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政变重演空穴来风?/胡逸山博士

3年多前的那场喜来登政变,把执政不到两年的民选政府,借由国会议员倒戈、跳槽等政治手段推翻,然后临时凑合出一个新的联合政府来上台,又假借恰巧来袭的疫情等突发状况,拉拉扯扯、毫无作为只顾维权地执政了两年多,令人不胜唏嘘。

而在最新一届大选后,意识形态大相径庭的一众政党共组联合政府,虽未必尽如人意,但起码看起来也还勉强算是想要有一点作为,况且其他的选项看来是会把国家带向众所周知的不归路,以致许多还想看到大马继续与世界主流接轨的人们也就抱着观望态度,心想至少让本届政府做上一届几年,之后再看如何吧;至少在他们的心目中,毕竟政治稳定对国家发展还是最重要的。

不过看来一些政治野心家还是不肯罢休,可能也不认同政治稳定的重要性,或至少把政治稳定的定义,建立在有利于他们执政的基础上。

酝酿变节更换政权

近日来,政坛再次风吹草动、杯弓蛇影,据说有者在酝酿着喜来登政变的2.0版本,企图再次以议员“变节”的手法来更换政权。一些方面都把这当着是无稽之谈,因为当下的团结政府号称掌握超过三分之二国会议员的支持,又有反跳槽法护航,意即议员如更换党即丧失议席,那么要重导重演喜来登政变,谈何容易呢?

的确不容易,但不是完全不可能。首先,犹记得喜来登政变前也是不肯让位的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与急于上位任相的拿督斯里安华之间的政争坚持不下,而该政变计划应该也是酝酿了好一段时间才发酵成功,忽然出击,把时任政府杀个措手不及,顿时丧失国会里的过半数议员支持,而不得不下台。

而当下马哈迪为求把安华早日得以拉下台来,不惜与被他批判了好几十年的伊斯兰党携手合作来个什么大团结,也的确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起码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只不过不知还要酝酿多久方能成事。

至于说什么本届政府有着超过三分之二议员的支持,再次犹记得喜来登政变前希盟政府的议员支持率好像也是如此,但也不还是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连半数的支持也似有似无吗?

说到这被视为尚方宝剑的反跳槽法,难道就得以真正防止议员“变节”而导致政权更替吗?有一个说法是喜来登政变2.0的策划,还是颇富有政治“勇气”。那些即将变节的议员都胆敢因为更换党籍(如从一原属政党跳槽到另一政党或成为独立人士)而让彼等各自现有的议席悬空,然后再次以新的党籍参选云云。

失选民支持风险大

这种放手一搏、重新参选原有议席的做法,坦白说对于这些变节议员来说风险也还是很大,因为许多选民大有可能不齿这些议员的如此跳槽行径,而惩罚性地不把票投给他们,导致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地落选,那不就事倍功半了吗?

这些意图变节议员,如果认真要变节的话,倒不如选择一条没有那么曲折的“康庄大道”来走好了。

话说“变节”是可以细分为至少“跳槽”与“倒戈”这两项。而这反跳槽法顾名思义,是要阻吓议员主动跳槽,但严格上是没有阻止议员违反党的政治路线或党领导层的政治指示,因为议员的政治自由对于议会民主的健全运作也至关重要,否则议员都沦为政党的举手机器,也不利于自由民主的发展。所以,即使是反跳槽法里也有阐明,如议员被政党开除仍可保有议席,被视为该法的一大漏洞。

所以要参与喜来登政变2.0的议员大可不必那么麻烦地大费周章退党云云,只要通过倒戈的手法,正式宣布虽仍身为某执政党的党员,但不再支持安华任相,或改为支持另一名(反对党)领袖任相即可。只要有足够数目的议员做类似的宣布,则原则上政府未必还拥有过半数议员的支持,也就可能必须下台了。

而这些议员若被党开除,那不就正中他们的下怀,大可大大方方地变节了吗?至于有些政党借重于反跳槽法里另一“丧失党籍者即丧失议席”的条款来意图阻吓属下议员的变节,坦白说那也还是未经过法院的司法复核考验。所以看来起码在可预见的未来,本地的政治变卦,也还是会令人忧心仲仲。

反应

 

灼见

【灼见】大事蓄势 伺机再发/胡逸山博士

之前我曾大胆预测,圣诞节过后、农历新年前,也就是当下的1月我国可能会有“大事”发生;而这“大事”,所指的当然是政治上的巨大变故。

1月有“大事”发生?

其实自己也不希望发生“大事”,是基于至少一个文化习俗上的观察,以及一个历史事故的延伸。

这里所指的文化习俗,不是一般我国平民老百姓的文化习俗,而是我国高官显要、与前者官商勾结的富商巨贾,或是泛指所谓“深层政府”政商精英的生活习惯。

他们大多遵循以前的殖民宗主国英国派驻我国官员“回祖家”过圣诞的习俗,在12月纷纷出国度假(即使未必是在海外庆祝圣诞),而且大多选择到英国首都伦敦。

所以才有一则著名的“都市传奇”趣闻,谓那个时节到伦敦著名夏洛斯百货公司的咖啡厅里轻声叫一声“拿督”,会有多名食客转过头来。

的确,这些政商精英也会在当地一起商讨时局,也有一说是策划一些政治上的大动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么1月份时度假回来也就付诸行动了。

爆发喜来登政变

至于历史事故,所指的当然主要是5年前的那场喜来登政变,印象中也是发生在年初。一夜之间,至少两个当时的执政联盟(希望联盟)成员党(人民公正党与土著团结党)的大批议员竟然跳槽到反对党一方,导致第一任希盟政府的倒台,改由反对党赫然声称凑够过半议员支持(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通过国会对其的信任案),而得以上台执政。

那的确是很一场很具有戏剧性的政治变故。

还记得就在那场周末政变前的星期四下午,我还受邀出席一场由拿督斯里安华前导师所举办面向高级知识分子的造势大会,因为据说在第二天晚上的希盟领导层会议上,二度任相的马哈迪医生会宣布交棒予安华的时间表。

在大会上台发言的安华,也充分展露出他的魅力与自信,不但分享他的治国理念,还大方回答观众的犀利提问。

在场的大家都以为我国即将往更好的方向改革前进了。不料第二天深夜,马哈迪在与希盟同僚开了很长的会议后却宣布没有交棒时间表,大家都颇为愕然。

那还不打紧,政局在随后的周末可谓急转直下,引发上述的喜来登政变,接着下来的就如西谚所云,是历史了。

本地在当时疫情肆虐下也还是政治上动荡了好几年,令人不胜唏嘘。

值得一提的是,虽有多年前东马、霹雳等的州议员跳槽导致州政府倒台或州议会重选的例子,但大多数的议员跳槽也还是从反对党或独立人士一方跳向执政党,而这些政治青蛙所抛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多是“以便更好地服务选民”、“得到更多资源来发展选区”云云。喜来登政变却是在联邦政府首次因为执政党议员跳槽,而导致政府倒台。

几个月后,沙巴方面也有样学样,多位执政党的议员跳槽,而导致州议会重选(虽然几十年前也曾发生)。

禁部长出国度假

应该是为了防止1月“大事”重演,安华也学乖了。12月时就以部长应该留在国内处理水灾事宜,而不让他们出国度假。而他自己这几个月来在国外趴趴走,在招商引资、宣扬国威之余,未必不是与一些政商精英远离耳目与是非地,商讨或策划政治事务。

所以本月或许对安华政治上不利的一些“大事”是暂时没戏唱了,但这不意味着不会在下一个时宜或“窗口”(如接下来一个接一个的佳节“欢聚”期间)发生,更不意味着不会有一些对安华政治上有利、但你我未必希望看见的“大事”发生。

总之大家绑好安全带,随时准备坐政治过山车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