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菲拉越抗华 恐打错算盘/魏开星

在中菲关系因仁爱礁问题争端陷入紧张之际,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1月30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作为访问的成果之一,菲越两国签署南海安全协议,加强两国海警合作;同时避免两国在南海发生争执。

越南总理范明政表示,当前世界和地区局势发展瞬息万变和纷繁复杂,两国需要更加紧密团结和合作,小马可斯的到访有助推动越菲关系发展。

然而,外界关注小马可斯访问越南,对菲越之外的多边关系影响胜过两国的双边关系。说白了就是,菲越的海上安全合作是否有针对第三方即中国的内容与作用?

菲律宾被东盟孤立

不管客观效果如何,作为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此时访问越南,又是谈海上安全合作如此敏感的话题,主观上必定有拉拢越南,共同应对南海主权声索大国——中国的意味。

实际上,两国的南海安全合作包含着两个层次:一方面是预防两国之间在南海发生意外;另一方面是两国海警在海上事务的合作。第一部分不涉及第三方,也与中国无关;第二部分就可能有针对中国的成分。只是,外界暂时无法从两国签署的协议或了解备忘录中获悉有无或多少这样的内容。

菲方说,越南是菲律宾在东盟的唯一战略伙伴,可见菲律宾在东盟就很孤立了。这不奇怪!小马可斯只懂得抱美国大腿,其他的双边与多边关系都不在他的眼里,如何能不孤立?

那么,越南这个战略伙伴在多大程度上,会令到菲律宾增添在南海争执中应对中国的底气?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冷战结束以来,越南逐渐形成与确立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中寻找答案。

要掌握当下越南的外交思想与外交风格,从该国的最高领导——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的言论中探源最合适不过了。阮富仲在2016年第二次连任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后首次提出了“竹式外交”的概念。自2021年以来,越南一直积极采取这种外交方式,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球紧张局势。

越搞平衡外交菲亲美

阮富仲撰写的《建设和发展富有“越南竹子”特色的全面现代对外和外交事业》一书于2023年11月21日问世。该书的第二部分的中心内容是,越南外交致力于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合作与发展。

之后,阮富仲于2023年12月19日在河内举行的第32届全国外交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越南的外交传统与越南竹子的精髓根深蒂固,竹子具有“坚实的竹根”和“灵活的竹枝”。他认为,越南外交应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符合“目标坚定,战略和战术灵活”的核心原则。

同时,越南的《2019年白皮书》也指出,越南正在奉行被称为“四不”的不结盟政策,即不加入军事同盟;不站与一国结盟对抗另一国;不允许外国在越南设立军事基地;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可见,越南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外交思想与外交风格,标志是,与美国和中国关系的改善是河内平衡超级大国关系的“竹式外交”战略的重大进展。2023年,越南接待了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人的访问相隔不到3个月。

故此,越南的外交得意之处在于,与中美这世界两强保持平衡;菲律宾呢?只抱美国大腿,依靠美国反华挑衅。

以此来猜度越南对待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不言自明,就是越南不太可能随美菲起舞,站在反华的统一战线上。这点似乎可从小马可斯此访并未获得阮富仲的接见中得以证实。

中越强调沟通协调

越南不太可能加入到美菲的阵营中也可从如下事实中获得证据。习近平访越期间,河内和北京签署了36份合作文件,涉及基础设施、贸易和安全等领域。

习近平说,中方愿同越方加强沟通协调,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海上问题长久解决办法,推动各方早日达成实质、有效的“南海行为准则”。

现在菲越虽在南海问题上都与中国有矛盾与冲突,但两国处理的方式却迥异。这样,即使菲越达成海上安全合作协议,在面对中国与中国的海权争议时,两国也不可能一致行动。

因为两国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出发点不在同一思想维度。何况,中国不可能让菲越有机会在南海问题上一致对外。

反应

 

灼见

【灼见】DeepSeek赢在格局/魏开星

自特朗普1.0时代开始,美国除了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之外,还在金融、网络、科技等领域对之“围追堵截”。

4年前,拜登上台后在对华科技战上更加变本加厉:筑起“小院高墙”,扬言“脱钩断链”,将上千家中国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拉进“实体清单”,加以“制裁”。

美方的盘算是只要在关键设备、要害系统、重点软件对华“卡脖子”,中国的科技进步将被滞后与拖延,美国的科技霸主将高枕无忧。

中国科技对外“秀肌肉”

然而,6年多过去了,中国高科技非但没有被卡死,反而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或全面或局部地追赶甚至超越对手。在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光伏能源、锂电池”全面碾压西方世界之外,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有意地向外披露了令世人惊讶的高科技成果。

比如,珠海航展中的机器狼、“虎鲸号”无人作战艇及“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等等;又如,中国两大军工企业“成飞”与“沈飞”,都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试飞各自的第六代战机;以至于美军驻太平洋司令破天荒地“屈尊降贵”,声称要与中国“和平相处”。再如,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

特朗普开启2.0时代,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帜举得更高,将“美国优先”再次唱响,视象征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人工智能(AI)竞争为国运之战(“星际之门”Stargate),以此维系美国科技霸权。正当此时,中国的一家仅为140人的小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却给雄心勃勃的白宫、硅谷及华尔街泼了一大盆冷水,给中国人送上一份春节大礼包。

中美人工智能水平拉近

原来,这家公司只用了不到美国AI巨头一个高管年薪不到的训练费用,即推出与美国最牛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水平相当的模型DeepSeek R1;而且还完全开源。对此,除了业内人士被惊掉下巴外,全球各地各种反应层出不穷,不足为奇。

笔者觉得DeepSeek除了在技术层面创新外,在道德范畴赢在格局与胸襟。后者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普遍高于美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一个生动事例。

Meta的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认为,DeepSeek事件不应被解读为“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而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此种观点明显是“盲人摸象”、显然是为本国同行的失败开脱与辩解。

DeepSeek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为何有完全开源及几乎免费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崇高境界?其背后是中国精神。因此,DeepSeek是典型的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道德水准更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双赢、和平共处,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集团对抗;关于中美关系,中方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等等。深度求索AI模型的“完全开源”与服务全球的理念,与上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名为OpenAI的公司恰恰不是Open的,而是闭源的。这与美国优先、白人至上、追求强权政治、称霸世界如出一辙。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中国公司赢了美国同行,如同中国赢了美国一样,其格局高下立判。

我们经常说,贵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怎么提不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美国缺乏文化底蕴还是格局太小,相信两个因素都有。以至于,当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广受欢迎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却展开抵制、唱衰、抹黑、诋毁、诬陷、破坏,无所不用其极。

眼看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时,拜登政府只好炮制美版的“香料之路”,设想与“一带一路”抗衡;不料,一场以巴战争令“香料之路”被扼杀在摇篮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