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小马可斯的经济强国愿景/罗传钰博士

下周四(6月30日),小马可斯将正式就任菲律宾第17任总统。竞选之时,小马可斯的竞选口号——菲律宾将再次崛起(“Ba-Bangong Muli”BBM),让选民为之一振。但如今的菲律宾,在政府财政、民生健康、粮食安全与物资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挑战,小马可斯政府将不得不在2023年花费创纪录的5.268兆披索。
可以说,小马可斯的执政之路并不平坦,保稳定、讲实效将会成为其任内的最大特色。虽然当前小马可斯还未提出系统的经济施政纲领,但根据其过往和近期活动,我们依稀可以看出一些细节。
农业成本届政策焦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菲律宾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一半,且有着较好的土地条件。但受土地管理体制、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农民以种植可出口创收的经济作物为主,而大米、玉米、小麦及畜牧饲料等农产品大多依赖进口。加之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力低下等因素,菲律宾农业部门对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至2021年已降至个位数。
疫情给全球供应链的带来影响,愈发凸显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俄乌冲突又加剧了饲料、肥料等农资供应的风险,导致肉类等主要食品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面对1亿人忧心的糖鸡荒、油米贵,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下调食品供应价格,将是小马可斯甫一上任的首要任务。而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增强农业现代化能力,更会成为小马可斯农业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然而,土地寡头等农业自身的制度缺陷,是小马可斯难以突破的桎梏。近期小马可斯宣布兼任农业部长,就说明该国的农业政策推进阻力不小。
与此同时,从小马可斯近期态度可以看出,虽然RCEP对菲律宾经济发展有着明显推动作用,但因为关税门槛的降低和其他国家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菲律宾当地供应商和种植者的竞争压力增大,菲律宾脆弱的农业将会受到更大冲击。因而,农业问题将是菲律宾在RCEP批准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之一。
基建延续前朝政策为主
农业政策的落实,离不开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通信设备不完善,公路、桥梁及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菲律宾农业等传统产业无法降低生产成本,难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亦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更在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周边国家。
于是,2017年杜特蒂推出了“大建特建”计划(Build,Build,Build,即BBB),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基建。作为杜特蒂的核心政策,该计划开启了“基础设施的黄金时代”。虽然杜特蒂任期内119个基础设施旗舰项目仅完成了不到一半,但是杜特蒂政府已经批准了80%的旗舰项目,并通过修订《外国投资法》、《公共服务法》、《零售贸易自由化法》、颁布2022年战略投资优先计划(SIPP)等方式,为吸引外资参与建设和运营做好了政策准备。
为此,杜特蒂及其幕僚多次呼吁小马可斯接棒,继续推动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小马可斯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他在竞选及胜选的多个场合中,表示会继续杜特蒂的基建计划。同时,他还将优先考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加强现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物流竞争力,满足民众数字化生活需求。
绿色能源发展是亮点
“如果电力供应不足,经济就不会真正增长”,小马可斯的这番话又体现了他的第三个发展重点,即开拓可再生能源。
在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低碳排放、应对气候危机的当下,位列煤炭进口世界前十名的菲律宾,在东盟各国中最先公开声明不再考虑新建煤电项目,勇气可嘉。按照菲律宾能源计划,可再生能源在该国发电结构中的份额到2030年要达到35%,到2040年要达到50%。小马可斯在竞选时也承诺为人民提供更低电价,并在胜选后与各国驻菲使节的会晤中,强调通过可再生能源合作来发展经济。
作为一个长年遭受自然灾害袭击的国家,菲律宾要解决停电频发、电力成本居高、电力需求成倍增加等现实问题,选择何种可再生能源无疑是摆在小马可斯面前的难题。父亲马科斯时代交由韩国公司建设但未完工的巴丹核电站,多次被小马可斯提及并与韩国驻菲大使进行过讨论,而杜特蒂签署法令将核电纳入菲律宾能源结构,似乎为小马可斯重启巴丹核电站提供了政策支持。除此之外,水电、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也会成为他的选项之一。
保持经济政策延续性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回应热门问题,积极推动税收改革、寻求外资以公私合作伙伴(PPP)方式进行项目建设,以此获取资金减少财政压力、推动经济复苏,依然会是小马可斯的常规动作。而其以技术官僚为主的经济团队,在能力与经验上都赢得了不少业界口碑,这将会有助于小马可斯施政的稳步推进,也会让小马可斯经济强国愿景提供更多可预期的空间。
菲前总统杜特蒂被捕 两大政治家族斗争白热化

报道:宋阳标
菲律宾中期选举前夕,两大政治家族生死斗,也是亲美亲中路线之争。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蒂3月11日从香港飞抵马尼拉后,在机场被警方逮捕。
菲总统通讯办公室表示,国际刑警组织马尼拉分局当天收到了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菲总检察长向杜特蒂出示了逮捕令通知,罪名是涉嫌“危害人类罪”,杜特蒂一度拒绝被捕,并出言“不允许你们与西方国家站在一起”,之后他被押解至维拉莫尔空军基地。
时逢菲律宾中期选举,杜特蒂与小马可斯两大政治家族的斗争已经陷入白热化生死之战,政坛或将迎来地震。
值得注意的是,3月9日杜特蒂和女儿、现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曾一起现身香港修顿场馆,出席党内竞选拉票集会。国际刑事法院一直在调查这位前总统打击非法毒品行动时发生的大量杀戮事件。据法院指控,这些行动导致数千名嫌犯丧命,可能构成反人类罪。
国际刑警组织日前对杜特蒂发出红色通缉令,小马可斯政府也准备了7000名警员准备配合国际刑警的行动。但是,杜特蒂父女提前得知信息,抢先一步到达香港,但他停留几天就又旋即回到马尼拉,不畏小马可斯的围剿重压,出人意料。
有分析认为,杜特蒂接受被捕,很可能是为了争取选民同情,侧面打击小马可斯,为后续复出铺路。
杜特蒂亲中,小马可斯亲美,这是国际政治中显而易见的事实。杜特蒂当政期间,中菲关系达到了近些年来的最好水平,而小马可斯上台以来,携美自重,多次与北京在南中国海爆发冲突。
中国密切关注
菲律宾智库“人民良政”中心主任鲍比·图阿松表示,小马可斯是华府坚定的铁杆盟友,利用与美国的防务联盟来对付中国,由于历史渊源,菲律宾军队及国防部实际上都是美国的工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华府“代理军队”。杜特蒂与小马可斯之间的斗争,也是中美角力的反映。
针对杜特蒂被捕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突发事件,中方注意到有关消息,并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她说:“我愿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