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数据隐私和人工智能挑战/陈万诚

在全球日益数字化的环境中,数据隐私和人工智能(AI)的监管已经成为关键议题。

作为东南亚的重要经济体,马来西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理数据隐私和AI监管的问题,对马来西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回顾到2018年欧盟引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隐私保护新潮流,通过推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进行前瞻性地引领。

监管保护公众权益

如今,人工智能在全球的应用日益普及,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日常交流到工作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人工智能、确保其公平透明的运行以及保护公众的权益,成为了重要的责任。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在保护数据隐私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在面对AI的快速发展时,欧盟再次位居全球监管前沿,引领了全球第一个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立法——《人工智能法》。此项具有开创性的法案已经在欧洲议会通过。

《人工智能法》带来了实质性的威慑力,严厉制裁违规行为,以高额罚款作为警告。在教育、就业等关键领域,使用AI系统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比如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对于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可能会面临高达4000万欧元(约2亿101万令吉)或公司收入的6%的罚款,取决于哪个数额更高。

这种有力的罚款制度对违规行为产生了强大威慑。尽管这项法案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需观察,但马来西亚政府可以借鉴其理念,以更有效地应对AI的挑战。

马来西亚首先需要认识到,在监管AI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公众的权益,如透明度、公平性以及AI决策的可解释性。

新加坡的《模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强调了AI系统必须以人为本,保护公众的安全和福祉,并保证其决策过程是可以解释、透明和公正的。

其次,马来西亚政府需要意识到AI领域的多元性。人工智能不仅仅包括生成型AI(如ChatGPT),其覆盖的范围更广。

因此,类似欧盟《人工智能法》这样的监管法案需要涵盖AI的所有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隐私、公平性、透明度以及责任归属等。

须考虑自身需求特点

然而,在制定AI监管法案的过程中,马来西亚政府也需要考虑国内的具体情况。例如,日本在考虑AI法规时,他们更倾向于制定灵活的指导方针,以适应技术的快速变化。马来西亚也需要制定适应自身需求和特点的法规。

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性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马来西亚政府应借鉴欧盟以及其他国家的实践,制定适合自身的人工智能法规框架,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反应

 

国际

全球首个国家 英禁AI生成儿童性虐图像

(伦敦2日讯)英国政府宣布,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施法律,禁止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生成儿童色情图像的国家。

据报道,英国内政部长库珀1日透露,政府将禁止持有、创建或分发用于生成儿童色情图片的AI工具,违法者最高可判处5年监禁。

此外,持有教导如何利用AI对儿童实施性虐待的“恋童癖手册”也将是违法的,最高可判处3年监禁。

为恋童癖者设计网站传播儿童性虐待的内容,或提供诱骗儿童相关建议的人也将触法,若罪成可判处最高10年监禁。

这些措施将作为《犯罪和警务法案》的一部分提交国会。

英国政府也发表声明说,随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AI性虐待罪名的国家,儿童将受到保护,免受‘涉猎者’生成AI图像和在网络上遭到性虐待的威胁。

互联网观察基金会警告说,人工智能制作的儿童性虐待图像数量正在不断增加,最严重类别的性虐图片数量1年内上升10%。

在去年的30天内,仅在一个暗网网站上,就识别出3512张人工智能生成的儿童性虐待图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