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3峰会齐聚东南亚说明什么?/魏开星

相信在国际关系及多边外交的历史上,发生在2022年11月中旬的情景应该是很罕见的:3场涵盖不同范围的国际峰会集中在东南亚或者说在东盟的三个成员国举行。

继11月10日和11日在柬埔寨举办的东盟系列峰会,15日和16日在印尼峇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之后,亚太经济合作论坛(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8日至19日在泰国登场。那么,这三场国际会议都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会议不同 主题相通

第40届和第41届东盟峰会11日在金边开幕,这是冠病疫情发生以来东盟国家领导人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议。东盟系列峰会的主题是“东盟共同行动应对挑战”。悬而未决的缅甸危机、疫情后复苏、全球粮食与能源危机、大国竞争——东盟眼下面临多个地区和国际挑战。中国总理李克强提前于8日晚抵达金边。他表示,期待相关会议聚焦发展与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

11月15日至16日,在酝酿了将近一年之久后,由印尼担任轮值主席国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峇厘岛正式召开,峰会主题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

这不仅是因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经济体领导人可以依靠峰会的契机展开双边与多边的外交,也因为2022年是“特殊之年”:今年很多国家调整了防疫政策;年初爆发的俄乌冲突让西方国家和俄罗斯陷入冷战后最为紧张的对立状态;全球经济陷入困难,通胀、加息、可能陷入的长期衰退成为西方世界各国政府的棘手难题……印尼总统佐科强调,G20不是一个“政治论坛”,而意味着“经济和发展”。 

秉持“开放、连接、平衡” 主题的2022年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于11月18-19日在泰国曼谷登场。泰国作为轮值主席国倡议以发展生物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来促进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国际舆论则关注在俄乌战争波及亚洲地区安全的背景下,与会领导人之间能否通过场外会谈化解全球地缘政治危机。

东盟为何能成国际舞台?

由此可见,尽管3场国际会议举办地点不同,涵盖的代表也各异,然而会议的主题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聚焦经济,共同发展。

那么,为何东南亚能成为世界政要讨论国际经济的理想舞台?东盟主办国为何能心怀东南亚放眼全世界?亚洲为何成为引领全球疫后复苏、重振经济的推手?

首先,亚洲尤其是东亚本身就是和平与发展的“乐土”。在欧洲陷入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美欧经济饱受通胀之困之际,亚洲特别是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却高居世界前列。今年第3季度,越南增长13%,印尼增长7.8%。

正由于东亚享受和平环境并不受战争波及,经济基础稳健、抗击外力能力强壮,在美元持续大幅加息的环境下,东南亚国家经济与货币不像1997年金融风暴那样被击垮。否则,今天的柬埔寨、印尼及泰国如何还有心思及能力举办国际大型会议?

其次,3场峰会的主办国排除干扰、聚焦和平与发展。围绕经济议题,探讨疫后复苏,主办国心无旁骛、目标明确。这也代表东盟作为地区的稳定器正在越来越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东盟峰会,西方媒体事前炒作南海争议、缅甸问题及人权话题,结果都没被摆上台面;G20期间,俄乌战场爆发导弹落入波兰境内的严重事件,美欧等大国试图大做文章,最后还是被东道国一一化解,峰会主题也未被带偏。

最后,中美两国的加持。G20正式开会之前,中美两国先来一场“大国元首外交”,谈的都是如何避免两强相争导致双方冲突、防止因大国冲突波及地区稳定及邻国遭殃。中美两国的这一举动及其成果,无疑是对亚洲特别是对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及发展的一种加持;同时也对峰会不离题获取指导性的效果。 

反应

 

财经新闻

变革创新助脱颖而出 商家应视东盟为共同市场

(吉隆坡1日讯)企业须认识到东盟市场的互联性,并采取区域性策略保持竞争力,特别是借助跨境贸易和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才能在充满商机的市场中获蓬勃发展,以及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贡献。

前上议员兼印尼大马商业理事会国际事务董事贾兹里阿尔卡夫表示,随着互联网普及、中产阶级的扩大,以及跨区域旅行和移民增加,品牌已不能仅专注于单一国家发展,而需视东盟等区域市场为一个互联互通的整体。

“随着东盟持续发展,拥抱变革与创新的企业将在未来脱颖而出。”

他在“自由今日大马”撰文指出,东盟地区的电子商务取得永续的发展。

根据Statista Market报告,到了今年内,电子商务市场的收入预计将达到1372亿美元(约6105令吉)。

此外,预计今年至2029年这5年内,年增长率为8.6%;到2029 年,市场规模料可达至1910亿美元(约8499亿令吉)。

“到2029年,用户渗透率料达40%。此外,预计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约为716.60美元(约3188.87令吉)。”

他说,以此类推,整个东盟地区的零售额也将取得大幅增长,到2025年,零售总额预计将超过23亿5000万美元(约104亿5750万令吉)。

“这一显著增长凸显数字市场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也说明企业适应这种动态环境的必要性。”

东盟跨境品牌崛起

贾兹里阿尔卡夫表示,东盟国家在文化和经济上的相似性,为打造统一市场提供了基础。

像Shopee、Lazada、TikTok、Grab和Temu等平台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能更便捷地在整个地区获得产品和服务。

“东盟地区的大量游客和移民期望在本国或区域旅行时,能体验到类似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这种互联互通促使消费者对熟悉品牌和产品的需求,进而创造了便捷的跨境消费体验。

“在大马,我们看到许多跨境扩张的区域品牌崭露头角。例如Kopi Kenangan、Richeese Factory和Bencoolen Coffee等食品饮料公司,以及Eiger Adventure和Buttonscarves等生活方式品牌,已经成功进入大马市场。”

他补充道,Eiger Adventure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开设了3家门店,包括一家旗舰店;Buttonscarves则在大马开设了6家门店,最新的一家位于吉隆坡市中心。Richeese Factory也在大马开设了70家门店。

“这些例子展示了跨境品牌扩张的增长趋势,这一趋势是由消费者对多样化和易得产品的需求推动的。这些品牌在大马的成功也表明企业通过进入区域市场可以实现快速增长。这一趋势不仅仅限于大马,也扩展到其他东盟国家,在这些国家,区域品牌正日益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东盟经济共同体利经商
数字科技促进跨境贸易

有利的政府政策和区域协议将进一步推动跨境品牌扩张。

例如,东盟经济共同体(AEC)致力于建立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允许商品、服务、投资、熟练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动。

贾兹里阿尔卡夫表示,这种区域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营商环境,帮助它们拓展本国以外的市场,进入更大的市场。此外,东盟经济共同体还促进了监管协调并消除了贸易壁垒,使企业更易跨境经营。

与不同国家消费者互动

“数字科技的快速采用,也在促进跨境贸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使企业能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并与不同国家的消费者进行互动。”

他说,这些数字工具为企业提供了关于消费者偏好和行为的宝贵数据,帮助它们定制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他举例说,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来识别特定国家的趋势和偏好,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优化供应链营运。

“鉴于这些趋势,我们需要在区域范围内重新思考零售和电子商务的营运模式。单一国家主导地位正受到威胁,跨境贸易的快速采用者将能利用东盟的经济规模和文化相似性获得竞争优势。”

他说,企业必须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在多个市场运营的复杂性。这还需要对当地文化、法规和消费者行为有深入了解,并具备创新能力,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