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金砖银行的壮大与挑战/魏开星
金砖国家的新开发银行又壮大了!
印尼刚于今年1月成为金砖国家,总统普拉博沃3月25日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见面,双方讨论印尼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各领域的合作机会。
普拉博沃会后宣布,该国将加入新开发银行,作为印尼加强与其他开发中国家和多边机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措施。他希望加入新开发银行能够协助国家转型,并帮助印尼加速经济发展。
指望新开发银行减赤
目前印尼政府积极发展其金融网络,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却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来自美国方面的资金及援助支持遭削减的处境。这就是普拉博沃决定加入新开发银行的动因之一。对此,有学者担忧一是印尼因地缘政治风险付出代价,二是加入金砖及其新开发银行将使印尼与中俄关系不佳的盟友更为疏远。尽管官方强调此举仅代表该国积极与自由的外交原则,并不意味背弃西方国家;然而,学者提醒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新开发银行作为新的金融机构,还未像西方主导的现有金融体系那么成熟,其稳定性仍需时间验证。其次,特朗普政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后,印尼也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影响,最终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最后,特朗普曾多次警告金砖国家,不要试图以其他货币取代美元,否则将对其征收100%关税。作为金砖国家组建的新开发银行,在与美元的竞争中风险陡增。由此可见,金砖银行因印尼的加入而壮大,同时也面对特朗普政府的长臂管辖而挑战多多。
特朗普警惕美元遭威胁
美国作为全球霸权国家,其霸权体现在美元霸权、军事霸权、科技霸权、文化霸权及舆论霸权等等,其中若美元崩塌,其他的霸权均随之消亡。美元地位眼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根源于美国联邦政府累计财政赤字达到了历史高位的36.6兆美元以上,每年的利息支出达1.1兆美元。
特朗普意识到政府债台高筑将令世界对美元的信用产生动摇,于是便开始疯狂地加进口关税,以增加联邦政府的收入;同时,通过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大幅削减政府部门、公务员及其费用,以减轻政府开支,企图缓解财政赤字压力,给外界予美元所赖以支撑的美国经济实力仍然健康的印象。同时,美国政府千方百计地吸引外资进入,除了提振制造业外,也寄望增加美元资本账下流动性,以对冲庞大的贸易逆差。
特朗普在增强美国经济实力,对美元“固本培元”之余,也特别警惕竞争对手削弱美元地位的计划与举动。当金砖国家设想设立金砖币时,特朗普就以加征关税进行极限施压。
不知是俄罗斯有意给特朗普面子,还是准备不足,去年在莫斯科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外界原本意料俄罗斯会带头提出金砖币的设想供与会国家讨论,结果会议并没有涉及相关话题。
美国为了维持全球独大,对凡是构成威胁的对手均采取一切手段加以打压,这在历史上的日元及欧元遭遇的待遇已充分说明。特朗普曾公开表示:“欧盟就是为了占美国便宜而存在的。”欧元刚诞生不久,北约就发动科索沃战争,战火重临欧洲,欧元币值应声而落。
美俄走近对金砖不利?
特朗普政府誓要拉俄罗斯,改善美俄关系,此种事态对金砖组织会否带来负面效应?特朗普拉住普丁,除了针对中国之外,恐怕对于中俄参与的多边机制如金砖、上合组织及中俄伊朗等,也有拆散与离间之意。
在莫斯科会议中,原本以为俄罗斯会提出金砖币,结果普丁迫于西方的压力而放弃;现在特朗普再次威胁,不知金砖国家中,还有哪些还愿意与美国硬刚?
【灼见】基建狂魔:天堑变通途/魏开星

贵州平塘大桥(魏开星提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圆满完成对东南亚三国的国事访问。此访是在特朗普疯狂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展开。
中国与越马柬三国达成广泛共识,共同构建周边共同体,倡导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反对关税战、贸易战。中越、中马及中柬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其中均涉及到双边及多边的基建项目。如《中越联合声明》中指出,优先加快推进两国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
《中马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实施好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促进铁海联运、提升地区互联互通建设。
《中柬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发挥中柬铁路合作机制作用,共同制定柬铁路网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合作项目。
“基建狂魔”随处可见
中国的基建实力,不仅表现在协助发展中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及建造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跨境项目上;其国内基建也是推动几十年来经济增长、改变交通落后、环境闭塞的强大力量。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与投入,是根本改变中西部地区,实现数千万人脱离绝对贫困的根本保证。
中国“基建狂魔”一次比一次震撼世人,其形象也一次次被自己创造的纪录所刷新。这点在中国西南的贵州省彰显地淋漓尽致。百闻不如一见,笔者日前有幸参加香港资深媒体人参访团深入贵州多地,亲眼目睹在百万大山中的高铁、桥梁、隧道是如何将一个交通闭塞的省份,打造成“多彩公园省,湾区后花园”。
桥梁隧道成腾飞双翼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境内由超过125万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组成,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地貌的省份。在历史上,该省有“地无三尺平”的说法。就是这个被高山层层阻隔的省份,如今已建成高速公路8700多公里,从香港西九龙乘高铁只需5个小时即可抵达省会城市贵阳。一路向西,只见窗外一座座在喀斯特地貌中“长出来”的山头飞驰而过,满眼尽是青山绿水,脚下的路在桥梁、隧道中穿行。
贵州省的交通由“桥桥洞洞桥桥洞,洞洞桥桥洞洞桥”构成,其中全省有隧道2800多条,桥梁3万余座,世界级的高桥前100名有近一半在贵州。千姿百态的贵州桥梁,成为惊艳世界的靓丽名片。
笔者近距离观赏的平塘大桥,位于该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槽渡河大峡谷之上,是贵州南部的交通枢纽 。桥面到河面的最高桥墩达330多米,曾经创造了世界第一。该桥采少数民族特色服饰蓝白两色设计,桥墩造型优美,被称为“贵州的小蛮腰”。
平塘大桥的纪录很快要被另一座大桥所打破。今年6月30日,贵州的另一座跨越“地球裂缝”的世界最高桥梁——花江峡谷大桥将开通。此桥的建设引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西方媒体惊叹!有网民用“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锐减至1分钟”来形容这座桥的威力。
花江峡谷大桥桥梁全长2890米,主桥为1420米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面距水面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625米,几乎等同于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
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
交通状况的脱胎换骨,天堑变通途,给昔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予冲出地理困境、勇闯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底气与勇气。该省将全省的文旅发展定位为“多彩花园省,湾区后花园”,是针对两地之间的地理、文化、经济、社会等维度的差异性,进行产业互补。相信等贵州的这块文旅招牌被不断擦亮时,贵州人将从青山绿水中收获“金山银山”!
这一座座大桥、一条条隧道编织着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托起风驰电掣的高铁。它们在被周围省份包裹着的内陆经济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村村通公里、高铁站点星罗棋布,将促进省内产业联动,带动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外销、推动青年返乡创业……这一切都将令到贵州走出山旮旯,走向大湾区,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