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政府应践诺赢民心/曾志涛

6州选举和柔佛双补选落幕,团结政府成功保住了3州、埔来国席和新邦二南州席的关键阵地,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有鉴于此,团结政府应把这次胜利作为一个强而有力的契机,以更坚定的决心和力度来履行大选前的承诺,改善民生问题和落实改革目标,以引导国家重回稳定和发展的轨道。

首当其冲的,便是政府必须针对目前人民生活费高企和通货膨胀,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国家稻米公司宣布从9月1日起全面提高所有进口白米的价格后,市面上已经出现本地白米短缺的情况。这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也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沉重压力。

白米涨价影响深远

白米作为多种食品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的上涨无疑将直接影响到经济饭、熟食和糕点等多种食品类别的成本。

此波价格上涨或许会如滚雪球般触发整个餐饮业界调整售价,从而进一步拉高整体食品消费成本,加剧通货膨胀。

食品开销在许多家庭的日常支出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食品价格的攀升将进一步压迫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来说,如同百上加斤。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政府必须积极介入并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农业及粮食安全部,政府应拟定一套全面的蓝图和策略,以提高本地稻米的生产量和自给率。这包括加强灌溉基设和科研投入,提高本地稻农的技术和生产效率,以减少对进口米的依赖,实现国内稻米自供自给的目标。

在财政方面,政府必须重视国债水平偏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回顾2020年,我国的总债务是8796亿令吉,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约62%。而在2021年和2022年,这一比例维持在约63%,接近法定的上限65%。

由于长期依赖国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个人税基又偏低,使得国库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因此,在第12大马计划中,政府必须将经济多元化作为一项核心议程。其中,数字经济、绿色产业和其他新兴行业将是关键领域。推动新兴行业不仅可以拓展国家的经济基础,还可以为国库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一举多得。

政府也必须尽快优化早前提出的针对性补贴机制,同时研究重启消费税的可行性,通过开源节流来减少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

实际行动兑现承诺

此外,团结政府必须尽快推动落实竞选宣言,包括总检察长和检察司两权分立、推行政治献金法、确保选区发展拨款的平等分配以及首相任期的限制等重大议题提呈至国会进行辩论。

这将有助于赋权国会制衡政府的权力,建立一个廉政透明的政府体系,确保政府不会偏离初衷和目标。

如果团结政府能够展现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兑现竞选承诺,必能在未来继续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农民组织局:由碾米厂决定 稻米收购价非底价

(亚罗士打1日讯)农民组织局(LPP)主席拿督马夫兹表示,任何底价上调都会导致本地白米顶价上涨,由于生产成本上涨,目前每10公斤装的白米价格为26令吉。

他今日在分发返校日援助后,呼吁政府谨慎处理稻米最低收购价问题。

“必须采取双赢方案,让各方包括农民、碾米厂和消费者都受益。”

他说,政府必须考虑到每个人,而不仅仅是稻农。

“他们的孩子很多都不在田里工作,他们现在住在城市如吉隆坡和新山,而消费者需要可负担的白米。”

他说,这些都是政府必须谨慎考虑的因素,以确保提供平衡的结果予所有人。

马夫兹也澄清,政府只设定稻米收购底价,而不是实际购买价格。

他举例,如果底价为每吨1200至1300令吉,碾米厂通常会以较高的价格来收购稻米,价格介于1700令吉至1900令吉。

“当政府将底价定为1300令吉时,碾米厂仍支付每吨1800令吉的价钱,因此不存在底价问题。”

他说,农民必须明白,稻米价格最终是由碾米厂来决定。

稻农组织日前展开和平请愿,呼吁政府提高每吨1300令吉的稻米底价,因为碾米厂决定以底价来收购稻米。

最近, 大马稻农协会(PeSAWAH)主席阿都拉昔表示,此底价不公平,没有反映出稻米生产成本的上涨。

他呼吁当局审查本地白米每公斤2令吉60仙的顶价,该价格从2014年以来不曾改变。

稻农应提高质量

马夫兹指出,稻农应该专注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而非只是追求更高的价格来让本身和行业继续生存。

他说,如果农民专注于最大化地提高产量,他们每公顷可产出7吨或更多,这将大大增加他们的收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