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压舱石松动 中美关系不稳/魏开星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按人民币计,中国2023年全年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若按美元计,中国去年12月出口同比增长2.3%,较11月0.5%的增幅大幅上升。

中国的出口增长归因于海外需求有所复苏,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然而,中国去年出口到美国金额减少超过20%,而且17年来首次不再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由此可见,美国将进口商品由中国转向其他国家的迹象很明显,也已经见效。

中不再是美第一进口国

中国对美出口从第一位中掉了下来,此事非同小可;其对两国关系所产生的微妙变化,可与2010年中国GDP总额超过日本相提并论。当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首超日本时,当时日本的朝野一片惊慌,现在看来其效应确实深远。 

首先,中美经贸是两国关系压舱石的说法很快就要失效。一旦中美经贸的相互依赖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转弱,美方对中方的“脱钩断链”就渐渐成为现实;而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重要性下降,美方对于中国的所谓承诺完全可以搁在一边,比如一中政策。

上世纪70年代初尼克逊“破冰”访华,及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克服障碍与华建交,除了考虑美国在国际政治上拉拢第三势力,经济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如今,中国经济对美国的好处在消失、同时竞争在上升的话,美国在国家安全、国际政治上打压中国,便更加肆无忌惮。

中美竞争关系包含经贸 

其次,中美经贸的互补性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竞争性增强。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迭代,越来越多的产品不仅替代进口,还出口到美国本土,与美国厂商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而且中国的产品性价比更高,价格上更有优势;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美国除了少数高科技行业,其余的几乎没有优势。

因此,美国以“竞争”来描述中美之间的关系,不仅概括了国际政治、国家安全范畴,也包含了经贸因素。比如,随着美国国内电动车的普及,锂离子电池的进口猛增,这部分进口对中国的依存度达到了七成。

再次,美国的市场难以替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人口3亿多,人均年收入达6万美元以上,其国民的购买力强大。这样的统一大市场是其他区域联盟,如欧盟、东盟比不了的。中国的出口若在美国的份额继续下降,其颓势将难以扭转。

有人会说美国进口商品逐渐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东南亚等地,实际上这些国家中有不少是中国所投资厂家生产的产品,所以,可做弥补。先不说中国内地有多少公司、企业到了墨西哥、东南亚等国投资设厂,占了多少当地出口到美国产品的多少份额;确实有,但却无法与在中国本土生产、直接出口到美国的部分相提并论。一是国家从其中获取的利益不同;二是这部分中国在外国投资所产生的出口金额无法被计算到中美之间进出口总额中去。也就是说,这部分产品所产生的价值,不会影响到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不再对美示强?

美国从中美经贸紧密关系中超脱出来,就少了对中国强硬态度的投鼠忌器的顾虑,在中美关系中就能取得主动地位;相反,中国少了对美经贸的筹码,就陷入被动。由此可知,美国总统拜登、财长耶伦三番五次地向中方表明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是一种战略欺骗;实际上,美方一直在悄悄地与中国脱钩之中。

中国在中美经贸紧密关系中的分量下降,不但令中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爬坡过坎中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而且还将导致中国在中美外交关系上的话语权被削弱。据此是否可以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外交将难以对美示强?

日前中共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访美时否认“战狼外交”,并表示中国“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新秩序”,“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创建者、受益者”。这似乎与习近平在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发扬“斗争精神”,打造“外交铁军”不同调。以此类推,之前的“东升西降”、“平视世界”的提法,恐怕不合时宜了吗?

反应

 

言论

特朗普向习近平示好?/谢诗坚博士

 2024年对美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特朗普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后奇迹般熬出头来,成为继1884年罗弗克利夫兰后第二位隔一届重回白宫的总统。

对于特朗普的回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来态度谨慎,希望迎接一个晴朗的中美关系。而特朗普到目前的表现,表面上也是积极向上的,让人感到继奥巴马总统之后,特朗普会改变对习近平的态度。

中美关系大倒退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于2018年向中国发动贸易战,令中国措手不及。除了提高关税征抽外,美国也对中国一些产品实行禁令。

因为这一突如其来的巨变,导致中美关系友好近50年后,又再出现大倒退。主要是美国指责中国在双方贸易上,一直占出超地位,而美国的入超却越来越大。

对此,特朗普要中国以最快的时间调整偏差。但这种长年累月压积下来的大出超,已非短时间可以弥补。

今次,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之后再次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但他又不能否认由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独资拥有的短影音平台TikTok救了他,不少选民也利用这个平台传布对特朗普选举有利的短片和宣传。

反之,美国民主党的拜登则少有从TikTok中获得利益,也就借故指中国发明的玩意儿有窃取情报的功能而通过禁令。特朗普上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给TikTok75天宽限期,以观后效。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特朗普会改变他的反华反共政策,更何况他的内阁中也有不少鹰派人物,如国务卿卢比奥和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这也是一个令中国头痛的问题。

除非特朗普能够压下鹰派人物的歧见,减少对中国的仇视和怀恨,否则中美关系将不可能恢复常态,甚至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擦枪走火。

反共立场不会改变

正是这种关系不被看好之际,特朗普今次突然心血来潮,决定邀请一些国家领袖参观就职典礼,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被邀请成为嘉宾,可以说是特朗普费尽心思想出来的高招。

美国的反共立场不会改变,尤其对于让中国走在前头,就美国而言,万万不能允许。只要中国不在现代化武器方面过于耀眼,美国就会当作中国还赶不上美国,正如拜登离职前说,中国永远赶不上美国。

在此情况下,中国让美国占第一位也不是坏事,因为在今天的世界博弈中,实际上,离开了中国就无法解决问题,例如以巴达成的停火协议、俄乌战争有望结束、南海不再兴风作浪及台海事务减少国际化,也是因为中国介入促成的。

如果特朗普对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气候组织,最终没有收回成命,就是对人类安全不负责任。除非联合国有能力负起这两大重责,否则人类的健康和空气的污染又由谁来管?

说来说去,特朗普并没有将重心放在争议的焦点上,而是一切以美国为主。在发出善言之后,又来个下马威(估计会对中国产品入口美国再加征10%,也会对中国实施更多的禁令)。因此,期待特朗普在百天内与习近平会谈而达成成果,也许并不容易,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