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大马一家”更具融合性/洪东水

前卫生部长凯利认为,前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在任相15个月期间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历史将会对依斯迈仁慈。

这位任相时间最短的首相,最令人怀念的就是他“PKPP”个不停,他的讲词中经常出现许多PKPP的字眼。

他所提倡的“大马一家”倒是可以融合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力量,最终还接受反对党所提呈的和解备忘录。

“大马一家”的确能团结大马人民,即使当时身为反对党的希盟,与依斯迈有相当默契,而让反跳槽法令在依斯迈当首相时获得通过。

若不是依斯迈认同反对党的建议,第15届大选后将发生青蛙乱跳的情况,最终政局可就不一样了。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能任相,看来依斯迈居功厥伟,最终反跳槽法令阻止个别国会议员跳槽,只能政党集体倒戈。

国庆也难撇政治

无论是丹斯里慕尤丁或依斯迈任相,都无法在庆祝国庆日时获得各州团结一致的口号,希盟州属也是个别展现自己的庆祝国庆日方式,但“大马一家”却有包容性,而庆祝国庆日的方式依然在和平的情况下进行。

现今伊党对中央政府的国庆主题有意见,因为它有“昌明团结希望字眼”;虽然每个州属拥有权力来推动本身的标志主题,但这也显示大马人无法撇开政治,即使在国庆日的庆典上也是如此。不论是以前的希盟或现在的国盟,都无法体现热爱国家的精神,最终将因为政治思想的分裂,而无法团结在一起。

依斯迈任相时,在庆祝国庆日方面并没有发生太激烈的对峙,他任相也没有引起什么争议。

行动党精神领袖丹斯里林吉祥认为依斯迈任相是恶政的延续,但依斯迈任相时,大马当时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却达致8.9%,汇市没有像现在的凄凉,股市也飞黄腾达,超越1500点的水平。

搞经济可圈可点

虽然依斯迈的形象平凡,但搞经济还算可圈可点,可以作为将来政府的指标。

不论是“大马一家”还是“昌明大马”,都旨在提升大马人民的生活,但很不幸的,伊党所持有的政治理念,似乎有抗衡中央政府的意思。

其标志主题“繁荣马来西亚的强烈共识”也一样带有政治口味,因此也将会把人民之间的关系拉得越来越远。

虽然中央政府还有发展经济的空间,但若面对伊党所领导的州属无法展现良好的经济表现,中央政府的经济指标也将会被这些州属所拖累。

若是两个阵营都愿意像依斯迈任相时那样放下身段,政府与反对党也促进良好的关系,不至于变成势不两立的敌对阵营,并创造一个优越的经商环境,将为国家带来更美好的经济发展。

反应

 

言论

过着凄凉新年的老人/洪东水

许多人都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养儿防老方知父母恩。但如今的年代,年轻人对父母恩不再重视,只对自己的前程更加关注。

许多华裔年轻人除了通晓多种语文,更拥有一技之长,于是远赴外国谋生。既然孩子拥有创造事业的决心,父母也不会阻扰,最终孩子们纷纷为了开拓事业,离开了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这些拥有创造财富雄心的年轻人,认为在马来西亚没有他们开拓市场的机会,于是向外国发展,以寻求更佳的谋生机会,为自己寻觅更优质的生活。

有些年轻人在外国似乎受到重视,捞得风生水起,这让自己的父母相当告慰。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父母只有给予祝福。孩子不断把赚到的财富寄给老远的父母,也让父母感到开心与安慰。

有些孩子念及父母恩情,悠悠赤子心,浓浓故乡情,新年期间回乡探望父母,以便能一年回乡一次,重温家庭的温馨。孩子离开家园太久,父母一向来喜欢与友聚会,过着欢欢喜喜的日子。对孩子回返家园,却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让孩子觉得父母似乎对他们很冷淡。

长期疏远 产生隔阂

父母感觉孩子回来只是短暂的探访,朋友的激情绝对不可被冷落,于是时常不在家。父母为了各别的精彩生活,不愿意留下来陪伴孩子,可见远离家乡的年轻人还须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觉得父母似乎与自己变得很陌生,根本不像一家人。由于长期的疏远,让两代人产生了隔阂,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这些不愿意跟随孩子远赴外国定居的华裔老人,就是对外国生活有恐惧感,也离开不了熟悉的环境与亲戚朋友。若是孩子愿意趁着农历新年返乡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父母懂得珍惜,有些父母视孩子如陌生人,心中只有与友同欢共乐的画面,而忘记了回乡探望父母的孩子。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老龄化,新春佳节也只剩下一双或一个老年人。年轻的一代远赴外国,也没有回乡与父母共度佳节。

有些推说工作忙,有些说买不到飞机票,于是让期盼与孩子共度佳节的父母大失所望,只好过着凄凉的农历新年。

所以“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养儿防老仅是无法预告的说辞,有老伴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老人还是必须接受现实。

最凄凉的莫过于在老人院过农历新年的老人,这些老人“无依无靠”,似乎没有孩子接他们回家过年,还是他们都因为孑然一身,只能孤独留在老人院过新年。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也无法与家人同欢共乐,看来只有在老人院孤独终生,过着凄凉的晚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