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固步自封,有样学样/胡逸山博士

前些日子,向来被大家推崇为虽然一教占了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但社会上还是相对包容、中庸、世俗化的印尼,其国会赫然通过了宗教色彩浓厚的有关禁止婚外性行为的法令,一时引起还以为印尼借着举办G20峰会已然走向国际主流舞台的国际,一片哗然。

因为所谓婚外性行为,顾名思义,就是在婚姻框架以外的性行为,而这种定义是可以包山包海的。如未婚情侣,情到浓时,一起发生最为亲密的肉体关系,那是典型的婚外性行为。其他如已婚男女有外遇(或称偷情、通奸等),看来那也可包入婚外性行为。那么一些同性恋、双性恋、跨性恋者之间的性行为,也可能被包含入内。

坦白说,我们也许未必喜欢如此的“多姿多彩”性行为模式,甚至感到极为反感,但不能因为如此就强行剥夺了他人的性自主权利。

社会应走向多元化

一些“卫道”之士的说法,是婚外性行为会导致婚内者(如配偶、其他家庭成员等)的权益受到损害,所以禁止这种行为是很正当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自身认为具有超然的社会价值观,而欲把民事纠纷刑事化,来达到社会上独尊该种“超然”价值观的做法。

就如几方签了一份合约来一起合作干事,如其中一或数方毁约、或是违背了合约的精神、或是没有履行合约下的责任等,那么其他“受害”的缔约方大可依据合约来提出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讨一个公道”。

但把这种利益纠纷无限上纲为刑事诉讼,非要看到有人坐牢、被留案底等,那就矫枉过正了。更何况在现代国际主流社会里,婚姻或家庭的涵义也趋向更为多元化了。单亲家庭便在本地比比皆是。

而在越来越多的先进社会里,上述的同、双、跨性恋着者之间的婚姻也越来越被接纳,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国,其国会日前也通过了保护此类婚姻的法令,与印尼国会相对保守的做法,形成强烈对比。

总之,这课题的重点是一个社会应该走向越来越包容、越多元化的方向,而非走向越来越固步自封、只准单一模式的方向。

法令令国际旅客却步

己所不欲,的确勿施于人,但也不应禁止他人所欲,否则整个社会的创意、创新等潜力,也就难以被释放出来了,对整体社会经济的伤害也还是可以颇为庞大的。

如印尼的峇厘岛,向来为国际上著名的度假狂欢胜地,此个禁止婚外性行为的法令一推出(虽然3年后才生效),即刻令到众多国际旅客对该岛却步,深恐你侬我侬的亲密之旅沦为牢狱之灾,搞到该岛的旅游官员也要出来强调该法不会被实施在旅客身上。这种说法,坦白说也还是让人半信半疑的。

还有,不要以为这些基于宗教理念而提呈这类法案者会就此罢休。他们此次轻易得逞了,那么以后也就会顺水推舟地推出许多也适用于非该教教徒的符合该教教义的各项法令的,不准这不准那的,直到完全达到他们的神权治国的理念。到时这些当下得意洋洋的“卫道”之士,不知又会作何表态?

还有,印尼都走向盲塞、封闭了,距离近日来绿潮席卷的本地还会远吗?几乎肯定是会有样学样的。所以别以为事不关己,还是先做好心理乃至其他方面的准备吧。

反应

 

东盟+

严防儿童接触色情内容 印尼拟限社媒最低年龄

(雅加达3日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要求通信与数字部,在两个月内完成起草法规,为社交媒体用户设定最低年龄的限制,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潜在的危害。

安塔拉通讯社报道,印尼通信与数字部长梅蒂雅2日说,普拉博沃已签署政令,成立特别小组研究新规则。

她说,特别小组将在今天启动,成员包括各部委官员、学者、儿童教育专家、心理机构和儿童保护组织的代表等,重点关注3个层面,包括加强政府对儿童浏览数字平台的监控和控制、提高儿童和家长对使用数字平台风险的认识,以及严厉对付在数字空间向儿童传播有害内容的人。

她强调,新法案旨在使印尼儿童远离互联网上的色情内容。

根据印尼失踪及受虐儿童保护中心的数据,印尼涉及儿童的色情案件数量很多,在东南亚排名第2、全球第4。过去4年,当局共记录了550多万宗相关的投报。

澳洲去年11月立法禁止16岁以下儿童和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后,多国也考虑这样做,包括印尼、马来西亚、法国等。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