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安华坐镇力挽狂澜?/胡逸山博士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对上一次踏足巫统总部,应该是在近四分之一世纪前那段轰轰烈烈日子的开头。

当时他刚被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开除副首相官职,但还是巫统的署理主席。即使是最终肯定会被开除党籍,但程序也还是要走一走的。

据马哈迪的自传说,当时,安华有出席在巫统总部召开最高理事会,也如往常般坐在马哈迪医生旁边。

当要开除安华的动议被提出时,安华也有自辩,但在看到在座氛围一面倒不利于他后,也就黯然离开巫统总部。自此多年没有回去,而是投身领导本地政治史上的一段可歌可泣的烈火莫熄改革运动。

多年后政治形势大扭转,马哈迪成为被连续两位继任首相所排挤的对象,竟也肯放下身段去与安华再次合作,领导希望联盟成功上台执政。

不过两人之间持续的政治心病,也可谓是导致首届希盟政府不到两年就倒台的最基本原因。而在最近一次全国大选后,安华终于组成了一个没有包含马哈迪的政府,也算有了一个可以更大程度施展抱负的联合政府。

相比于巫统总部在吉隆坡市中心的宏伟高耸建筑群,公正党在近郊由店屋楼上改装的总部办公室,虽不能谓显得寒酸,也只能说是还算实用了。

州选决定政府稳定性

不知是否如此,日前这被称为团结政府的联合政府召开第一次秘书处会议时,选择的还是巫统总部,也造就了安华“回巢”视察的机遇。这场会议,据说是要落实团结政府里各个党派的团结配合,统一阵线来在即将来临的六州州选里与国盟决一死战。

说是死战,其实一点都没有言过其实,更没有危人耸听。因为虽然这趟选战的战场是这6州的州议席,而非国会议席,但是主要政治对立面两边的胜负,也会几乎直接影响到中央政府的稳定性。

在这6州里,吉兰丹、登嘉楼与吉打继续由国盟掌权的机会很大,而这已经是一半的有州选的州属了。至于槟城,则希盟与国阵联手成功捍卫的机会较大。而雪兰莪与森美兰则为两个主战场。如果其中一个州,尤其是雪兰莪,甚或两个州双双落入国盟手中的话,则中央政府也就立时摇摇欲坠了。

因为在本地的精英政治运作里,是有所谓“顺着风向”的概念与实践的。作为政治领袖,尤其是有议席在身的议员们,许多都是希望能够成为做政府那一方的一分子,以便得以享有许多执政优势所带来的资源。

如果彼等看到由这些州选民意所表达出来的政治风向,是吹向国盟那一边的,让国盟得以扬帆来夺下譬如雪兰莪这个占了本地几乎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重要州属,则好一些人也就可能渐生二心,从支持安华任相,变成支持国盟来夺取中央政权,以便得以更为永续地成为即将执政的新政府的一员。而如此一来,就加速让安华不再掌握多数的国会议席。

到时果真如此,则要不安华必须下台,要不再次举行大选。但即使再次大选,结果可能也和当下相似,甚至所谓的国盟绿潮会更为澎湃,赢下更多的议席。

相辅相成或互扯后腿

如果过半即得以单独执政联邦,到时本地政坛就会再度翻天覆地,甚至可能整个社会被导向无可逆转的宗教化、神权化了。

即使是刚实施的反跳槽法,也只是强制改变党籍的议员们的议席必须悬空。如果整个政党跳槽,或相关议员没有更换党籍,只是更换支持任相的对象而已,则看来是无需悬空议席的。

至于被党开除的议员,也无需悬空议席,而是得以带着议席离开。所以,在近日的巫统大清党行动里,数位有议员身分的非主流派受排挤领袖,也只是被冻结,而非开除党籍。

在即将来临的州选里,希盟与国阵是否真得以相辅相成,也就至关重要了。如果双方在对垒国盟的同时也相互扯后腿,则把州政权拱手让给国盟的机会也就很大了。这也是重回总部坐镇一晚的安华,在未来几个月里所面对的主要政治挑战了。

反应

 

财经新闻

安华:势在必行 外籍员工EPF缴纳率2%

(吉隆坡3日讯)国内的外籍员工将被强制缴纳2%雇员公积金。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说,外籍员工缴纳公积金政策势在必行,但鉴于商家的成本考量,政府将缴纳率定为2%。

他今日出席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举办的"2025中总新春联欢午宴"时说,这远低于原本建议的12%缴纳率。

“有人担心,外籍员工公积金缴纳率可能会不断增加,从2%开始,然后上升到4%和6%。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将其保持在2%,这是非常低的水平。”

他补充说,内阁已考量了国内各大商会的建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