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中欧会打贸易战吗?/魏开星

欧盟委员会6月12日公布对中国电动车反竞争调查的初步结论,裁定中国电动车受惠于不公平补贴,7月4日起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最高38%的临时关税。税率因车厂而异,其中比亚迪的关税税率为17.4%、吉利汽车为20%、上汽集团为38.1%。而差不多一个月之前美国政府把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4倍至100%。

当华盛顿大幅提升对华进口的电动车、光伏能源、锂电池及半导体产品的关税时,外界解读美方的另一用意是引导其盟友跟随,尤其是欧洲。这实际上也是前一阵子拜登政府的财政部长耶伦满世界嚷嚷中国“产能过剩”所希望得到的效果。耶伦老太太的大嘴,还真有人买帐。除了欧盟之外,在此之前,土耳其也决定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40%的关税。埃尔多安连续执政3届时,其国内通货膨胀5月份接近75%,而一个月前的通胀率也将近70%。土政府加关税,难道不怕物价雪上加霜?

欧盟有自己的盘算

虽说欧盟似乎是美利坚的“跟屁虫”,但从对华新能源汽车加税这个动作来看,还不是完全抄作业,欧洲有其自己的“小九九”。美国拜登政府更多的是出于选举的考虑,“截胡”特朗普、讨好油车产业工人等等;而电动车的同行对此并不买账。譬如,马斯克。其实,通用、福特及克莱斯勒等三大汽车公司,不是在中国已参与电动车的开发、生产,就是在本土寻求与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合作。后者,如福特与中国电动车锂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在密西根州合资生产锂电池。

拜登政府的关税政策更多的是出于打压中国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的进步,并不十分在乎本土相关产业的发展,属于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先进,只有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一骑绝尘;同时,中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销售一年下来才区区万把辆。

而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与美国有本质的差异。一是幅度小得多,而且是“临时关税”,二是匈牙利及挪威等国不跟随,三是德国总理肖尔茨公开反对,四是本土汽车大厂不高兴,只有中小汽车企业欢迎,五是加关税的同时,多国多地表示欢迎中国电动车赴当地投资、设厂。

新能源在欧洲势在必行

欧盟已通过2035年禁售新燃油汽车的议案,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加上以环保为噱头的绿党及右翼政党在多国崛起,新能源必然更多的在政府政策中加大分量,并推动落实。欧盟议会最新选举结果显示右翼势力在议会中的席位稳步上升,重视环保的分贝将越来越被放大,这对电动车前景是有利的。由此可知,笔者以为,欧洲对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是危中有机,机会大于挑战。专家分析,即使在新的关税体制之下,中国出口欧盟的电动汽车仍有利可图;何况还有不止一种办法绕过关税壁垒,譬如,赴当地投资设厂,产品直接供应当地市场。

欧盟与美国对华态度最大的分野在于,后者与中国被视为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竞争关系,是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比拼,以至于白宫宁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倒过来都在所不惜。然而,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并非你死我活。虽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老欧洲,若被100多年前还被欺凌的东方贫弱国家赶超,内心的百般不情愿自不待言;但是它们眼前对中国的不满更多地在于,当俄乌交战时,中俄关系尤其是两国的经贸往来却获得较显著的提升。

中方未必会对等报复

有外媒6月14日根据中国官媒消息报道,中国企业已要求政府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对欧盟乳制品进行反补贴调查。此举被视为欧盟从7月起对中国进口汽车加征高达38.1%关税的报复。若果如此,可能加剧贸易紧张局势,中欧贸易战一触即发。

笔者以为,中方未必会在关税手段方面“以牙还牙”,导致两败俱伤;而会以其他方式寻求化解之道。因为,即使是美方将关税疯狂地飙升四倍,中方也没有采取对等报复的手段。毕竟,中国只想专注于发展自己,不想斗气。“和气生财”是中国的古老智慧。

反应

 

德国之声

人工智能美欧有别:美国优先还是安全优先?

(柏林30日讯)中国企业推出成本更低的AI模型DeepSeek,成为全球热点话题,也让人再次关注美国和欧盟对发展人工智能的不同路径。

“在美国,我们明显看到对用户安全的重视正在减弱,”柏林信息技术智库Interface的高级政策研究员丽莎·索德(Lisa Soder)说。

随着人工智能重新塑造产业和社会,美国与欧盟在如何监管这一技术方面的分歧日益加深。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能够自主完成曾经依赖人类智能执行的任务。这为个性化医疗服务和解决气候危机等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巨大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重大风险,包括就业岗位流失、技术偏见以及在监控等领域可能发生的滥用。

欧盟正在推出一套全面的人工智能规则,以确保用户安全和责任。而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放宽限制,并赋予科技行业更多影响政策的权力。

索德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正在改变美国对人工智能监管的态度,优先考虑国家安全和行业利益。

科技大佬成白宫座上宾

从特朗普第二任总统的第一天起,他和新政府对科技行业和人工智能的态度就已经显而易见。

在他的就职典礼上,特斯拉与SpaceX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以及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等科技界亿万富翁坐在紧挨特朗普家人的第二排。

同一天,特朗普撤销了其前任拜登颁布的一项行政命令,取消了拜登政府期间实施的多项人工智能管理措施和计划。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特朗普邀请了OpenAI、软银(SoftBank)和甲骨文(Oracle)的首席执行官到白宫,宣布了他所谓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在未来四年内,这项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超级项目将投资多达5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

“所有这些都将在美国完成,”特朗普向记者表示。

他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在180天内制定一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维持和增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

尽管这一政策的细节尚不明确,但普遍预计科技巨头将获得更大的自由以开发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这符合特朗普总体上放松监管的议程,同时可能降低公司在将这些创新融入日常应用时所需承担的风险责任。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