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佩洛西访台 大陆的得失/魏开星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2日至3日的台湾之行,在海峡两岸、西太平地区及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

中国解放军于4日中午开始分别在围绕台湾岛的6个海域区块,展开规模盛大的海空演训,为期3天;未获证实的消息指,演练将延期至8日,并增加一个演习点。

由佩洛西挑起的“战火”,何时才能熄灭,目前无人知晓;唯一可知的是,事件将对两岸关系、中美关系、蔡英文当局执政、美国民主党今年底的中期选举等等衍生“蝴蝶效应”。

在重大事件面前,利益相关方都在思考、行动,以趋利避害、扩大成果、减少损失。赢者力图将赢面扩大;输家也想“少输便是赢”。作为后发制人的一方,中国大陆政府也面临得失的权衡及利益的盘算。

放任抵台令民众失望

由于佩洛西访台是事先张扬的故事,因此大陆官方大放狠话,“中国军队绝不会坐视不管”、“拭目以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完全由美方负责”等。

在此氛围之下,关心两岸统一的海内外民众普遍以为大陆政府与军队,将想尽一切办法逼使佩洛西放弃访问台湾,哪怕动用军事手段也在所不惜。

时间到了2日晚,佩洛西专机从马来西亚起飞,飞往东北方向,成千上万的同胞以各种手段追踪、掌握型号为C-40C的飞机将落往何处?

没想,10点44分,飞机在台北松山机场降落。一时,多少民众沮丧、失望;当晚,多少男女彻夜难……

第二天,大陆照例发布各种抗议,解放军东部战区也宣布于4日起在台海开展军事演习,刻意避开佩洛西在台湾的日子。

由此,民众心里更加狐疑:为何不敢与美军过招?中国老百姓至今仍十分敬佩毛泽东主席1950年下令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抗美援朝“立国之战”的决心与魄力!还有,解放军几十年来装备升级、军队改革及贴近实战训练的成效,何以见得?

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主席在与拜登总统通话时强调,民意不可违,玩火者必自焚。民气虽可用,但民意若流水。中华人民共和国赖以生存的“爱国主义”不容有失;否则,大陆政府如何维持高达90%以上的支持率(数据来自哈佛大学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

要避开可能导致与美国的直接衝突,大陆官方不免有示弱、软弱的嫌疑。

从军演看大陆所得

有感于百姓的失望,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及各路大V纷纷出来圆场与缓颊。然而,要叫海内外中国人从失望中重拾信心,军演展现出来的效果及其未来统一台湾的谋划是一剂良药。

超大规模的海空演训如何部署、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只是战术层面的范畴;从战略角度审视,此次演练起码创下几个“第一”:一是战机首次飞越所谓的“海峡中线”,等于宣布之前两岸之间“海峡中线”的默契,宣告破产;二是首次“围岛”。专家称等于“封锁”台湾3天;三是导弹首次从台湾岛上空飞过,震慑作用可想而知。

大陆官方的、民间的专家均以军演作为未对佩洛西访台专机进行干预的说辞,证明这叫“小不忍则乱大谋”。相关的例子如下,从对日本购岛的隐忍到实现对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从对南海仲裁案的克制到实现对黄岩岛的实控等。

演习的效应是一回事,普通的民众情绪又是另一回事。事前的舆论渲染与官方的高调表态,到临门一脚的“退缩”;如此高开低走,是对外的策略还是伤害民意?事后还需官方有所说明。

一是演习确实是忍让美国之后的“进一步”,是失去“面子”得到“里子”;二是台湾统一到了必须有一个具体的进程规划了。

习近平说过,不能留给下一代,否则,“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的誓言,如何才能说到做到?

如何从民众的一些失望中,恢复信心,才是大陆政府的最大“所得”。毕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台湾统一,而完成台湾统一离不开中华民族14多亿同胞的共同努力。

反应

 

灼见

【灼见】DeepSeek赢在格局/魏开星

自特朗普1.0时代开始,美国除了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之外,还在金融、网络、科技等领域对之“围追堵截”。

4年前,拜登上台后在对华科技战上更加变本加厉:筑起“小院高墙”,扬言“脱钩断链”,将上千家中国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拉进“实体清单”,加以“制裁”。

美方的盘算是只要在关键设备、要害系统、重点软件对华“卡脖子”,中国的科技进步将被滞后与拖延,美国的科技霸主将高枕无忧。

中国科技对外“秀肌肉”

然而,6年多过去了,中国高科技非但没有被卡死,反而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或全面或局部地追赶甚至超越对手。在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光伏能源、锂电池”全面碾压西方世界之外,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有意地向外披露了令世人惊讶的高科技成果。

比如,珠海航展中的机器狼、“虎鲸号”无人作战艇及“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等等;又如,中国两大军工企业“成飞”与“沈飞”,都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试飞各自的第六代战机;以至于美军驻太平洋司令破天荒地“屈尊降贵”,声称要与中国“和平相处”。再如,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

特朗普开启2.0时代,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帜举得更高,将“美国优先”再次唱响,视象征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人工智能(AI)竞争为国运之战(“星际之门”Stargate),以此维系美国科技霸权。正当此时,中国的一家仅为140人的小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却给雄心勃勃的白宫、硅谷及华尔街泼了一大盆冷水,给中国人送上一份春节大礼包。

中美人工智能水平拉近

原来,这家公司只用了不到美国AI巨头一个高管年薪不到的训练费用,即推出与美国最牛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水平相当的模型DeepSeek R1;而且还完全开源。对此,除了业内人士被惊掉下巴外,全球各地各种反应层出不穷,不足为奇。

笔者觉得DeepSeek除了在技术层面创新外,在道德范畴赢在格局与胸襟。后者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普遍高于美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一个生动事例。

Meta的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认为,DeepSeek事件不应被解读为“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而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此种观点明显是“盲人摸象”、显然是为本国同行的失败开脱与辩解。

DeepSeek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为何有完全开源及几乎免费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崇高境界?其背后是中国精神。因此,DeepSeek是典型的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道德水准更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双赢、和平共处,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集团对抗;关于中美关系,中方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等等。深度求索AI模型的“完全开源”与服务全球的理念,与上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名为OpenAI的公司恰恰不是Open的,而是闭源的。这与美国优先、白人至上、追求强权政治、称霸世界如出一辙。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中国公司赢了美国同行,如同中国赢了美国一样,其格局高下立判。

我们经常说,贵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怎么提不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美国缺乏文化底蕴还是格局太小,相信两个因素都有。以至于,当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广受欢迎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却展开抵制、唱衰、抹黑、诋毁、诬陷、破坏,无所不用其极。

眼看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时,拜登政府只好炮制美版的“香料之路”,设想与“一带一路”抗衡;不料,一场以巴战争令“香料之路”被扼杀在摇篮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