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州选成绩影响深远/胡逸山博士

6州州选的正式竞选期踏入第二周,看来绝大多数观察者的预测还是对国盟一方更有利,即后者至少可以保有原先执政的3州,即吉兰丹、登嘉楼、吉打,并且在其他3州至少可以废掉希盟以三分之二大多数议席执政的优势,甚至可能一鼓作气,拿下雪兰莪或森美兰,乃至两州的执政权。

很明显的,当前国盟是处于攻势,而希盟国阵则处于守势的状态。

而在气势如虹的国盟里,无论是在宏观的高层整体层次,抑或是在微观的各地草根层次,很明显的,主导权已从以前的土团党,转为当下的伊斯兰党。这种情况当然也是理所当然的,到底伊党不但是国盟,也是朝野各政党里,拥有最多国会议员的单一政党。然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在上届大选里所掀起的绿潮,顾名思义是一股以宗教化愿景为基础的群众政治浪潮,而在本地的政治光谱里,在宗教化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非伊党莫属。

反映民心所向

倘若这6州的选举成绩,真的冒出有利于国盟的四对二或五对一情势,那么当下执政的团结政府,也必摇摇欲坠。这是因为州选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心所向,而如大多民心,尤其是在本地为数最多的马来族的主流民心,更趋于国盟一方的,则当下信誓旦旦支持安华所领导的团结政府的各路党派或个别议员们,也会心有所动摇,各自算计假如继续支持安华,是否是政治上最为明智的选择。

因为这些政党或议员们如果选错边,那么在下届大选即使有机会继续出战,也未必会被再次选上,那么倒不如“识时务者为俊杰”,赶快倒戈支持国盟一方,可能还能延续政治生命。

到底反跳槽法还是充斥着漏洞,如不但政党联盟里的个别成员党“过档”没事,即使个别议员不服从党中央的指示(如拂逆党意坚持不再支持安华)而被开除,也还是可以把议席“带走”的。如果有足够数目的议员们在继续支持安华与否方面变卦(但不是主动更换党籍),令到安华不再享有国会里过半数的支持,则他要不必须下台(团结政府也就倒台),要不国会就必须解散再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政党为求符合反跳槽法里有关议员不再是原属政党党员即丧失议员的条款,纷纷修改党章谓如议员不服从党中央的指示即被视为不再是党员。如此的做法,必被有关议员带上法庭挑战,谓是实质上的被开除出党,所以也就得以带着议席离开。无论如何,在漫长的审讯里,这些议员们得以暂时保住议席的几率还是很高。

绿潮胜算高

安华一再挑战国盟一方在国会里对他提出不信任动议,但坦白说那只是一种政治炫耀,因为其实是没有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议员更改对一名首相或一个政府的支持,是必须通过信任动议来厘定。君不见3年前的喜来登政变,从头到尾都没有在国会里“过招”吗?而即使再次大选,距离上次大选约半年,那么绿潮再次翻天覆地而来的几率也还是很高,甚至再创新高,一举执政也非不可能。

所以无论是再来一场喜来登政变,抑或推倒重选,绿潮一方的胜算也还是很高,因为这股超越国界的希望社会更为宗教化的思潮还是很强劲。

如国盟一方真的上台,那么封相的会再次是丹斯里慕尤丁吗?我看几率还是不高,因为上述的伊斯兰党逐渐主导国盟的现实,首相人选理应来自该党,即使不是年事已高的哈迪阿旺,也会是另一名伊党的高层领袖,到底绿潮受支持,主要也还是伊党,土团党不过揩个边而已。而一个由伊党主导的政府,会为本地带来如何截然不同的变革,大家也只能无奈地拭目以待了。

反应

 

政治

印度人民党坚持领导槟州国盟 “当前局势不利民政党”

(八打灵再也30日讯)大马印度人民党(MIPP)主席普尼登指出,该党坚持取代民政党成为槟州国盟“领头羊”的建议,因当前的槟州政治局势,已对民政党不利。

他说,这并非在贬低民政党及该党过去的贡献,而是基于目前的政局现实考量,因为民主行动党拥有华人的强大支持,这使得民政党难以赢回槟州政权。

他昨日发文告说,国盟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下届大选在槟州获胜,而这也应是国盟最高理事会以及各盟党领导人须讨论的事项。

他希望民政党能理解槟州当前的政治现实。

“最有可能和具潜力的策略,就是依靠马来人和印度人的选票,但也不忽视华人的支持。”

他相信伊斯兰党及土著团结党的领导能对此建议深入讨论,并全面审视此策略的可行性。

在这之前,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否决大马印度人民党的建议,并指民政党曾领导槟州长达39年,更具执政经验。

另一方面,“自由今日大马”引述消息指国盟正将重点转向争取槟州的马来选民及印裔选民,以期来届大选在槟州以微弱多数议席拿下政权。

消息说,为了争取印裔选票,国盟正考虑在州领导层提拔印裔人选,其中的初步方案,还研究推举印裔领袖作为来届大选的“海报男孩”的可能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