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新村“黑历史”论述之争/甘德政博士

最近新村申遗引发争论,曾在马大执教的拿督兰娜阿当教授指出,新村涉及马共黑历史,所以申遗不合理;国大教授拿督张国祥也说,新村无特色还有黑历史,没申遗的价值。
这是很典型的“巫统史观”或“官方论述”,影响了绝大部分马来人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而言,以华人为主的马共武装分子,一直是“马来主权”的重大威胁,而新村就是这段历史的产物。2013年我国电影《新村》因马共元素而被禁,当中剧情某种程度上也固化了“华人都支持马共”的迷思。
新村的确有深深的冷战烙印,当年英殖民政府把数十万华人赶入数百个“集中营”,就是要切断马共游击队的供应线。
华人恐被逐回中国
根据解密后的钦差大臣亨利葛尼爵士私人文件,他认为绝大部分华人都是马共的同情者,马共的粮食“乃华人供给,尽人皆知,华人除极少数外,多未有任何行动来抵抗共党……”,另外他也指“各民族对华人明显不愿自助的态度,其愤怒情绪,日益增加,华人只知享受安乐,集中精神于钻营……”这种想法影响了多少外人对华人的负面观感,不言而喻。
当时英国军警到处抓捕和马共有牵连的华人,男女老少都有,有名有姓、记录在案并被遣送回中国的,就有2万多人。当时英国人认为,如果无法镇压马共,这数十万华人也要被驱逐回中国。
在国际冷战的背景下,为了应付英国人的“反共排华”论述,以保住华人留在马来亚落地生根的机会,右派政党马华于1950年初组织“新村自卫团”,一些国民党背景的马华领袖从美国中情局处拿到1000支卡宾枪,用来武装马华党员组成的新村自卫团。
卡宾枪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歼灭日军的利器,火力比当时马来军团装备的老式来福枪还猛,随着各地新村的防卫工作由新村自卫团接替后,英国人及马来人对华人“亲共”和“不忠诚”的疑虑才有所减缓。
为了进一步和共产势力切割和势不两立,也为了展示华人对马来亚的忠诚,马华也在各地新村策动一系列的“良好公民反共示威大游行”,这都有史料可循。
游行名义上是反共,实际上是展示力量给外人看,接下来才会有参与制宪、公民权和华教地位谈判、联合友族一起独立建国的后续故事,这都必须有硬实力作为底气。
“枪杆子出政权”惹议
这套马华内部流传的“枪杆子出政权”论述,左派华人绝对不会承认,反而会认为这是“买办阶级头家政党”的片面之词。
其实,本地华社长期以来,左派势力都远大于右派,如不是因为碰上英美反共的冷战大背景,右派华人领袖获得大集结的历史机遇,根本难以和左派抗衡。近年来随着马华式微和被华人全面抛弃后,这套史观在华社也被扫入垃圾桶。
在如今的马来社会看来,马华“枪杆子出政权”也是“政治不正确”。即使马华党员组成的新村自卫团成员,都有当时英殖民政府发出的证书,是政府承认的合法武装力量,和对立面的“马共暴徒”也有鲜明对比,但另一方面却也难怪有了这是拿英美武器、和殖民者同流合污的“帮凶”指责。
总之,马华陷入了里外不是人的窘境,在历史诠释权和话语权方面都居于绝对下风。
新村申遗绕不开冷战遗绪和马华历史定位的讨论,但在目前的政治现实氛围下,看来很难有突破。
李政贤:提呈各村委候选人料2个月内成立村委会

李政贤(左)将村委候选人名单提呈予州政府地方政府部副主任诺丁(行动党照片)。
(文冬19日讯)民主行动党彭亨州主席李政贤于今早把行动党各新村10位村委候选人名单提呈给彭亨州地方政府部,以便让该部门审查候选人资格和尽快成立村委会。
李政贤表示,他是在本月7日接到州政府地方政府部的来函,要求他在本月20日之前将行动党各新村的村委候选人提呈到有关部门,以便审查资料,让行政议会批准通过,尽快立完整的村委会阵容。
他指出,州政府在今年2月只是通过了村长、秘书及财政的委任,而10人村委直到现在才提呈候选人,估计将在两个月内审批下来。
“虽然村委还没委任,但行动党籍的村长自受委以来就积极展开新村的各项工作,以及为协助村民处理民生问题,相信在委任村委壮大阵容后,服务工作会做得更全面。”
他表示,如果各新村村民需要处理民生问题的话,随时可以联络村长,以寻求他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