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房地产问题/潘政麟

房地产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可以说房地产市场崩盘的话,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

尤其在亚洲社会,我们相对有“根”的思想,即希望拥有一个房子。而这也是为何亚洲人们普遍拥房率是全世界最高的。

倘若房地产下跌,拥房的人看到房价下跌(虽然只是纸面上的损失,没有卖出就没有实际上的损失,好比股票)就会自发的勒紧腰带,节省开支进而导致社会资金流动性下降,进而导致经济衰退。

房地产重要经济支柱

这也是为何房地产被称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许多国家死都不会让房地产市场崩盘。然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却是在房地产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恒大事件可以说是轰动了全世界,让世界意识到中国的房地产问题,而这也敲响了中国的房地产警钟。

中国在过去20年期间发展迅速,GDP蒸蒸日上。在这快速发展的背后,房地产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中国GDP构成有三分之一来自房地产市场。

中国是个讲究“根”以及储蓄的国家,中国人口平均储蓄高居全球,而房地产恰巧是上述2个元素的一个媒介,即可以体现“根”,又有储蓄的元素,因此房地产在中国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中国有许多人都会要求另一半要有房,可见房地产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中国发展房地产的手段可以说跟其他国家非常不一样。土地都是政府的,人民只有使用权。为了发展经济,政府就会拍卖土地使用权,发展商就会去竞标。

得标之后,发展商就会找上银行,抵押土地寻求融资(即抵押土地借钱),借来的钱少部分用来开发土地盖楼等,但当中大部分的钱用来竞标另一片土地。

发展商此一策略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有着非常大的风险,即要求资金周转率要高。当资金周转不下来时,那么发展商就会破产,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后果。

这也是恒大为何破产时手中拥有一大片土地,但却有着很少的现金,最终只能慢慢拍卖土地使用权。

发展商破产留烂尾楼

当许多发展商破产之后,那么就会有许多烂尾楼(发展商给不出钱给建筑商,进而导致许多楼烂尾)。许多人买了这些楼盘之后仍然需要还贷款。

目前中国有许多烂尾项目,导致了中国的经济(民生方面)可以说是相当不乐观的,因为人民在疫情和许多楼盘烂尾的情况之下只能选择缩衣节食,减少开销。

而中国后续如何处理这些烂尾楼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处理不好,中国的经济很可能就会深陷泥潭,因为中国境内烂尾的楼盘实在太多了,单单恒大就相对夸张了。

房地产是中国过去20年期间经济起飞的重大推手。从三分之一的比例就可以看出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许多人认为中国2025年左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体。然而中国目前经济上却是遇到了一个重大的隐患。

可以说中国没有解决房地产问题,中国未来将会很难保持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反应

 

言论

汇率加剧人才流失/潘政麟

近年来,随着新元对马来西亚令吉的汇率持续走高,许多马来西亚人选择越堤前往邻国新加坡工作。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两国之间日益扩大的薪资差距,也揭示了马来西亚在留住本国人才面临的挑战。

马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正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近期,新元兑令吉的汇率达到了1新元兑换大约3.29令吉,此前最高时可兑换3.55,这使得同样一份工作的薪酬,在新加坡可以比在马来西亚多出数倍。

例如,一名工程师在马来西亚的月薪约为3000令吉,而同样的职位在新加坡则能赚取超过1万令吉。对于许多马来西亚打工族来说,这样的薪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新元飙涨之后,国内一些领域如餐饮业、零售业和技术行业等,迎来新一轮的离职潮,尤其是在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州等地更为明显。

各行各业中,受影响最严重的莫过于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与新加坡相匹敌的薪资水平,这些企业面临着员工流动性大增的问题。以轮胎行业为例,尽管熟练工人的薪水已经涨到了4000至6000令吉,但依然难以吸引到足够的求职者。

此外,修车行和餐饮业同样遭遇了类似的困境,许多年轻技工和厨师纷纷选择到新加坡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部分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福利,比如发放额外的花红或提供住房补贴等。

人力资本的流失不仅仅是企业层面的问题,它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财政拿督孔令龙指出,如果连本国公民都对自己国家的经济缺乏信心,那么要吸引外资将变得更加困难。

他认为,政府需要传递积极的信息,展示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前景,才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到来,并稳住马币汇率。

同时,他也强调了工业4.0的重要性,即通过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从而缓解因人才外流带来的生产压力。

马新合作互利共赢

尽管存在竞争,但马新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合作的空间。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李活安博士认为,“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计划有望成为连接两地经济的桥梁,创造出更多高技能、高薪资的工作岗位。

他相信,随着该计划的推进,不仅能够为新加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能促进马来西亚本地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汇率变化所带来的薪资差距确实加剧了马来西亚的人才流失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之道。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改善国内就业环境等多种方式,马来西亚或许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重新吸引并留住宝贵的人力资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