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台向美献“岁币买平安”/季霆刚

全球芯片荒未解,美国商务部要求半导体供应链厂商交出相关资料,如今期限已到。台积电8日证实,已经完成缴交数据,强调并没有揭露特定客户资料。台湾经济部还说,台积电提供相关资料给美方,“主要是要协助供应链的利害相关人,一起解决半导体供应问题。但仍会保护客户与营业相关机密。”

经济部信誓旦旦地称是“自愿性质”,但问题随即来了。“一起解决半导体供应问题“是与谁一起?“协助供应链的利害相关人”,是在协助谁?答案还是呼之欲出,就是整个行动都在为美国而办,花费如此多唇舌、发出如此多声明,讲得舌干口燥全为美国商务部保驾护航。 

拜登一时口快在CNN节目上放出会“防卫”台湾之说,台湾当局随即向美国进贡献礼,如此行径俨如古时宋朝的“币买平安”屈辱之策。宋朝时运用外交策略与金钱贿赂,维持与强邦的关系。如今台湾当局为了美国欲透视全球半导体行业内情的计图而慨然向美国输送情报,一是惧怕一旦拒绝将影响美国“防卫”台湾之口头“承诺”。二是台湾经济部完全站在美国立场来针对大陆直追美国芯片业的战略,所以大陆网民称此次经济部是“跪”了,话重但不过分。  

有一点需要留意的是,美国再三迫使台积电缴出数据,除了美国客户数据外,当然就是占台积电20%总体营收的大陆市场资料。台经济部急于顺从老美旨意,迫令台积电曲从美商务部的剽掠,似是配合美国在网罗大陆商业机密。

台积电处中美博弈中间

台积电总体营收以地区划分,来自北美市场的营收占台积电总体营收的60%、日本与中国大陆以外的亚太市场占9%、中国大陆市场占20%。正如前文所言,美国没有理由需要向台积电索取有关美国市场的数据,唯一合理的推测是美国需要台积电核心技术以及其大陆的客户数据以窥探大陆的虚实,再而进行评析方便策定未来的国计和科技措施。台积电处于中美科技博弈的中间,若然坚拒美国商务部的要求可能会被美国方面以政令威逼。  

另一方面,若然交出大陆方面的机密情报,同样触犯大陆法律,后果难以预计。大陆对于商业机密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这些法律订明商业秘密包括符合上述条件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诸如经营流程、方法、配方或者其他诸如市场战略、客户名单、原材料。当中列明违反约定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需要负上刑责。当然台湾经济部不会顾及台积电需要面对大陆的法律后果,只会从美国方面的要求。  

中美两国在尖端半导体器件方面相互竞争、亦有依赖的范畴,同时亦依赖台湾制造。台湾当局不利用台积电的技术、市场优势作谈判筹码,将本身可进可退的步伐妄自菲薄、自我贬抑、自我压缩,反而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是何道理? 

美国商务部指出,英特尔、英飞凌、SK海力士等公司都表示将在期限内提供数据,并鼓励其他公司跟进。至于是否动用强制措施,要看有多少企业响应,及提供数据的质量。言下之意是标准全由美国商务部勒订,所交之文、所答之题必须要百份百令商务部满意为止,如此还称得上“自愿”?似乎经济部对“自愿”一词自成一派的新解读。

最终各位可能发现只有经济部“自愿”上当,其他企业都是“被自愿”。

反应

 

大千

台积电挖角救火英雄 消防员跳槽拼年薪翻倍

(台北4日讯)近年以来,台湾半导体业纷纷祭出高薪挖角消防设备人才。

台湾中央社报道,取得消防设备师证照并获台积电公司(TSMC)雇请的一名消防员表示,他几经挣扎决定赌上全家生计、抛下10年资历转战台积电,并称“很累但很值得”。

在2022年家乐福杨梅物流中心大火、2023年屏东明扬工厂爆炸、去年台中全联仓储大火等意外让人记忆犹新。今年1月在台南、桃园也都有科技业工厂惨遭祝融,甚至火势连烧3天才扑灭。面对厂房大火频率增加以及钜额财损,在在凸显消防设备专才重要性。

据报道,在2023年就传出台积电挖角具消防设备师证照的“救火英雄”,负责救灾应变、精进新厂房的消防设备以及风险管理分析等工作,年薪翻倍起跳。

一名从地方消防局跳槽至台积电的陈姓消防员告诉中央社记者:“我他所知,有20多名消防员获台积电雇请,甚至有二线4星的科长跳槽,且多人都有消防设备师证照。”

陈表示,许多消防员为了升迁加分、或在安检小组须有专业知识而去报考消防设备人员考试,“消防设备士考试只考消防法规、火灾学等概要,但消防设备师考试会深究细项,法条生硬又繁杂,最难的是要将建筑法与消防设备相关法规融会贯通,我就是准备了2年才顺利考上消防设备师”。

他说,原本想将证照当作退休后转职的保障,但他多年来在灾难前线看尽生离死别,看着队友在火场殉职、重伤,让他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因此在妻子支持下,抛下消防员资历转战台积电,但挑战接踵而来。

陈表示:“对消防员来说,有消防设备师证照是重要加分项目,再加上熟悉公部门业务与第一线救灾应变过程,因此对消防设备设计、监造,以及应对公部门的图说审查或安检更有优势。但业界实战经验不足是致命伤,例如无法像民间公司出身的人,能在操作时一眼看出机械的问题,因此仍要下苦功补足跨领域知识。”

他说,在台积电任职后受到震撼教育,尤其要维护造价数十亿元的厂房安全,压力非常大,且须当机立断做决定,与过去在公部门事事需要长官授意、公文慢慢签呈完全不同,“书上写得很简单,我原本也以为很容易,但实际执行真的很难”。

陈回忆称,当初自己离开待了10年的消防队真的很惶恐、害怕,但目前已适应台积电节奏,“在权衡年薪及安全考量下,真得很累但很值得”。

新闻来源:中央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