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选战输赢 要点在势/胡逸山博士

本文截稿时,柔佛一国一州补选尚未投票,遑论有结果了;但这趟虽然不是全国大选,甚至也不是刚结束的6州州选的一部分,但大家也还是屏息以待选举成绩。

这两个议席之前都由月前去世的前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长兼希盟成员党之一的诚信党党要拿督斯里沙拉胡丁所赢取,而在噩耗传出后,全国各地不分朝野地,对他的好评如潮,咸认是痛失英才。

也因此,沙拉胡丁之所以赢得这两个议席,到底主要是因为诚信党(或引伸开来的希盟)广受选民支持,抑或是他的个人名望导致,也就不好说了。

如果主要是因为希盟的声望才导致这两个国州议席之前为希盟所赢获,那么理论上来说,希盟再次胜选,应是理所当然。如果希盟只赢回一国或一州,则可被解读为至少希盟不能保住他们在柔佛州已然少得可怜的政治阵地,或当下与希盟在中央层次组成团结政府的国阵,也难以在之前柔佛州选几乎大获全胜的绝对优势,来协助友党保住江山;甚至是团结政府在全国的威望再次受到严重打击。而再如果希盟这次国州两席皆输掉,则它的形势就更大为不妙了。

国盟来势汹汹

而如果之前主要是沙拉胡丁看来享誉各方的个人名望才让希盟赢得这两个国州议席,则这回即使希盟两个议席都输掉,那么理论上来说也是合情合理,因为沙拉胡丁也已不在。但那也得看国盟一方就此的政治论述铺陈是否足够精明,能否成功扭转舆情,说成譬如希盟向来都不能掌控作为最大族群的马来选票,而一个由如此的希盟所领军的政府,是难以稳定云云。

所以,这次补选的最大意义,其实主要也不在于哪一方输赢,而是它再次无情地展现出,在本地的整体政治对立上,国盟是明显地处于来势汹汹的政治攻势,而希盟(以至引伸开来的团结政府)则是处于防不胜防的守势。

不久前的6州选举也是如此,各界皆聚焦于国盟的表现,如看它能否成功夺下由希盟长期执政的雪兰莪的掌控权,而反之则极少人真正认为希盟夺下由国盟成员党执政州属不是一场美梦。后来州选开票时国盟虽然未能成就此成事,但也相差不远,赢获40%的雪兰莪州议席,令人刮目相看。

政治态度同床异梦

而这团结政府,结合希盟与国阵这对老冤家,又掌握了执政的优势,理论上是应得以更好地整合他们各自的支持力量,而得以更为壮大,但其实他们的内部政治态度可谓同床异梦,在很大程度上各走各的、各有各精彩,还不时漫天相互谩骂等,有时团结的意义看来好像也不很大。

至于对外方面,国阵传统的发展牌与希盟向来的改革牌,好像对于赢取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希望社会更为宗教化的支持者的成效也不大。许多选民根本不在乎经济增长等课题,而一味追求更为精神层面的事物。他们之中有许多之前可能也是巫统的支持者,但对于巫统选择与长时间被抹黑的希盟合作,也还是不敢苟同,所以转而支持国盟一方。

这是团结政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虽不能说是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但也还是不容忽视。

视频推荐 :

反应

 

要闻

刘华才:国会最大党 伊党壮大让非巫裔生畏

报道:廖梅芳

(吉隆坡30日讯)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认为,非回教徒和非马来人对伊斯兰党(伊党)的恐惧感源自其在国会中逐步壮大的影响力,尤其是目前伊党已成为持有最多议席的政党。

刘华才指出,伊党在过去数届全国大选中议席显著增加,从2013年的14席提升至2018年的18席,再到2022年的42席,成为国内议席最多的政党。

“伊党的壮大,让非回教徒和非马来人望而生畏。

“伊党创党至今不曾改变其要成立回教国的目标,无论跟哪一个政党或联盟合作,都是立场不变。

“伊党以前在希望联盟时,大家都不害怕,何以现在会怕?因为伊党的强大。”

刘华才在民政党总部的新春媒体联访上,畅谈国家问题、民政党今后的方向,以及在国盟的角色。

酒赌等课题没对错

刘华才说,禁酒、不能穿短裤、关闭赌场等议题,是大家以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来看待,伊党强调它和遵守回教教义有关,反之,非回教徒和非马来人则觉得它违反了人权。

“上述提到的也对啊,请问哪一个宗教鼓励你喝酒 ,哪一个宗教鼓励你赌博?哪一个宗教鼓励你要穿长裤?

“我是天主教徒,我每个星期日去教堂,教堂外面有穿着得体,不要穿背心进来的告示。

“所以,从伊党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错的,而且伊党也提到每个宗教都这样讲,但一些人却对自己宗教所要求的东西不感害怕,偏偏伊党出声就遭到抨击?”

此外,他提到啤酒公司为学校筹款的问题,指出民政党对此没有异议,但伊党则坚决反对。

他认为,这种差异反映了各群体在优先事项上的不同,例如回教徒倾向将资源捐给宗教场所,而华社则更注重教育支持。

他说,如果政府能够公平给各源流学校提供拨款,就不用筹款。

他指这是没有对错的,纯粹就是观点和角度的问题,所以沟通显得非常重要,还有包容性。

马来人支持率饱和

刘华才指出,国盟正在面对马来人支持率已达饱和点的困境,因此,非马来人的选票显得至关重要。

他说,民政党将以数据来向国盟点出这个事实,然后由国盟最高理事会去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刘华才指出,该党是根据几个补选的数据和投票率进行分析,并取得这个结论,即马来票已由国盟、国阵和希望联盟瓜分。

他说,3大阵营有各自争取马来票的强项,而国盟或许认为他们有能力争取更多的马来票。

“国盟也许不认同民政党这个观点(饱和点),但我不认为会造成盟党之间的不和谐,因为只是看法不同而已,既然看法不一样,就要以不同的策略去应对,所以最终就是交交由国盟最高理事会去讨论。

“有了决定,大家就往哪个方向迈进。”

民政确保国盟不极端

针对外界对国盟内种族和宗教议题的质疑,刘华才表示,民政党肩负重要使命,要确保国盟不会行事极端。

他坦言,这项任务艰巨,但民政党将继续推动包容性与多元文化的政治理念。

“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即使不容易和有挑战。不过如果人民不给予委托,党在国会没有足够议员,这个工作会变得很幸苦。

“我们可以扮演这个角色,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议员在做制衡的工作,这个角色会更有效。”

他提到,尽管国盟内的土著团结党、伊党及马来西亚印度人民党(MIPP)分别以种族或宗教为主,但民政党将继续推动不受种族与宗教限制的政治路线。

他补充,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尤丁也支持民政党提出的“推行任何宗教理念、教育或法令,不得影响其他种族和文化”的宣言。

刘华才认为,非回教徒对伊党的担忧源于双方沟通不足及视角差异。

他呼吁通过更开放的对话,增进彼此理解,以化解误解,避免对立情绪升级。

他最后表示,民政党将致力于推动跨种族与宗教的和谐合作,确保各群体权益在国盟执政下得到平等对待,同时不遗余力地扮演制衡与监督的角色。

“所以民政党要摆脱种族和宗教的政治论述,并不简单,但还是得做。

“所以民政党提出发表不论推行哪一个回教理念、教育或法令,都不能够影响其他的种族和文化的宣言,这些都获得国盟主席丹斯里慕尤丁的认同。”

更新政治论述  不谈种族宗教

民政党决心更新政治论述,不再谈论分裂马来西亚人的种族和宗教议题。

刘华才说,他和人民一样对国内驱之不去的种族和宗教课题感到极度厌倦。

他说,该党将回到创党的初心,党所要捍卫的东西,不要以种族和宗教为主,反之回到人民所关心的事项。

刘华才说,2025年,党有5大战略路线,以及关注8大重点议题。

他说,党的第二个战略是要人民团结 ,不再谈种族和宗教,反之要鼓吹以马来西亚人为傲的精神。

“第三是为所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不只是论述而已,换言之,我们要带头提出大胆的数据驱动和创新政策来应对现代挑战,再来就是要参与草根运动,跟非政府组织在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

“我们也会塑造对话的新平台,希望定位为一个善于倾听和行动的政党。所以我们会做好我们的制衡工作。

“民政党在去年的的党庆推介“Chaiyok Gerakan!”(民政加油)口号,今年是加油,再出发。“

刘华才指出,重点议题则是每一个马来西亚人民都在关心的,它将影响全民,不论种族,宗教和文化背景。

“其中一个就是要经济稳定,经济不稳定,什么都不是。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频密出国招商引资,希望能够看到真实成果。

“反对党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可以扮演很好的角色,而民政党一直都在推经济稳定,我们是在国盟执政的四个州属,即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和登嘉楼,积极的吸引外资。“

8大重点议题包括供全民的有素质教育、医疗保健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青年自强和创造就业机会、清廉和透明的治理、多元文化和国家和谐、数字转型及安全可靠。

国家发展失方向

刘华才感叹,当前国家和人民在没有方向的忙着,连过去捍卫选举干净和公平的净选盟都失去方向了。

他说,净选盟在2007年发起争取干净和公平选举的黄衣集会,最后一次的集会是在2016年,2018年改朝换代过后 ,净选盟好像消失了。

“可是我国的选举并未见得清廉公平。政府继续在选举中宣布拨款,换作是国阵这么做,净选盟必定已出声抗议了。

“选举制度也没有改变,政府继续使用资源和拨款来争取支持。18岁投票权的政策很好,可是这方面的工作还没完成。

“你要鼓励年轻人出来投票,告诉年轻选民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但这方面的工作好像没有继续下去了。一些团体好像是为某些联盟而存在,掌权后,团体就不见了。”

刘华才在分析国家当前的局势时,也提到当年反莱纳斯稀土厂的行动,过去政治上的敌人,如今在同一个阵线,以及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居家服刑。

他说,世界不变的定律就是世界每天都在变,所以改变已经不是选择,反之是必须要去做的。

“我在党内,每次都跟党员讲一定要变。维持现状很难,特别是在政坛里面,要再生存下去,就要做出改变。

“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不只是每个人都要改变 ,因为我看到整个国家里面每个人都很忙,不过是无头绪的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