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独中与华中本是同根生/黄金祥
政府该不该拨款独中和承认统考?这已从一个教育课题变成政治课题,多年来被政客们操弄,如今仿佛成了马华和火箭手中的木棒与砖块;两派人马在媒体互相批斗,引发不少网民随之起舞,大家都成了华教“斗士”。
一些披着时评人外衣者,故意制造似是而非的舆论,踩独中、捧华中,让华中生以为,承认统考将使独中生争夺有限的大学名额,进而剥夺华中生的升学机会。如果制造“连华社也不支持承认统考”的假象得逞,董教总和华教各界多年来的努力,将大受打击。
事实是,政府的不公及偏差政策,严重剥削了非巫裔子弟的升学机会。统考受不受承认,华中与国中华裔生的升学之路,都比友族难百倍,这种不平等的教育制度,才是大家应该抨击的对象。
教育部的职责,本来就是有教无类,提供每一名合格学生一个应得的入学名额,而不是制造零和游戏的假象,让人以为一方的得,就是另一方的失。
右翼政客们经常无的放矢,以攻击华裔作为突出自己族群英雄形象的手段,什么外劳的马来文比非巫裔流利,所以应该关闭多源流学校:现在连用筷子吃饭,也成了华裔的原罪。不只是独中生,连华中生也一样被指责“没有马来朋友”;却从来没有人敢质问:“多少马来子弟,有异族朋友?”
一个巫裔和一个华裔孩子,同样是合法公民,却从呱呱落地起就注定受到不平等待遇。那些华裔时评人和网红,不去拷问国家的不合理政策,反而跟随无良政客,对独中和统考诸多发难?这是什么道理?什么居心?
有些年轻子弟不晓得,独中与华中过去本是一家。由于独立前后,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迫于无奈选择接受改制,成为政府津贴的华文国中(现称华中),剩下的坚持以母语教学,成为今日的独中。故此,部分中学如吉隆坡尊孔和巴生光华,独中与国中校园比邻而居,是有历史因素的,年轻一代不妨多了解一下。
正因为历史的残酷,导致独、华中分家,有些学校互别苗头,在学术与运动、文娱等方面各争长短;学子们多了不同选择,客观而言也不全然是坏事。许多办学出色,校风严谨的华中,如八打灵公教、槟城钟灵、芙蓉振华中学等,都是不少华裔家长们的首选。这些学校秉持推广中华文化,坚守华教岗位,同样培育出众多热爱中文、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子弟。
当然,不排除有个别独中生,认为所受的中文教育比较“纯正”,或是有关论者自卑感作祟,而感觉对方的“优越感”;这是个人修养问题,无谓将它夸大为全体独中生的心态。同样的,难道一有人说“华中生中文很差,纪律也不行!”,大家就照单全收、以偏概全?何况,全国华中有81所,比独中还多,谁能确保每个华中或独中子弟,中文水平都一样高?
摒弃歧异合作共赢
与其相互比较、排斥、诋毁,华中与独中应当携手合作,比如联办文化活动,互相交流打气,而不是互相攻讦打击。大家应共同维护华教堡垒,进而一起为华社争取应得的利益。
比如,那些指责独中生“造成种族分裂”的网红,明明白白就是自我矮化、企图分裂族群。如果大家不同心协力,应对这类从未间断的挑战,万一被这些人得逞,华小一倒,独中与华中将焉能独存?还谈什么谁家的华文水平比较高?
有华中生埋怨董教总只是服务独中,华中就像是华教弃儿。事实上董总经历数年前的新纪元纷争,早已元气大伤,号召力亦大不如前。加上年长一代的华教斗士不是作古就是退位,如今的董教总领导层能否有前贤那样的魄力和勇气,来全力维护独中和华小利益,还有待观望,更勿论兼顾华中了。所幸2010年成立的华中发展理事会,得以填补这方面的缺口。
但愿接下来,华教与华社的各大组织与团体能摒弃各自为政、宁为鸡头的山头主义,争取合作共赢的路线,以开明开放心态提升华教水平,让独中与华中都有能力与国际接轨;以掌握三语和多元文化优势,迎接工业4.0与大数据时代。
此外,随着中文在国际上越来越重要,对推动华教发展,让华教在本土可发挥更大影响力,登上另一个高峰!那么,我们的新生代才能有更充足的实力与自信,面对来自全球各地,包括东盟和中国精英人才的竞争。
同时,也唯有凝聚各方力量,不分彼此,华社才能应付极端分子的刁难。否则,一旦被人从中挑拨、逐一击破,华教的未来岁月堪忧。
切莫忘记,独中与华中,本是同根生啊!
曹观友吁董总助完善体制 槟州学校应加速推AI课

出席嘉宾有槟州政府华校及教会学校事务协调委员会成员拿督许海明(左起)、双溪浮油州议员彭心慈、亚依淡州议员黄顺祥、槟州行政议员林秀琴、曹观友、槟威华校董联会主席李添霖、光大州议员郑来兴、武吉淡汶州议员吴俊益及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等人。
(槟城18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表示,随着中国已在中小学推行人工智能(AI)课程,槟城也应加快脚步。
他呼吁董总及各州董联会制定更具体的计划,协助各校完善体制,系统性地推动人工智能教育。
他说,随着全球时代进步且趋向数字化,科技已渗入我们的生活,学校的教材及课程也加入更多科技元素。”
“现在许多小孩包括小学生通过网上自学,已懂得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这是我们迈向精明州,以及跟上全球进步的良好体现。”
曹观友今日出席在光大5楼F视听室举行的“独中统考优秀生奖励金颁发仪式”时指出,科技迅速发展已全面融入日常生活,学校课程亦加入更多科技元素。
善用科技辨真伪
不过他也提醒,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近期校园发生AI技术被滥用伪造同学不雅照片的事件,凸显出AI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
他呼吁校方、家长及各方共同建设更完善的校园安全网络,让学生在正面、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学习善用科技与辨识真伪。
“因此,我呼吁各校校方、家长等相关各造引以为鉴,携手构建更完善的校园安全网,好让孩子们在安全及正面环境中成长,同时教育孩子擅用科技的便利协助学习,以及学习辨识真伪。”
董总署理主席李添霖在会上指出,董总、教总与独大三大机构联手推动的“华教综合大厦”已于3月底动工,未来将成为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此外,董总也筹募未来教育基金,以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学习环境建设,并提升教育的相关专业发展,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李添霖指出,中国教育部已宣布自今年起全面推行中小学AI通识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并着手建立AI教育师资队伍,反映出现代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各区各校将从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科学、数学等学科遴选有兴趣、有基础的教师,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且发展所需。

锺灵独中校长吴维城(左起)在颁奖仪式结束后,与林秀琴、曹观友及李添霖交流。
槟政府额外拨独中50万
曹观友为槟州5所独立中学捎来好消息,除了每年制度化拨款40万令吉外,今年额外特别拨款总额50万令吉予5所独中,每所独中可获得10万令吉作为发展用途!
槟威华校董联会主席李添霖说,独中向来自力更生,为国家栽培各领域人才,应受到政府重视及给予更多支持。他感谢州政府每年制度化拨款200万令吉给槟州5所独中,协助独中应付每年庞大开销,减轻董事会的负担。
曹观友上台致词后,笑言自己似乎还没回应李添霖要求增加拨款一事,惟他随后即宣布,槟州政府今年额外拨款10万令吉给每所独中。
他说,槟州政府自2019年起持续颁发统考优秀生奖励金,今年已是第7年,体现州政府对华教与优秀学生的高度重视。
本年度共有34名学生在高中统考中取得7A或以上成绩,其中包括2名10A、4名9A、12名8A及16名7A的优秀生,分别来自锺灵独中(22人)、日新独中(5人)、韩江中学(4人)与槟华独中(3人)。州政府将为33名本地学生各颁发800令吉奖励金,总额为2万6400令吉。
出席者有槟州行政议员林秀琴、光大州议员郑来兴、武吉淡汶州议员吴俊益、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亚依淡州议员黄顺祥、双溪浮油州议员彭心慈,槟州政府华校及教会学校事务协调委员会成员拿督许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