嘉楼17日讯)巫统登嘉楼士兆(Setiu)区会副主席莫哈末依斯干达今日发文告指出,国盟若渴望将其领导人推举为首相,必须实事求是,先评估自身在第15届全国大选中所赢得的议席数量及执政能力,而非频频发表“市场测试”式的言论。

“其实他们也意识到这一点,但不过伊斯兰党把持的态度也是意料中事,因为他们以伊斯兰主义政党的形象为幌子,而把职权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

“在谈论是否有资格成为我国的主要执政党之前,伊党需要计算一下在第15届全国大选中是赢得多少个席位。”

莫哈末依斯干达指出,即便国盟内另一成员党土著团结党(土团党)加入,也难以单独组建政府,必须依靠其他政党的协助,特别是沙巴和砂拉越的政党资源。

他表示,伊党的支持力量完全建立在马来人占多数的地区,特别是被称为“马来链带州”(Malay Belt State)的东海岸和半岛北部各州。

“国盟需要扩大其影响力至沙巴和砂拉越,以获得简单多数来组建政府。问题是,伊党是否能够吸引到这些支持,因为上届大选的结果表明,若伊党单独参选是无法赢得很多席位。”

他强调,土团党显然需要依靠伊党在基层推动发展,因为他们缺乏强大的组织力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