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弟子规》本身没问题/苏鸿业

这几天,《弟子规》是被热烈讨论的一个课题。十多年前开始,我国在大城小镇的华文小学开始推广《弟子规》,还有一些学校以校规式的规定小学生们执行《弟子规》的教条,那时我就觉得有一点儿不太对,但总说不出是什么问题。

我看过了很多次《弟子规》的内容,其实把这些教条放在清朝时期,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到了这个时代,已有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了,所以,如果真的要学习《弟子规》,内容还是需要理智的选择。



死记硬背行不通

各大城小镇所推广的《弟子规》教育,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要孩子们没有经过理解的背诵,我百思不得其解,背诵的目的在哪里?我念小学的时代,学校流行推广《三字经》,老师也是要我们死记硬背,没有深入告知其意义在哪里,仿佛只要背得最多,就是最好的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背诵这些“经典”,会让我们记忆变得更好,后来我觉得这没有什么根据,也不见其效果。

《弟子规》的推广方式,跟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是相抵触的。要朝向进步的教育时代,死记硬背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这一点应该是推广路上最大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学校老师规定孩子们见到师长一定要九十度鞠躬、要机械式的说一段长长的问候语、要求学生把鞋排得整整齐齐,这些其实不是不好,但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自然的行为,这些会变成表面上的形式表演,把学生变成机器的举动而已。我觉得如果真的要把《弟子规》当成品德教育的教材,教育的方式应该是和学生逐句讨论,再让孩子们独立思考,最后可以自行决定选择是否依教奉行。

另外,我认为《弟子规》在这个时代,也不是教育品德最好的教材了,这是一个权威瓦解的时代,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在我跟中小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觉得要让他们把一句道理听进去都有困难,现在要他们把540句道理背进脑海里并依教奉行,这几乎是天方夜谭。教育的方式需要与时并进,这个时候“父母责,需顺承”已不太适用,反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一起促成融洽的成长环境。“出必告,反必面”也不应该只局限于孩子,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学会交代的习惯。

教育方式应创新



《弟子规》其实还是可以介绍给学生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除了弟子规以外,学校应该同时让孩子认识其他古代名著,有更高文学素养的名著,当然教导的方式绝对有改变的必要,一定不可以让学生背更多的名著,而是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思考,这样才能在孩子都可接受的情况下教导品德教育。

这个年代,要让孩子吸收正确的价值观,我觉得是必须采用创新创意的教育方式,比如绘本教育、音乐教育、游戏教养等等,这些都是比较有系统化的教育,同时也渐渐在实际操作上看到正面的效果。

反应

 

东海岸

弟子规中心导师 莅叁娘善心老人院演讲

(直凉2日讯)弟子规中心导师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在岁末时刻到叁娘善心老人院举办“中华礼仪”演讲,以亲子团康活动来为2024年画上句号,再以《使命》、《五音療癒》来开启新的一年。

陈志伟与杜可盈经常到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讲解中华文化,免费教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效仿古人无私奉献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共有60名学生参与讲座,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陈志伟受访时说,这是世界大同的理想而办的活动,活动内容有传统作揖礼仪简说,礼的意义,在家礼仪是和谐之本。

他说,讲座也有谈到音乐养生之道,五音疗愈,多听轻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也有参观万姓祖先堂寻根,了解中华民族起源,孝道的传承和意义。

最后,活动也给参与者父母孩子一同制作香囊,把好运带回家。

叁娘老人院院长拿督叶玉梅感谢陈志伟及杜可盈老师一路来的付出,让家庭亲子关系更和谐,把正能量带给社会。

“叁娘善心老人院弟子规中心为志工老师开放,他们善用这里的资源,把中华文化贯彻予新生代,让社会更美好。”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