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道德沦丧,诈骗横行/胡逸山博士

之前谈到一些本地人被诱骗到外国去进行诈骗勾当,从中尝试探讨这些人宁可为了“超高回酬”而离乡背井的背后因素,当然也“抽水”一下,借机批判本地极为严重的贪污腐败、官商勾结行径,认为正是这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示范,导致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心境颇为鼓噪,都想在最快时间内以捷径来赚大钱。

反正人家是被国际公认做出规模史无前例的窃国行为的(前)高官,都可以大言不惭地说“那有什么好害羞?”,那么,即使明知那是一种诈骗行为,但由于那也不过是造成小规模的伤害,又何尝不可呢?在长期以来,高层大吃特吃已经习以为常之下,一般民众当然也就有样学样了;当代的普遍道德理念看来已然被腐蚀到难以挽救了。

如笔者日前在机场赶飞机,办好了登机手续后便忙不迭地要走入禁区里,忽然被一人所拦截。此人不顾尚有起伏的疫情,整张“下巴与颈部戴口罩”的脸(实质上等于没戴,为笔者最为反感的)就凑将过来,微笑着声称是笔者的粉丝,经常看笔者的访谈节目、阅读笔者的文章等,把笔者赞得天上有、地下无。

笔者一方面要避开他那完全不顾社交距离的脸,另一方面又不想得罪粉丝——因为笔者到底没钱大力自我宣传,只好由粉丝们的口碑相告,有时甚至需与彼等自拍合照等——所以心里还在嘀咕着不知如何有礼貌地打发掉他。

不料当笔者如平时遇到粉丝时很公式化地递一张名片过去,并告诉此人笔者正在赶飞机时,此人话锋一转,竟然说到有幼儿正在念书,家境贫寒云云,总之就是在大庭广众下想向笔者讨钱!笔者对此等猖狂行径其实颇为恼火,很想大声谴责,但又要顾及公共形象,不便当众发作,为求脱身,只能丢下一句:“不好意思,我身上没现钱!”(笔者自疫情以来为求卫生,身上也的确完全不带现款,一切花费以电子付款解决),就转身冲向禁区入口了。

担心名片被滥用

进了机场禁区,笔者才松了一口气,心想不再被此人实体与精神上的骚扰,不过马上又后悔给了此人名片,上面有联络方式。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收到诈骗电话来圈钱,也希望笔者的名片不会被利用,借着笔者的名义来到处行骗。但是,这也就只能希望了,到底这是一个道德沦丧,越来越没有底线的社会,真个不知还有哪一些诈骗招术会被行使出来,大家可真要小心。

试想,此人或其背后的邪恶集团应该有在笔者身上做过一番调查,否则如何那么详细地得知道笔者从事不时需要面向大众的行业(政治评论)?而且看起来应该是一路跟踪笔者到机场,然后趁着笔者需要赶飞机的当儿来接触笔者,许是认为笔者会至少拿出一笔钱来打发他。顿然,笔者脑海中冒起当年朝鲜领袖的哥哥也是在本地机场大厅被暗杀的回忆。还记得那时笔者据理大力在国内外媒体上谴责该案的肇事者,其实心里也还是忐忑不安的,心想肇事者都公然那么高调地暗杀了,那针对有影响力的批判者,是否也会施以毒手呢?虽然只是联想,但也不寒而栗。

防人之心不可无

怪不得笔者之前听说香港有某著名超级大富豪,如有人向他索取名片,他给的名片只印上他的名字,完全没有联系方式,然后不知是正面还是反面竟还有印上类似“持此卡者不代表当事人”之类的卸责字样,以免“有心人士”拿着该张卡片借该富豪的名义到处招摇撞骗。笔者那时心里还想,需不需要那么夸张?但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在这各怀鬼胎的花花世界里,防人之心不可无。也许宁可得罪人,但也应该防止他人利用其名义诈骗。到底在一个从鱼头就已烂起的畸形社会里,是很难不人人自危的。而如此没有信任基础的社会,想要更上一层楼也就难上加难了。

反应

 

要闻

母亲的10万珠宝也没了 大学生遇电话诈骗损失近15万

(关丹1日讯)彭亨关丹一名大学生遭冒充电子商务平台人员和警员的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欺诈,损失金额高达14万7000令吉。

彭亨州总警长拿督斯里雅哈也奥斯曼今日发文告说,警方报告显示,该男大生(20岁)于1月23日接到一家声称电子商务公司的来电,指他在电子平台宣传的是违法商品。

该电话随后被转接至一名自称是警察的诈骗成员,对方告知受害人他参与洗钱活动,故要求受害者进行银行户头转账,以避免被捕,并承诺为受害人洗清刑事犯罪记录。

“受害者遂向3个不同的银行户头转账高达4万7000令吉。

“1月30日,受害者也被勒令将其母亲的珠宝(估计价值10万令吉)交给其住所附近的一名陌生女子。”

雅哈也奥斯曼指出,当受害人的母亲询问他珠宝丢失的原因及银行户头为何没存款时,受害者才惊觉自己被诈骗。

警方已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条文调查此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