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从书法嘉年华到年度汉字/锺启章

上个星期日,马来西亚年度汉字工委会在雪兰莪州莎阿南一个会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度汉字的投选结果,“升”字以微差险胜“昌”字当选。

今年十大入选汉字是:榴、数、免、袜、洞、币、稳、水、升、昌。当中“升”与“昌”两个字竞争激烈,经过21天的投选后最终“升”以0.34%的微差击败“昌”,当选年度汉字。年度汉字工委会主席拿督吴恒灿指出,“升”字与前两年的年度汉字“涨”和“贵”一样,反映出民众最关心的还是民生问题。

一项活动能够持续不停地举办14年,而且越办越红火,显示活动本身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与汉字本身具有强大的“意义张力”有很大的关系,它可从字形、字义表现出多重意义,不仅可以独立成词,也具备强大的组词能力,生发多重含义,表达出更丰富的意蕴。

汉字魅力无可匹比

近年来全球各地兴起年终盘点,年度汉字评选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这除了得力于汉字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也是因为它符合了现代的浓缩时代精神。

一个汉字,往往能概括一年的社会变迁、文化发展和人们的心态,成为时代的缩影。而更甚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强大,以及在掌控国际话语权方面的提升和增强。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凑合,让年度汉字俨然成为一项极具仪式感的“文化年俗”,也赋予汉字新的生命力,突显汉字无可匹比的魅力。

然而在这片土地上,汉字的使用和发展并非是无往不利的,令汉字使用者揪心的事层出不穷。譬如上个月中旬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逛罢吉隆坡一处商业广场,便慨叹说到处都能看到中文招牌 ,却没看到马来文,让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中国。

不过他老人家也表示可以理解,这或许与我国接待许多中国游客有关,可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马来文,在招牌上使用中文是可以的,惟应仅限于较为不显著的中文字。

敦马的话音刚落,吉隆坡市政厅立马采取行动对付那些招牌上没有马来文的商店,接着便是旅游部长出面捍卫中文招牌,旋即引起巫青团团长及土团党议员对他展开攻击。

有人就指出巫统的原文UMNO是英文的缩略语,当然,巫统可以解释说,这是党在1946年成立时就已经定下的名字,当时马来亚尚未独立,马来文还不是官方用语。

问题是,巫统在1984年建成的太子世界贸易中心所取的名字PWTC,以及在1990年元旦落成的KLCC也都是英文的缩略语。也许巫青团团长拿督阿克马并不知道,当年马哈迪创立的面包店The Loaf招牌也仅有英文而没有马来文。

造就中华文化兴盛

无论如何,类似争议没完没了,大家都已司空见惯,也见怪不怪,只把它们当做是茶杯里的风波。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没有黑暗,星星无法闪耀,没有这些磨难,中华文化不会像今天这样蓬勃兴盛。而且,越来越多友族同胞把他们的孩子送入华校就读。

上个月2日在吉隆坡世界书法嘉年华开幕礼上,非华裔青少年在台上展现他们的汉字书法才华,让外国书法家印象深刻,对大马的书法艺术界另眼相看。

盼办东盟书法嘉年华

这一次的年度汉字揭晓仪式,马来西亚书艺总会与年度汉字工委会重拾旧缘,一众书法家在黄瑞庆总会长的带领下,莅场支持,书写十大汉字,使场面生色不少。

令人振奋的是,吴恒灿披露,在马来西亚年度汉字工委会的指导下,菲律宾将在下个月20日,于菲律宾新世纪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首次举办年度汉字揭晓仪式,公布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年度汉字,这将有助于协助促进菲国的中文学习,并加强东盟区域的合作关系。而且,或许有一年我们将开始举办东盟年度汉字。

明年马来西亚将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希望随着书艺总会成功举办世界书法嘉年华之后,再接再厉,在我国明年举办东盟国家10+3峰会之际,打铁趁热举办第一届东盟书法嘉年华,到时可以邀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上台再秀一秀他举世皆知的“我们都是一家人”7个大字,同时也可以邀请东盟其他国家包括中、日、韩领导人一起上台挥毫,让2025年东盟峰会增添异彩,也让东盟书法嘉年华继世界书法嘉年华之后,成为我国书艺界又一创举!

 

 
 

 

反应

 

言论

书法爱好的逆袭/许世平

一则“写字真能当饭吃,90后靠书法替父母还债2000万”的国际新闻,说的是一名中国年轻小伙子陈曌靠书法养活自己的逆袭故事。

小时候,父母让他学书法,还叮嘱他:“书法可以怡情,但不能当饭吃。”可是他却偏爱上了笔墨纸砚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考填志愿时,父母要他学商科,他却报考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开了一家小型书法工作室,还找到教法国人学书法的蓝海机遇,后来还拓展线上课程、书法自媒体、文创产品,以及扩展规模更大的“书法+”艺术空间。

父母的服装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欠下大笔债务。在陈曌坚持努力下还帮助父亲偿清债务。

他接受访问时说,他教授书法,不是只图赚钱而是一种兴趣,希望能跟喜爱书法的人一起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的确,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真正有兴趣,你就会付出努力,兴趣就能帮助人产生热爱与创意,也能让你热爱的事业焕发生机。

被困在“有用”牢笼中

看看今日的功利社会,多数人都只着眼“有用”的,以为理工科有用,AI更有前途,都拼命抢着去读 。

文商科或文学类多被视为无用的东西,甚至诗词类也被看作是对实际生活没有什么帮助的古物,能升职加薪,能赚钱的才是有用的,结果越来越多人都被困锁在“有用”的笼子里,都成为“有用”的奴隶。

当然有人会说,不是所有爱好书法的人都能致富,有时还要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玩,要懂得蹭流量,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要说的还是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也就是坚持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要摆脱“主流”,要从生活难堪中学到些什么,就是要不断挖掘新的可能,甩掉铸造统一制成品的模具。

世界很大,形态万千,坚持自己的本真,才是行走世间唯一正确的答案;寻求多义,才能让你的人生充满无垠的可能性,才能有千姿百态的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