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瓜分乌克兰/蔡元评

北约在俄乌战争500天之际,召开了首届“北约-乌克兰理事高峰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受邀出席,得到一些中东欧国家支持,力主加入北约,但美国和西欧富国则表示,条件还不成熟,须待“成员满意乌克兰入会条件时”才敲定。

峰会发表声明,通过对乌长期援助,包括安全保障、提供军事装备、情报共享等支持。乌克兰则承诺实施改革,包括司法、经济以及提高透明度等。

战争机器昭然若揭

北约各国各有腔调,对俄乌战争最拱火的英国油滑地表示,“完全接受乌克兰最终加入北约”;但何时发生,没有说明。匈牙利称,不提时间表,是北约考虑当前情势“最负责任”的决定,但又加上一句话,北约不应向乌提供武器,停火谈判才能换回和平!

此次峰会,继去年马德里峰会后,再度邀请日本、韩国、澳洲和纽西兰领导人参加,展现了北约从区域性军事组织,向全球扩张的意图。

望穿秋水,期待乌克兰立马加盟的泽连斯基垂头丧气。眼看北欧的瑞典随芬兰之后获准入约,而水深火热中的自个儿则被挡驾,不禁怒火中烧,愤愤不平地表示:“无聊,荒唐之至!”

北约安抚泽连斯基,一旦战争结束,将加速办理其入约申请,并简化入会条件。此时此刻,不让其进来的一个重要理由是避免刺激俄罗斯,以防引爆核子战争。北约秘书长苦口婆心地对灰心丧气的泽连斯基说明,乌克兰也非一无所得;G7集团包括日本在内,已表示将个别提供乌克兰各种的军事、安保、经援等帮助,并且,都是长期性的。

食肉寝皮图穷匕见

《经济学人》发表社论,推波助澜,强调北约应将支持与承诺“提升为法案”,仿照美国国会于1979年制定的《台湾关系法》,把事情做到底!

峰会很清楚地展现一张纹路清晰的图像:乌克兰被设定为“战争机器”、代理各国消耗俄罗斯。场景一如当年,列强针对缚鸡无力,乃至于对当今架海擎天的中国,十围五攻,企图达成“食肉寝皮”的目的。不一样的是北约不直接赤膊上阵,转而撺哄泽连斯基之类的斗士当先锋。

欧盟领头的法德两国,碍于美国压力,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但又不甘雌伏,于是出现了杂乱和多样的情绪;而最不和板眼的,是欧洲地区性的问题,却硬把中国扯进去;为此,也必须表个态。

法国总统马克龙提醒欧洲,不必成为中国的“跟班”,但强调和中国脱钩也不现实。北约原计划在峰会公报中写入“在日本东京开设联络处”的内容,但法国担心如此会对中国发出“错误信号”。在法国公开反对下,删除了相关表述。

德国则对中国发难,由外交部牵头,出炉了一份德国历史上第一份“中国战略”文件。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表示对中国“不可太天真,必须更现实”,但又称,不想和中国“翻脸”,或脱钩!

针对乌克兰,法德表示将继续提供武器支持其行使“自卫权”,但更要确保北约不被拖入这场战争。

鸭子划水利益交换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地缘和政治关系敏感,北约不敢轻易答应乌克兰入约;但为了围堵俄罗斯,又不得不把乌克兰像捞上来的鱼“吊着”。随着时间推移,北乌两造关系就变得越来越暧昧,越来越没有耐心。

倒悬之急,极其艰难的,是战争已把乌克兰整个经济打跨,只能靠贷款和外援维持。国防支出占GDP的三分之一,很快地就突破二分之一。目前每个月需要60亿美元的维持费,而本国只能筹集10亿。根据德国智库数据,自去年开战到今年6月,美欧等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大约1900亿美元的各种援助。

北约不是慈善机构,不会,也无能力为乌克兰无限期、无止境地提供援助;尤其是全球经济低迷,欧美GDP能见度只达1%或负增长的此刻。挖东墙补不了西墙,揭不开锅的火急时间一到,各方必然进驻乌克兰,瓜分其资源,就如当年若无其事的入主阿富汗、伊拉克等的2.0版。

瑞士《新苏黎世报》爆出一则消息,指美国曾派遣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和俄罗斯谈判,商讨乌克兰让出一些地区,换取停火协议。

国际政治表面上看似是刀光剑影,底下则是看不见的鸭子两脚划水。利益交换是三十六计中最上乘的神机妙算;听信震天价响的民主口号,准定跌破眼镜!

反应

 

国际

梅德韦杰夫:北约参战非仅军援 俄动用核武非虚张声势

(莫斯科1日讯)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强调,莫斯科谈论对乌克兰动用战术核武的可能性“并非虚张声势”。

美国“每日野兽”新闻网报道,现为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的梅德韦杰夫,5月31日谈及“美国总统拜登已暗中批准乌军,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一事。

梅德韦杰夫指出,莫斯科认为,乌克兰政府军使用的所有远程武器已被北约国家的军人直接控制,“这已非所谓的军援,而是参与针对俄罗斯的战争”。

火力升级或全面战争

他说:“北约此举很可能成为一种挑起战争的行为。目前(莫斯科)与西方阵营的军事冲突正在按照最坏的可能情况发展,北约武器的火力不断升级,因此今时谁也不能排除冲突过渡到最后阶段(指全面战争)的可能性。”

梅德韦杰夫警告,若西方阵营认为莫斯科还未准备对乌克兰动用战术核武,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还谈到用战略核武打击未点名敌对国家的可能性,并称“这既不是恐吓,也不是虚张声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