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论股

多元化和包容的力量/李兴裕

你是否思考过,拥抱多样性和包容性,如何成为经济增长和进步的强大催化剂?

如何带来强劲的经济和包容性增长,建立充满活力、有凝聚力和有弹性的社区,并打造敏捷、高效的员工队伍?

将我们不同的文化、语言、观点和经验,纳入规划和制定公共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各级决策过程的变革力量,是创建更加可持续和公平社会的核心 。

许多研究关注人口多样性对经济的影响,聚焦多种传播管道,从技能多样性、社会互动、创新网络、机构和公共物品的提供到信任、社会参与和冲突。

经济成功支柱

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多样性和包容性日益被视为经济成功的支柱。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团队通过各种公开讨论,带来不同的观点和新想法,这可以带来更具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式和创新,并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生产力。 拥抱多样性并确保每个人的声音在决策过程中获得倾听和重视,可以带来更可持续、公平和繁荣的未来。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倡议的昌明大马概念或“公民社会”,设想了一个相信人性和价值观的国家,放眼通过6项核心原则:可持续发展、繁荣、创新、尊重、信任和同理心,公平、公正和有效的施政。

安华最近表示,今年政府将聚焦拼经济,同时也更重视确保马来西亚的安全、丰富的文化和公众的语言能力。我国多元化传统和有凝聚力的多元文化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多元化的力量,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社会与政治发展的话语中,团结在一起。

联邦宪法中有几项条款的实施,反映了这个国家各族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宪法第8条款阐明,所有人都有权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而这旨在促进种族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拥抱多样性和包容性,在维持可持续性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促进增长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积极转变。

共享经济繁荣

首先,多样性是维持强劲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保包容性增长和共享经济繁荣。

虽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形成、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是综合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文化和性别多样性,以及对不同文化、宗教和语言的开放性,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水平的多样性,能更好地适应各种新科技和想法。

多项研究结果认为,政治不稳定和文化冲突可能会破坏经济制度与政策,并可能导致腐败和经济表现不佳。 过度的人口两极化,阻碍了经济发展。

充分作出贡献

其次,维持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经济,平等对待所有群体,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

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充分为发展作出贡献,公平分享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红利。

尽管如此,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充足的社会安全网,可以保护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群体,无论其种族和地域如何。

通过优化公共资源和收入分配,建立更好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有利于经济。

增强教育中心吸引力

第三,有凝聚力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竞争优势,并增强了大马作为国际教育中心的吸引力。

 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方法及研究与创新,可比美发达国家。 它还为我国的税收与外汇收入作出贡献。

我国教育领域的国际化,将为本地和国际学生带来好处和经验。 这包括促进种族与文化意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种族与文化背景,对多样性和挑战更加开放,以及增强批判性的思维。

吸引留住人才

第四,拥抱多元化和包容性文化的企业,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更广泛的人才。

高附加值的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过程,需要多维视角、创造力、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技术知识和战略规划。

因此,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可从不同种族、文化和性别的多元化劳动力中,吸引和善用最大的人才库,而非根据任何人的技能、资历和绩效来淘汰任何人。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多样性可以增强我们的经济,并使我们(包括企业)能超越竞争对手。 大马人掌握多种语言的能力和熟练程度,可以促进更好的理解,并为员工提供新的成长和学习机会。 这是吸引各国投资者来马投资的一个卖点。 例如,马来西亚与中国的文化相似,我国大部分华裔一般通晓3种语言(精通华语和多种方言),这是吸引中国投资的重要因素。

提高企业绩效

第五,职场上或组织中劳动力的流动性与多元文化,以及跨文化互动的增加,可通过带来创造力、创新和增强其他环节,来提高企业的绩效。

拥有不同观点和经验的个人或团队,在建设性的讨论中互动,可提出更好的想法和决策,并鼓励更多的创新和创造力。 在确保包容性的过程中,企业应制定适当的策略来创造归属感,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宽容、接受和尊重。

贸易全球化、劳动力适应性的增强、全球市场的扩张,以及对多元化员工贡献的认可,是促使管理多元化如何从新兴的跨文化主义或种族主义中受益的因素。 拥抱多元化和包容性的企业,通常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提供民族文化体验

第六,大马须利用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来推动利基和文化民族旅游产业,即广为人知的自然或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节日体验。

文化与民族节日庆祝活动及展示多民族遗产的文化区/村庄(如传统甘榜、唐人街、葡萄牙村和原住民聚居地)可带动旅游业并增加游客。在与各国旅游胜地一争长短上, 这些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独特体验,可以为我国带来一定的优势。

务实政策提高生产力

总之,我国需管理其多样性和文化包容性,以加强经济表现。 对多样性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引发社会冲突,并破坏稳定,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而非资产。

开放性和多样性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共同作用,是经济繁荣的关键引擎。

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是维持经济并使国家对全球经济更开放的基本要素。

政府和公共机构应采取务实的政策方针,做到公平、包容和认可他人,这将提高经济的包容、创新和生产力水平。

 

 
 

 

反应

 

灼见

【灼见】行动党走钢索路/林恩霆

民主行动党两位巫裔国会议员,即雪芙拉和谢瑞詹中选为中委之后,表示要协助行动党招揽更多马来党员。

对行动党而言,这是政党长远生存的唯一选择;但对于非马来选民来说,这可能就是失去政治话语权的开始。

从创党理念来看,行动党主张“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原本就以多元为核心价值。

然而,回顾过去数十年的政治实践,行动党在选票动员和议题设定上,实际上更侧重捍卫非马来群体的权益,特别是华人社会的关切,为所有处于马来群体对立面的课题发声。

正因如此,行动党也在马来社会中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被贴上“反马来人”“威胁马来权益”的标签,与“五一三事件”等种族冲突的阴影难以切割。

为推多元淡化立场

为了获得更多马来选民的认同,行动党不得不淡化一些传统上受到非马来社群支持的重要立场。例如,反对固打制、推动承认统考、主张教育与经济领域的去种族化——这些长期以来,都是华社乃至印裔社群对行动党抱持高度期待的政治承诺。

如今,为了避免刺激马来社会的敏感神经,行动党在这些议题上必然趋向低调,甚至有所让步。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策略调整将带来一定的代价。部分华裔选民,尤其是年长一代,可能因感到失望而降低对行动党的热情,甚至在未来的选举中转向其他政党,或选择弃权。

其次,若行动党妥协过多,华裔社会可能会产生被边缘化的焦虑感,认为在国家政策中已无明确代表,进而引发新一轮对小型激进华人政党的支持潮。

在这里,必须明确给予非马来社群一个提醒:行动党推动多元,虽符合政党利益,但却未必符合非马来群体在马来西亚政治氛围中的整体需求。

实际上,马来族群享受的是单元政党为其服务的待遇,而非多元包容的公正党。他们的主要政治力量,始终在巫统、伊斯兰党和土团党等单元民族政党之间徘徊。

绝不能放弃底线

因此,我国各族并未同步迈向真正的多元,其所选择的政党早已反映出现实。行动党若独自放下族群权益的旗帜,最终只会让非马来群体在政治上进一步失声。

所以,行动党在广招马来党员、努力建设多元形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一方面要向马来社会敞开大门,另一方面也绝不能放弃捍卫少数族群基本权益的底线。

唯有在多元与族群权益之间取得清晰而坚定的平衡,行动党才能真正走向“全马人民的政党”;否则,将面临两头不到岸的危险局面,甚至“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