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基辛格与当前中美关系/魏开星

作为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关系正常化的见证者,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与世长辞了。基辛格的逝世,宣布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中美关系正式落下帷幕。

回顾中美两国的这50年,除了像基辛格、尼克逊、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人物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外,“第三者”存在与作用往往是迫使两国“斗而不破”的外因。

美苏争霸 中美关系松动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能够出现松动,关键在于美苏争霸,尤其在越南等印度支那半岛地区的势力争夺;而此时,新中国成立之后“一边倒”的亲苏路线出现了问题。此时,美国尼克逊政府愿意尝试改善美中关系,拉拢中国孤立苏联是最重要的动因之一。当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在寻求外交突破的方向中,改善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关系自然是首选。

从基辛格秘密访华到尼克逊公开访华,中美两国政府于1972年2月27日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并于28日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之后,两国交往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不曾想,尼克逊1974年8月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继任者福特总统碍于台湾问题将中美建交拖了下来。

1976年美国大选后,卡特入主白宫。接下来的两年里,苏联继续挑战美国;而中国到了邓小平主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卡特政府由此逐渐感到,早日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1978年12月16日,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国际反恐  中美再走近

中国改革开放10年后,遭遇到波折。1989年春夏之交爆发了六四事件,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实行封锁与制裁。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再次将中国改革开放向前推进。

父亲曾经为中国驻华外交官的乔治布什,于2001年当选美国总统。上台伊始,他对华并不友好。而当年的9月,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九一一事件发生了,美国举世界之力发动国际反恐战争。国际反恐,离不开中国配合。于是,在上海召开的APEC峰会,小布什不能不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多了,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动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到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当习近平、李克强成为新一代中国领导之后,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亚投行、一带一路等规划与倡议,得到世界响应的同时也引发西方的警觉与抵制。

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入主白宫,以“美国第一”、“美国优先”、“令美国再次伟大”等口号,迎合国内右翼分子,剑指中国。特朗普访华后不久,就祭起301条款,向中国出口美国产品强征高额关税;并要求中国购买大量的美国农产品,以此拉开与中国竞争、对抗的序幕;与此同时,美方大打台湾牌,通过一系列法案为扩大对台军售、提升美台官方往来层级、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开绿灯,并推行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

4年后,民主党的拜登团队登场。拜登政府不仅继承特朗普的对华强硬,还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最大的战略性竞争对手。在此种思想指导下,美方朝野与中国“脱钩断链”的呼声此起彼伏,在金融、高科技领域率先付诸实施。

美不脱钩  外力起作用

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眼看就要“火星撞地球”,全球为之侧目。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眼看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所担忧的中俄结盟将成事实,白宫急了。在去年印尼峇厘岛举行的G20峰会上,两国元首线下面对面会晤形成了几点共识,为避免中美竞争演变成冲突设立了“护栏”。

今年10月7日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新一轮的以巴战争爆发。美国担心被拖入中东纷争泥淖,在俄乌战事未了之际,与中国缓和关系成当务之急。作为中方,也有意将紧绷的中美关系降温,以换取空间解决国内问题。在旧金山的APEC峰会,中美元首又一次会晤,取得恢复中美军方沟通机制等成果。

中美相处需要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在基辛格身上大发光彩;50年之后,对华盛顿而言,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国有疑难可问谁”?

反应

 

言论

特朗普向习近平示好?/谢诗坚博士

 2024年对美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特朗普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后奇迹般熬出头来,成为继1884年罗弗克利夫兰后第二位隔一届重回白宫的总统。

对于特朗普的回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来态度谨慎,希望迎接一个晴朗的中美关系。而特朗普到目前的表现,表面上也是积极向上的,让人感到继奥巴马总统之后,特朗普会改变对习近平的态度。

中美关系大倒退

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于2018年向中国发动贸易战,令中国措手不及。除了提高关税征抽外,美国也对中国一些产品实行禁令。

因为这一突如其来的巨变,导致中美关系友好近50年后,又再出现大倒退。主要是美国指责中国在双方贸易上,一直占出超地位,而美国的入超却越来越大。

对此,特朗普要中国以最快的时间调整偏差。但这种长年累月压积下来的大出超,已非短时间可以弥补。

今次,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之后再次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但他又不能否认由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独资拥有的短影音平台TikTok救了他,不少选民也利用这个平台传布对特朗普选举有利的短片和宣传。

反之,美国民主党的拜登则少有从TikTok中获得利益,也就借故指中国发明的玩意儿有窃取情报的功能而通过禁令。特朗普上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给TikTok75天宽限期,以观后效。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特朗普会改变他的反华反共政策,更何况他的内阁中也有不少鹰派人物,如国务卿卢比奥和国防部长海格塞斯,这也是一个令中国头痛的问题。

除非特朗普能够压下鹰派人物的歧见,减少对中国的仇视和怀恨,否则中美关系将不可能恢复常态,甚至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擦枪走火。

反共立场不会改变

正是这种关系不被看好之际,特朗普今次突然心血来潮,决定邀请一些国家领袖参观就职典礼,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被邀请成为嘉宾,可以说是特朗普费尽心思想出来的高招。

美国的反共立场不会改变,尤其对于让中国走在前头,就美国而言,万万不能允许。只要中国不在现代化武器方面过于耀眼,美国就会当作中国还赶不上美国,正如拜登离职前说,中国永远赶不上美国。

在此情况下,中国让美国占第一位也不是坏事,因为在今天的世界博弈中,实际上,离开了中国就无法解决问题,例如以巴达成的停火协议、俄乌战争有望结束、南海不再兴风作浪及台海事务减少国际化,也是因为中国介入促成的。

如果特朗普对于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和气候组织,最终没有收回成命,就是对人类安全不负责任。除非联合国有能力负起这两大重责,否则人类的健康和空气的污染又由谁来管?

说来说去,特朗普并没有将重心放在争议的焦点上,而是一切以美国为主。在发出善言之后,又来个下马威(估计会对中国产品入口美国再加征10%,也会对中国实施更多的禁令)。因此,期待特朗普在百天内与习近平会谈而达成成果,也许并不容易,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