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民进党失败是“钟摆效应”?/魏开星

2022年的台湾“九合一”选举落幕了,结果也出炉了。国民党在22个县市中夺得13席,执政民进党仅赢了5席。若将未来执政的县市用蓝绿颜色标注,可见蓝色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台湾,而绿色被压缩到西南一角。

台湾领导人蔡英文为了显示为选举失利负责,于11月26日当晚即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一职。

当民进党大败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美欧主流媒体发表评论称,2022年失败反而有利于该党2024大选。选举的“钟摆效应”令到2024年时“钟摆”将摆回2022年输的一方。

台湾选民只是想给民进党一个教训,并不是要“下架”民进党等等;甚至参与新北市选举结果败北的林佳龙当晚也高喊:民进党的基本盘没有出来。

总之,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的崩盘主要是选举的“钟摆效应”,不一定是该党执政有问题。

台海紧张打破平静生活

虽然地方选举主要是“选人”不“选党”,民众较关注候选人的地方工作成效及对民生的投入。但是,当执政党的执政路线转化为对民生福祉的损害时,当执政党的手段不单单针对政敌而外溢到普通百姓时,当执政党的腐败不仅仅伤害到整体利益而直接侵入到民生时,地方候选人的选情就可能被执政党拖累。

为此,本人以为,“钟摆效应”或许存在,关键还是台湾民众对蔡政府执政六年来的成绩打上一个大大的“X”。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两岸关系紧张令民众缺乏安全感。蔡英文在六年前上台时,基于不承认“九二共识”即“一中原则”,令到两岸关系急速降温,两岸之间的沟通渠道停摆,双方陷入“冷对抗”。

2017年之后,美国特朗普政府操弄“以台制华”,蔡当局积极配合,海峡两岸由“冷对抗”转为陆方的“武力试探”。 大陆各类战机/军舰在台海上空及周边海域开展常态化巡航。

到了拜登政府,美方“以台制华”变本加厉,其中以美国前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达到顶峰。大陆报之以解放军“围岛”实弹演练,结果是台湾海峡所谓的“中线”没了,大陆的导弹飞越台湾岛上空,大陆的军舰逼近台湾所谓的12海里领海基线。

台湾海峡的持续紧张,以至于西方预测大陆将于2027年之前“武统”台湾。眼见稳定和平的日子将要到头了,台湾民众还会支持现政府及其背后的民进党吗?

疫情令政府腐败更显露

民进党屡试不爽的“抗中保台”牌,此次为何失效?原因是所谓“抗中保台”已沦为“倚美谋独”及“以武拒统”;加上与美方的“以台制华”暗通款曲,直接导致台湾海峡成了“全球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令到民众平静生活被打破,安宁的日子遭战争威胁。“抗中保台”虽是政治口号,“以台制华”虽是美国的图谋,其结果却是台湾民众的生活受威胁,那就要用选票说话了。

二是疫情令台湾政府的腐败更加显露。蔡当局的腐败表现在政治酬庸及司法不公,追杀政敌和清算党产、官员论文抄袭等诸多方面;然而,与普通民众最切身利益的及令民众感受最深的,还是在抗击疫情中所暴露出的疫苗采购及相关的利益链。

上述问题便集中体现在台湾卫生福利部负责人陈时中身上。陈时中在领导整个抗疫过程中的忽悠民众、假话连篇、形象不佳先不说,就是台湾自产“高端”疫苗为何受官方“硬撑”就讲不清道不明…。这就是陈时中参选台北市长输给国民党蒋万安14万票的根源之所在。

牺牲民众利益换美支持

三是蔡政府牺牲民众利益换取美国的支持。只有政党利益没有是非黑白,政策“发夹弯”表现在民进党在野时反“美猪”进口,执政时开放“美猪”换取美方军售及对民进党/对蔡英文本人的支持。

问题是,民众的福祉呢?美国能保台湾平安吗?若不能,政府用民众的利益换来的只是政党及领导人的利益,而民众却成了牺牲品。

从美军阿富汗撤军到俄乌冲突,再到欧洲的能源危机,正应了基辛格的那句名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而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九合一”选举,台湾民众已用选票对牺牲民众利益换取政党利益的行为说“不”;若在余下两年里,蔡当局还不改弦更张的话,2024大选时民众一样会对民进党及蔡英文的接班人投下反对票。这是可以预见的!

反应

 

灼见

【灼见】DeepSeek赢在格局/魏开星

自特朗普1.0时代开始,美国除了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之外,还在金融、网络、科技等领域对之“围追堵截”。

4年前,拜登上台后在对华科技战上更加变本加厉:筑起“小院高墙”,扬言“脱钩断链”,将上千家中国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拉进“实体清单”,加以“制裁”。

美方的盘算是只要在关键设备、要害系统、重点软件对华“卡脖子”,中国的科技进步将被滞后与拖延,美国的科技霸主将高枕无忧。

中国科技对外“秀肌肉”

然而,6年多过去了,中国高科技非但没有被卡死,反而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或全面或局部地追赶甚至超越对手。在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光伏能源、锂电池”全面碾压西方世界之外,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有意地向外披露了令世人惊讶的高科技成果。

比如,珠海航展中的机器狼、“虎鲸号”无人作战艇及“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等等;又如,中国两大军工企业“成飞”与“沈飞”,都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试飞各自的第六代战机;以至于美军驻太平洋司令破天荒地“屈尊降贵”,声称要与中国“和平相处”。再如,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

特朗普开启2.0时代,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帜举得更高,将“美国优先”再次唱响,视象征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人工智能(AI)竞争为国运之战(“星际之门”Stargate),以此维系美国科技霸权。正当此时,中国的一家仅为140人的小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却给雄心勃勃的白宫、硅谷及华尔街泼了一大盆冷水,给中国人送上一份春节大礼包。

中美人工智能水平拉近

原来,这家公司只用了不到美国AI巨头一个高管年薪不到的训练费用,即推出与美国最牛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水平相当的模型DeepSeek R1;而且还完全开源。对此,除了业内人士被惊掉下巴外,全球各地各种反应层出不穷,不足为奇。

笔者觉得DeepSeek除了在技术层面创新外,在道德范畴赢在格局与胸襟。后者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普遍高于美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一个生动事例。

Meta的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认为,DeepSeek事件不应被解读为“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而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此种观点明显是“盲人摸象”、显然是为本国同行的失败开脱与辩解。

DeepSeek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为何有完全开源及几乎免费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崇高境界?其背后是中国精神。因此,DeepSeek是典型的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道德水准更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双赢、和平共处,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集团对抗;关于中美关系,中方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等等。深度求索AI模型的“完全开源”与服务全球的理念,与上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名为OpenAI的公司恰恰不是Open的,而是闭源的。这与美国优先、白人至上、追求强权政治、称霸世界如出一辙。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中国公司赢了美国同行,如同中国赢了美国一样,其格局高下立判。

我们经常说,贵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怎么提不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美国缺乏文化底蕴还是格局太小,相信两个因素都有。以至于,当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广受欢迎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却展开抵制、唱衰、抹黑、诋毁、诬陷、破坏,无所不用其极。

眼看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时,拜登政府只好炮制美版的“香料之路”,设想与“一带一路”抗衡;不料,一场以巴战争令“香料之路”被扼杀在摇篮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