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香港与新加坡的“比较优势”/魏开星

一场冠病疫情令全世界陷入社会混乱、经济停滞及生活乱套的状态。

新加坡作为在疫情仍然肆虐的阶段最早完全打开国门,国内执行近乎“躺平”防疫策略的国家,令人刮目相看。

日前有一份“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称,纽约、伦敦两大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保持不变,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排名全球第四。

消息出来后,香港大受刺激。香港素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排名仅次于纽约及伦敦。现在新加坡以一分之多跃居香港之上,意味着什么?往后“纽伦港”是否将变成“纽伦新”?

东亚地区的“双城记”及新港之间的“瑜亮情结”再次被唤起。冠病疫情袭来时,香港刚刚从2019年的动乱中走出来。转型期的香港备受考验,由乱到治、由治及兴,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信心有待于确立,香港的明天充满着挑战。新加坡咄咄逼人的态势,令不少人对香港的未来捏了一把汗。

其实,香港与新加坡拥有各自的优势,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新港两城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在哪?

新港“比较优势”之一:

短期看防疫政策

近期新加坡风头盖过香港,主要得益于防疫政策的放松快人一步;而香港由于与内地临近,难免包袱过重;香港还须为内地承当“外防输入”的重任。相反,新加坡就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它最早向全世界敞开胸怀,确实占了很多便宜。比如航空业,新港原本均为世界航空枢纽,疫情前航线与旅客吞吐量香港多次胜过新加坡。

然而,今年以来新加坡的航空载客量已达700多万人次;而同期香港却不及其十分之一。因此,从短期看,新加坡的防疫政策灵活性较高,开放度及步伐也较大,新加坡“比较优势”完胜香港。

新港“比较优势”之二:

中期看人才及制度

随着疫情的接近尾声,香港也急起直追。9月26日早上6时起香港入境检疫安排改为“0+3”,从外国及台湾地区抵港人士毋须在酒店隔离,也可乘坐公共交通离开机场。

这是往社会“复常”迈了一大步;在疫情可控之下,特区政府已开始着手研究“0+0”的实施时间表。

由此一来,除了与内地完全免检疫通关还需一定时日外,香港对外通关即将恢复到疫前的常态。这样,防疫政策滞后于新加坡的差距将很快会消失。

中期而言,香港与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争,就要看制度优胜及对人才的吸引力了。

有关制度与对人才的吸引,在签证便利性、生活方式多样化及气候温润等方面,香港长期比新加坡有优势。加上,香港紧邻中国内地这点,更是新加坡所望尘莫及的。

香港政府公布,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将于11月份如常举行,有200位金融界的领袖人物出席。行政会议成员及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表示,30名环球金融领袖巨头决定与会,反映他们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有信心。

新港“比较优势”之三:

长期看地缘政治

新加坡亲美,是亚太区的美国盟友,是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在中美竞争白热化之下,新加坡未必能在中美之间长期地完全地将一碗水端平、不选边站及做到不偏不倚。

然而,新加坡在中美两强中谁也得罪不起;否则,其国家利益将有损失。

反观香港,它是中国“前出”国际的桥头堡。虽然在中国与西方矛盾中香港可能不可避免地遭到波及,但是西方对香港的直接制裁也将投鼠忌器,因为西方在香港拥有庞大的利益。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香港较新加坡优胜的部分始终是背靠中国内地。在中国内地与西方打交道中,香港没有替代者。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东盟中国“10+1”对话机制等等,香港都是前锋的角色。

随着香港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最终获接纳,香港将更加深入地嵌入亚太区域经贸合作之中。由于香港是独立经济体,因此在中美关系紧张时,反而地位更加超然;与美国在印太的盟友展开合作时将更加便利。

为此,中国内地将更加依仗香港发挥其国家层面不便开展的独特作用。这就是“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涵义。

反应

 

灼见

【灼见】DeepSeek赢在格局/魏开星

自特朗普1.0时代开始,美国除了对中国展开贸易战之外,还在金融、网络、科技等领域对之“围追堵截”。

4年前,拜登上台后在对华科技战上更加变本加厉:筑起“小院高墙”,扬言“脱钩断链”,将上千家中国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拉进“实体清单”,加以“制裁”。

美方的盘算是只要在关键设备、要害系统、重点软件对华“卡脖子”,中国的科技进步将被滞后与拖延,美国的科技霸主将高枕无忧。

中国科技对外“秀肌肉”

然而,6年多过去了,中国高科技非但没有被卡死,反而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或全面或局部地追赶甚至超越对手。在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光伏能源、锂电池”全面碾压西方世界之外,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有意地向外披露了令世人惊讶的高科技成果。

比如,珠海航展中的机器狼、“虎鲸号”无人作战艇及“昊龙”货运航天飞机等等;又如,中国两大军工企业“成飞”与“沈飞”,都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试飞各自的第六代战机;以至于美军驻太平洋司令破天荒地“屈尊降贵”,声称要与中国“和平相处”。再如,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

特朗普开启2.0时代,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帜举得更高,将“美国优先”再次唱响,视象征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人工智能(AI)竞争为国运之战(“星际之门”Stargate),以此维系美国科技霸权。正当此时,中国的一家仅为140人的小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却给雄心勃勃的白宫、硅谷及华尔街泼了一大盆冷水,给中国人送上一份春节大礼包。

中美人工智能水平拉近

原来,这家公司只用了不到美国AI巨头一个高管年薪不到的训练费用,即推出与美国最牛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水平相当的模型DeepSeek R1;而且还完全开源。对此,除了业内人士被惊掉下巴外,全球各地各种反应层出不穷,不足为奇。

笔者觉得DeepSeek除了在技术层面创新外,在道德范畴赢在格局与胸襟。后者是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普遍高于美式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一个生动事例。

Meta的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认为,DeepSeek事件不应被解读为“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而是“开源模型正在超越专有模型”。此种观点明显是“盲人摸象”、显然是为本国同行的失败开脱与辩解。

DeepSeek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为何有完全开源及几乎免费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崇高境界?其背后是中国精神。因此,DeepSeek是典型的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道德水准更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双赢、和平共处,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集团对抗;关于中美关系,中方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等等。深度求索AI模型的“完全开源”与服务全球的理念,与上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名为OpenAI的公司恰恰不是Open的,而是闭源的。这与美国优先、白人至上、追求强权政治、称霸世界如出一辙。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中国公司赢了美国同行,如同中国赢了美国一样,其格局高下立判。

我们经常说,贵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怎么提不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是美国缺乏文化底蕴还是格局太小,相信两个因素都有。以至于,当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广受欢迎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却展开抵制、唱衰、抹黑、诋毁、诬陷、破坏,无所不用其极。

眼看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济于事时,拜登政府只好炮制美版的“香料之路”,设想与“一带一路”抗衡;不料,一场以巴战争令“香料之路”被扼杀在摇篮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