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走在“复常”路上/魏开星

相比于欧洲的俄乌战火纷飞,能源供应紧张,价格翻倍,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仍然是一片祥和景象,“和平与发展”持续构成主导区域未来的主旋律。

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高通胀、高物价、高利息截然相反,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依然处于低通胀、低物价、低利息的状况。

按理说,在欧洲动荡、美国通胀的困境下,中国内地正是发展经济、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好时机。然而,眼下却有一只拦路虎横亘其中,那就是肆虐近3年的冠病疫情。

由于内地坚持执行“动态清零”,因此一时间经常性地打乱全社会的正常生产与生活节奏与秩序,导致经济增长付出明显的代价。然而,随着冠病病毒的变种与毒性减弱,疫苗的推广接种,病死率的大幅下降,内地在抗击疫情这场大战中逐渐看到隧道尽头的曙光,社会正走在“复常”的路上。

香港急起直追

内地执行“动态清零”政策或许有其基于国情及民情的“难言之隐”。不过,过于强硬的“封城”、“静默”、隔离却让社会、经济、生活承受了难以继续承受之重。由此产生的次生灾害、人道悲剧即使是极少数的个案,也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相背离;何况今年的全国经济增长5%的指标也遭“破防”了。

于是,如何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探讨新的更加灵活的防疫措施,摆到了中共二十大新产生的领导班子面前。 

其实,海外对于中共二十大后内地防疫政策会调整的说法,在今年年中即有传出。香港社会更是在翘首以盼,因为这涉及到何时可以恢复与内地通关的大事。

在二十大之前,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借内地朋友的说法称,二十大后政策将松动;接着,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在香港《明报》发表文章谈内地防疫政策的改变。然而,待到中共二十大闭幕后,却不见下文。

香港社会与市场对于相关的预期逐渐落空,股市跌破十几年的低位,尽管香港已于9月23日起放宽入境政策,实行“0+3”。在“0+3“之下,香港在“复常”的路上急起直追!11月2日万众期待的世界金融投资领袖峰会举行,4日阔别3年的七人榄球赛重临香江……

研更灵活防疫措施

全球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发表报告称,中共二十大不是中国重大政策的拐点。意即中国的既定政策不会出现重大调整,包括防疫政策。与此同时,卢文端坚持认为中共二十大后逐渐放松疫情防控是必然趋势。

进入11月份的第一天,知名证券分析师、思睿资产管理集团的合伙人洪灏在推特发文称,据闻中央已经成立一个筹备重新开放的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领导。该委员会“正在检视来自美国、香港及新加坡有关冠病疫情的数据,评估重新开放的可能性,目标是明年3月”。这条推文导致当天港股反弹超过5%,恒生科技指数升幅将近8%。 

无论上述消息是否真实,内地防疫做法的改善却在悄悄地进行中。一是隶属解放军的陈薇院士主持研制的喷雾式疫苗已经开始在江苏试用,这有助于尽快提高内地广泛人口的疫苗普及率;二是地方政府在防疫做法上展现出弹性与柔性。

10月31日,河南省郑州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发布《冠病不可怕,可防可治。郑州权威专家来解答!》一文,解答冠病疫情防控有关问题。西北的甘肃省兰州市强调坚决防止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杜绝工作生硬态度冷漠 。

港股暴力反弹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股市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最佳晴雨表。11月4日港股一度大升逾千点,并重上16000点关口,收报上升821点。利好消息接踵而至,首先是美国PCAOB官员提前完成首轮中概股审计工作;其次是德国总理肖尔茨顶住国内外压力访华,并称不与中国脱钩;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据闻北京即将召开防疫工作会议。 

中共二十大真的不是中国内地防疫政策的转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反应

 

娱乐

《哪吒之魔童闹海》狂收26亿 中国总票房61.5亿全球第一

(北京4日讯)中国2025年电影市场总票房突破人民币100亿元(约61.47亿令吉),超越北美,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中国2025年贺岁档电影市场也迎来历史性突破,截至2月3日15时30分,总票房已突破人民币80.2亿元(约49.3亿令吉),创下历史纪录。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占逾半,该片累计票房已达到人民币42.6亿元(约26.19亿令吉)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第9名。

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之魔童闹海》最终票房有望达到人民币72.42亿元(约44.52亿令吉),将大幅超过当前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的人民币57.75亿元(约35.5亿令吉),创造影史票房纪录。

《哪吒2》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中国河南某影院特别为此开设能容纳2000人的影厅,也有影院一天排映99场,平均10分钟一场,高峰期5分钟一场。

影片的观众满意度高达87.3分,成为近两年中国春节档观众最“满意”的影片。

除了《哪吒2》,中国其他影片也表现出色。包括《唐探1900》以人民币21.1亿元(约12.97亿令吉)的票房位居第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人民币9.6亿元(约5.9亿令吉)的票房位列第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