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越南在中美间选边站队?/魏开星

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11月24日至26日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这是中方在中共二十大后接待的首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元首。

中共二十大后,中国积极展开外交大动作,除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走出去出席G20/APEC峰会及东盟系列峰会之外,中方首先接待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接着就是这位古巴的第一号人物了。

中共政党外交务实

外界可能以为,中共的政党外交主要在于意识形态拉拢;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从习近平上台后政党外交的硕果可见其极其务实的一面。举两个例子说明之。一是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英九)会”;二是2015年6月,昂山素季以全国民主联盟党首身份访华。

显然,上述活动早已超越政党交流的范畴,而是对正常外交的一种补充;当普通意义上的“外交”因种种原因不便开展时,政党外交便有了用武之地。用这种眼光来审视阮富仲访华,也能发现除了政党之外深入到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丰富内涵。

在本次阮富仲访华中,中越两国达成了一项重大协议颇为外界关注,就是越南同意修改和升级境内铁路,使越南老街——河内——胡志明线铁路全面跟中国接轨,真正地实现中越铁路“车同轨”。

在中南半岛,中泰高铁已启动修建,中老铁路则已经开通,中缅铁路正在修建中。在越南以南,印尼雅万高铁已近完工并开始试通车,印尼全境将修建更多的中国高铁。

越南和中国铁路不同轨,不仅将令其成为中南半岛跨境交道网中的“孤岛”,也极大地阻碍了中越货运物流效率,无法将中越经济合作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中越“车同轨”意义大

在本次合作中,越南同意升级两条核心铁路线,接入中国铁轨标准。一条从云南大理开出,直通寮国万象,抵达泰国曼谷,东北方向斜出一条支线,连接越南河内,直抵中国广西南宁。另一条是从广西南宁出发,经老街、河内,抵达胡志明市。

在越南境外,还有一条从云南昆明出发,先纵向穿越缅甸,抵达仰光,再横向建一条支线,穿越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最终连通越南国内的铁路线,抵达胡志明市。通过这三条铁路线,就把中国、缅甸、泰国、寮国、越南连成一片,组成了一张巨大的中国——中南半岛铁路网。

越南从地缘政治中获益

越南铁路与中国接轨内含的意义还在于,在纷扰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在中美围绕著印太地区的竞争中,越南虽是美国积极拉拢的对象,但在中美的“平衡”外交中,越南似乎已逐渐将天平悄悄地往中国倾斜。

中越虽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但几十年来从亲密战友到兵戎相见,从握手言和到改革开放中相互学习,兜兜转转,两国始终是搬不走的邻居。

曾几何时,两国源于南海岛礁争议难以释怀,美国就有了见缝插针的机会。然而,务实的越南朝野也渐渐对美方的“口惠而实不至”失去耐心。

拜登政府“印太框架”画饼充饥,印太国家也不能望天打卦!何况,越战的伤痕还烙在心上难以抹去。在越南“四不”(不允许任何国家在越南树立军事基地,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不使用武力对付任何国家,不联合其他国家反对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指导下,中国符合该国外交“四个优先”中的第一优先——既是邻国又是传统朋友。

中越关系的重要性,除了意识形态,除了地缘政治,更要紧的还有经贸利益。2021年,中越贸易总额2302亿美元,比中俄贸易总额1468亿美元还要多出835亿美元。

有人基于冠病疫情期间,中低端的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来便声称,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似乎中越之间将是竞争关系而不能携手合作。

就中越的国家体量悬殊来看,后者取代前者,普通人都知道可能性极小。因此,对于产业链的转移,中方大可坦然面对,而且将之视为主动行为。

习近平在与阮富仲的会谈中谈到,中方愿同越方共同构建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鼓励实力强、信誉好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赴越南投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反应

 

灼见

【灼见】DeepSeek赢在格局/魏开星

自特朗普1.0时代开始,美国除了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之外,还在金融、网络、科技等领域对之“围追堵截”。

4年前,拜登上台后在对华科技战上更加变本加厉:筑起“小院高墙”,扬言“脱钩断链”,将上千家中国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拉进“实体清单”,加以“制裁”。

美方的盘算是只要在关键设备、要害系统、重点软件对华“卡脖子”,中国的科技进步将被滞后与拖延,美国的科技霸主将高枕无忧。

中国科技对外“秀肌肉”

然而,6年多过去了,中国高科技非但没有被卡死,反而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或全面或局部地追赶甚至超越对手。在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光伏能源、锂电池”全面碾压西方世界之外,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有意地向外披露了令世人惊讶的高科技成果。

比如,珠海航展中的机器狼、“虎鲸号”无人作战艇及“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等等;又如,中国两大军工企业“成飞”与“沈飞”,都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试飞各自的第六代战机;以至于美军驻太平洋司令破天荒地“屈尊降贵”,声称要与中国“和平相处”。再如,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

特朗普开启2.0时代,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帜举得更高,将“美国优先”再次唱响,视象征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人工智能(AI)竞争为国运之战(“星际之门”Stargate),以此维系美国科技霸权。正当此时,中国的一家仅为140人的小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却给雄心勃勃的白宫、硅谷及华尔街泼了一大盆冷水,给中国人送上一份春节大礼包。

中美人工智能水平拉近

原来,这家公司只用了不到美国AI巨头一个高管年薪不到的训练费用,即推出与美国最牛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水平相当的模型DeepSeek R1;而且还完全开源。对此,除了业内人士被惊掉下巴外,全球各地各种反应层出不穷,不足为奇。

笔者觉得DeepSeek除了在技术层面创新外,在道德范畴赢在格局与胸襟。后者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普遍高于美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一个生动事例。

Meta的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认为,DeepSeek事件不应被解读为“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而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此种观点明显是“盲人摸象”、显然是为本国同行的失败开脱与辩解。

DeepSeek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为何有完全开源及几乎免费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崇高境界?其背后是中国精神。因此,DeepSeek是典型的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道德水准更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双赢、和平共处,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集团对抗;关于中美关系,中方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等等。深度求索AI模型的“完全开源”与服务全球的理念,与上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名为OpenAI的公司恰恰不是Open的,而是闭源的。这与美国优先、白人至上、追求强权政治、称霸世界如出一辙。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中国公司赢了美国同行,如同中国赢了美国一样,其格局高下立判。

我们经常说,贵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怎么提不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美国缺乏文化底蕴还是格局太小,相信两个因素都有。以至于,当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广受欢迎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却展开抵制、唱衰、抹黑、诋毁、诬陷、破坏,无所不用其极。

眼看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时,拜登政府只好炮制美版的“香料之路”,设想与“一带一路”抗衡;不料,一场以巴战争令“香料之路”被扼杀在摇篮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