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香港发展的重点方向/魏开星

至3月31日止,香港新一届政府已上台执政9个月。李家超自担任特首以来,有两个口号叫得最响:一是“同为香港开新篇”;二是“以结果为目标”。

9个月来,从行政长官公开讲话的重点到外访地点选择,基本上可勾勒出本届政府有意引领香港未来(至少是5年)的发展重点方向。

方向一:为“石油人民币”探路

如今,香港的第一、第二产业几乎没有存在感;然而,唯独金融业是中国其他城市所难以替代的。所谓“国家所需,香港所长”,除了中西交融的区位优势外,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构成中国最具倚重的价值。

随着中国与西方关系,尤其是与美国关系进入恶性竞争,香港在国际金融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将更为显著。人民币国际化及在国际中地位的提高,更大程度上要依赖香港这个最大的离岸中心去完成。美国近年来与中东关系因石油进口的减少等因素渐行渐远,而中国因是石油天然气最大的买家在中东的地位迅猛崛起。

中国将在中东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对于推进以人民币而非美元结算石油交易十分有利。于是,李家超今年2月4日即率团访问中东,除了人民币之外,吸引中东资金投资香港股市与债市,为稳固香港金融地位而寻求外部支撑力量也是目的之一。

方向二:争取早日加入RCEP

当世界还在疫情之中挣扎时,香港最大的建制派政党——民建联于去年9月初派出3个访问团,分别访问印尼、越南与泰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名为“讲好香港故事”,实为香港进一步深入东盟经济腹地探路。

香港与东南亚的经贸联系、人员往来、文化交融由来已久;当内地还在封闭时代,香港就充当中国与东南亚的桥梁、中介角色;如今这种角色升级了:对冲美日的印太战略,与台湾的新南向政策一争长短,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等等,便是香港的新使命。

为了巩固香港与亚太区其他经济体的经贸联系,申请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必由之路。同时,随着香港更深入到东盟及澳纽经济生活中,香港与区内的另一经济体——新加坡的“瑜亮情结”将更为微妙。

3年疫情期间,因香港背负为内地“外防输入”的重任,以至于复常的时间点较新加坡来得迟缓,导致在金融业某些领域被后者赶超。3月23日,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纽约、伦敦、新加坡和香港分别位居指数的榜首、第二、第三和第四。

为抑制几十年来罕见的通货膨胀,美联储不断地加息,其副作用是导致像硅谷银行、瑞士第一信贷等机构出现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倒闭。近日市场盛传,众多储户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纷纷将存放在欧美银行的资金转往香港等地。这或许是香港与新加坡等地的“意外之喜”。机会随时都有,就看谁抓得住、抓得好!

方向三:科创中心要“内外通吃”

粤港澳统计部门日前相继公布2022年经济数据显示,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3兆元人民币。香港要搞国际科创中心,要利用联通世界的便利,为遭制裁的内地寻求向西方引入科技与人才的突破口。这是对外;而对内,大湾区则是香港发展科创中心的人才依托基地与市场腹地。

大湾区正展现大前景、大空间。若香港身在大湾区内而无法融入大湾区,等于“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大湾区之外的省份,眼看着大湾区这块“肥肉”而跃跃欲试。

譬如,为推动江西省加速融入大湾区、促进赣粤和湾区经济交融,粤港澳大湾区江西高校企业家联谊会筹备成立,并与粤深港澳等江西籍社团于日前联合举办首届“湾区·江右论坛”,为政商各界专家学者及企业家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论坛邀请到众多优秀企业家,分享他们的创新创业心得,希望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深度融合,促使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的快速成长,成为大湾区和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加速两地经济双向互动、双向发展、共同富裕的开拓者和榜样。

反应

 

国际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 广州白云机场第四跑道启用

(广州24日讯)新华社报道,广州白云机场第四跑道周四(23日)正式启用,白云机场正式进入四跑道时代,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

报道称,白云机场第四跑道长3400米、宽45米,飞行区指标为4E,满足大型E类飞机起降的要求。

启用首天上午8时,南航CZ6731航班平稳降落在第四跑道上,成为第一个使用该跑道的航班。

广东省机场集团表示,第四跑道启用意味着白云机场在提升航空运输能力、优化飞行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为航空公司优化航班编排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四跑道是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

扩建项目总投资537.7亿元人民币,包括新建一栋客运大楼、两条跑道、综合交通中心以及扩建2号客运大楼(指廊)。

扩建计划料于2025年竣工,预计白云机场每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380万吨。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