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抹黑”非政治攻防正道/王介英

政党驰骋沙场,难免要有“政治攻防”的设置。但总该以“比业绩、拼建设”作为“攻防”的主旋律,绝不应以诬蔑造谣、“抹黑”政敌,作为“攻防”主轴。因为“抹黑”属于下三滥伎俩,乃小人行径,君子不为。



大马“变天”后发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怪事”,许多大人物排着队等着被审查、被提控。这边说是依法肃贪,为国锄盗;那边说是仗势清算,剿灭死敌。接着是渲染国债过兆,国家濒临破产,然后就“哭穷”、“赖前朝”、上上下下高唱“损人利己”的论调。一夜之间,巫统众领袖成为惊弓之鸟,党变成藏垢纳污之所,触目所见一片漆黑。只不知这是不是被“抹黑”的结果?我们又该相信哪一方的讲法?

有人对此深信不疑,还落井下石,在“法庭未完成审判”之前,就自行裁决定罪,当然也有人静观其变,存疑以待。

控了纳吉,控阿末扎希,现在轮到希山慕丁。希山慕丁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要求:“要查我,也应查敦马!”还有人提出另一个要求:“彻查槟州海底隧道!”

肃贪审查要一视同仁

诚然,进行肃贪审查、提控,没有人有异议,但要公正、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只针对反对党的政治人物!更不能乐此不疲,终日正事不做,经济不去振兴,只一味揭政敌之弊。因为这样做会被解读为“抹黑政敌”,剿灭巫统、马华,以求希盟从此一枝独秀!



经过这一番折腾,有人认为巫统已彻底“完蛋”,因此兴起“巫统怎么那么不耐‘抹’,一抹就黑”之叹!如此一抹就黑,“黑”到深入民心可谓“奇迹”;一炒就热,“热”到大街小巷人人信以为真,不必加油加酱已可令当事人变成“过街老鼠”,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更是千古“奇谈”!

过去火箭用“卖华”、用“Ya,betul”来唱衰马华、民政,虽然也一唱就衰,虽然相信的人也还真不少,但毕竟经不起分析,所以“不信”的也大有人在。无论如何,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因“抹黑巫统”可说是“政坛奇才”的“神来之笔”,是剿灭政治“死敌”的撒手锏,它不仅能一刀杀了“鸡”,还能起“杀鸡儆猴”之效,令明哲保身的一大批巫统头目,排着队退党跳槽土团党。

依笔者看,希盟这样做,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是对马来民族、对国家的形象造成重大的伤害,宜适可而止。士毛月补选成绩,或许能反映出马来选民对此的看法!

(作者为马大中文系前讲师、拉曼大学中文系前助理教授)

 

 
 

 

反应

 

雪隆

张天赐率队晤苏海利 商暴力追债问题

(吉隆坡15日讯)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拿督斯里张天赐日前率团队,与武吉阿曼刑事罪案调查局总监拿督斯里苏海利会面,以针对打击暴力追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因应近期频繁接获有关借贷者遭暴力恐吓及勒索的投报,他提出建议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307条文(企图谋杀)及第436条文(蓄意纵火)下展开调查,严正对付涉案者。

张天赐今日发文告指出,他昨日在马华雪州投诉局主任陈凯荣律师、法律顾问张朝盛律师及阿伦甘尼斯律师的陪同下,向警方移交了两宗相关案件的报案书,并详细说明案情及受害者所面对的威胁。

他说,这些暴力讨债行为,尤其是涉及抛掷汽油弹的事件,已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也对借贷者及其家属构成极大威胁。他希望警方能严肃看待,并速采取行动,防止类似案件一再重演。警方在会面中表示,将依据现有证据,从纵火角度展开调查。

另外,陈凯荣律师也借此机会建议,应重新检讨并修订1953年住家公开赌博法令,他认为该法令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环境与需求,亟需更新以反映现实状况。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