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周游斌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繁,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需要新的安全理念指引各国合作推进国际共同安全。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着深刻思考。

2022年4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系统阐述了中方促进世界安危与共、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主张。上个月,中方又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各方研究参与倡议合作提供了一份管用的“说明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解读。

“六个坚持”核心要义

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理念指引;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是基本前提;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根本遵循;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是重要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是必由之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是应有之义。这“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使倡议形成强大理念引领。

以“二十个方面”为合作方向。这“二十个方面”涵盖发挥联合国作用、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等多个领域,针对当前国际社会最突出最紧迫的安全关切,同时围绕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出设想,包括利用联合国大会和各相关委员会、安理会、相关机构以及其他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等平台,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亚信、“中国+中亚五国”、东亚合作相关机制作用等多个建议,使倡议的行动导向更加突出、推进方向更加明确。

“五大原则”执行标准

以“五大原则”为执行标准。一是相互尊重,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同制度、宗教、文明一视同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尊重各方合理安全关切。

二是开放包容,不针对特定国家,也不排斥特定一方,任何国家,只要愿意加入全球安全倡议,我们都欢迎;只要真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都支持。

三是多边主义,主动开展与世界各国及国际、地区组织的双多边安全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不断推进安全理念对接,积极寻求最大公约数。

四是互利共赢,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把本国安全同各国共同安全结合起来,坚持相互成就、合作共赢,反对零和博弈、你输我赢,不断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

五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安全治理,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努力消除滋生不安全的土壤,积极探寻实现可持续安全的治本之策、长远之道。

这“五大原则”确保倡议守护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安宁,而不让安全成为某些国家独享的专利。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对倡议表示赞赏和支持,马来西亚许多有识之士也对中方倡议予以高度评价。前驻华大使马吉德认为,“中国在外交上一直实施富有包容性的政策”,对地区局势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认为,中方提出亚洲安全观,重要的启示是安全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而应与经贸合作等结合在一起。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表示:“全球安全倡议契合现实需要,符合爱好和平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诉求。”

中国立场劝和促谈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一年有余,我们期待乌克兰尽快恢复和平。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全面系统地阐释中方有关基本立场主张,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个方面。

归结起来一句话,中国立场的核心就是劝和促谈。中方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中国方案,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中国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共同努力,在全球安全倡议的指引下,并肩守护地球家园的和平安宁,共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反应

 

国际

纽时:拒答习近平是谁 DeepSeek难逃中国言论审查

(北京30日讯)随着中国人工智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崛起,该模型的自我审查机制也引发外界关注。《纽约时报》记者在中国测试DeepSeek,发现其对敏感话题的审查程度虽低于其他中国AI平台,但整体仍符合中国的网络环境规范。

当记者询问“清零政策是否得到民众支持”时,DeepSeek的回答相对模糊,表示“民众态度随时间变化,最初普遍支持,后来感到疲惫”,并提到乌鲁木齐火灾引发的“白纸运动”加速了封控政策的终结。然而,这一回答发布后瞬间被自动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抱歉,这超出了我目前的范畴,让我们聊点别的”。

如果用户重复提问,DeepSeek会给出更加谨慎的回答,不再提及“白纸运动”。若进一步要求提供细节,它仍能推理并给出较完整的回答,但内容还未展示完就会自动中断。

中英文回答存在差异

记者发现,使用中文或英文提问,DeepSeek的回答差异明显。

例如,用中文提问“白纸抗议是什么”或“清零政策的社会影响”,DeepSeek会直接回复:“很抱歉,我尚未学会如何思考推理这类问题。”

但当用英文询问俄乌战争起因,DeepSeek则会较为详细地分析:“乌克兰战争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全面入侵后急剧升级,其根本原因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因素。”

这与中国政府一贯使用“特别军事行动”而非“入侵”的表述有所不同。然而,若用中文询问相同问题,DeepSeek的回答会更贴近中国官方立场,描述为“俄罗的全面军事行动”。

当用中文问“俄罗是否入侵乌克兰”时,DeepSeek会特别提醒:“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可能不符合官方叙事。”最终的回答也与中国外交部声明高度相似。

回避领导人相关问题

DeepSeek拒绝回答关于习近平的问题,包括“习近平是谁”、“中国现任领导人是谁”等。相比之下,若询问国务院总理李强,DeepSeek会列出简要生平,但内容很快自动消失。

此外,DeepSeek不会提供前中共领导人赵紫阳、薄熙来等人的相关信息。赵紫阳因同情1989年天安门抗议学生并反对武力镇压,被撤职并软禁16年。

当记者询问“中国是否进行网络审查”,DeepSeek的回答与“官方话术操作手册”相似,表示“需要谨慎回答”,并称应“确认相关法律规定”,强调“网络管理”是出于安全和社会稳定考虑”。

它甚至会主动补充:“避免直接使用‘审查’一词,建议改用‘内容管理’或‘监管措施’。”并建议“以积极角度收尾,强调开放与安全的平衡。”

《纽约时报》指出,DeepSeek在中国内外的回答基本一致,即使“翻墙”使用境外IP进行测试,得到的答案也相差不大。这意味着,如果DeepSeek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北京的官方叙事可能会随之在全球范围传播。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外界对人工智能在信息管控方面所扮演角色的担忧。DeepSeek的自我审查机制虽然比其他中国AI平台更宽松,但仍会自动规避敏感话题,使得其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可能会强化北京偏好的叙事。

新闻来源:中央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