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合社区需求的房产发展计划/江振鸿

政府日前宣布将冻结4类房产包括购物广场、商业办公楼、服务型公寓及售价超过100万令吉高级公寓发展计划的申请,以舒缓商业房产供求失衡的问题。

其实房产供求失衡并不完全是由上述4类房产造成的。



纵观目前许多发展商在各大城市所推出的新房屋计划,除了豪华公寓之外,不少的所谓可负担房产及中级公寓的面积都是1000方尺起跳,房价也是从五六十万令吉起跳。

目前面对因房价太贵而在就业的大城市买不到房子大部分都是一些刚(或刚想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

因此这些只有夫妻小两口或一两个孩子的年轻小家庭是否需要如此大面积以致房价相对高的房子?

我想一间800方尺,价格却相对便宜的公寓对这些年轻小家庭来说已绰绰有余了吧。

当然在商言商,发展商也不是做慈善,因此并没这个义务去为人民提供廉宜的屋子,而也许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去了解为何大部分发展商目前都似乎没什么兴趣去发展800方尺以下的房产,但从逻辑上,在同样一块土地上,发展800方尺的公寓难道不是比发展1000方尺的公寓可以建更多的单位以出售?



一室公寓华而不实

此外前阵子也流行那种只有四五百方尺的SOHO及Studio型的一室公寓,价格虽然比豪华公寓及千多方尺的中级公寓便宜,然而又有多少年轻的小家庭会去购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一室公寓呢?

这些一室公寓只能让那些有钱的房产投资者受惠,买来出租赚取租金,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买不到房子的年轻人则只得继续租房子帮屋主供房贷)。

此外,不少大城市新兴的社区也涌现了不少店屋及商业中心的发展计划。

这造成了不少店屋及商业中心已店满为患,以致不少处于地点不太旺的店屋及商业中心出现十店九空的情况。

而不断涌现的店屋及商业中心更造成了两败俱伤的情况,即分散了附近原有店屋及商业中心有限的顾客人潮和租户,而这些被分散了的顾客人潮最终都无法让所有的店屋及商业中心受惠。就算一时幸运找到了租户,但那个租户的生意是否能撑得住仍是一个未知数的考验。

这些供求失衡及不合社区需求的房产发展计划浪费了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加剧了地价的爆涨;而地价的爆涨也更恶性循环地造成了房价的爆涨。

因此当局有必要从地方上的整体需求及情况,仔细审核所有房产发展计划的申请。

江振鸿

反应

 

言论

“D”级的安华政府/南洋社论

净选盟在“我们实现变革了吗?”论坛发布团结政府执政2年的期中考试成绩,对拿督斯里安华政府的成绩表现评为45.8分的“D级”,还判定安华的任相表现比前首相敦马哈迪还差,任期最短的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更被评选为表现最佳首相。

该组织是根据选举与体制改革、选举承诺、公民权利的提升,以及与前朝政府对比进行评估,对改革承诺与实际存在一定落差,而给出如此偏低的评分。

当然,政敌更是趁机猛踹,认为太不可思议了,还说要是由人民评分,那会是更糟糕的“E”。

其实益普索(Ipsos)发表过“大马人担心什么”的民调也显示,有越来越多人认为国家走在错误轨道,从团结政府执政初期的26%,飙升至2024年3月的47%。

因此,安华对这些情绪悲观民意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顾虑多多畏首畏尾

诚然初期通过协商凑合组成的团结政府,在政策设计,行动策略和路向选择上,会因面对党派分歧而使执政效率有所阻滞。

特别是因未获得“多数马来人的支持”,而削弱了团结政府执政的正当性,也使到安华顾虑多多,因内外交困,而变得只能畏首畏尾。

然而,民意嬗变,言者谆谆,却不能听者藐藐;安华要能正确应对外界的质疑,不要只为了安抚派残旧势力及宗教种族激化情绪而有所退缩,拒绝改革。

坚持多元廉正用贤

因为推行改革新政,就是追求大利,要是面对标榜以马来主流民意为旗号的国盟恣意阻扰,团结政府过度讨好狭隘的民粹,最后终会被反噬。

要知道今日的社会现况,其实是昨日政策的滞后效应,任何政策实际效应的释放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执政任期一幌过了2年的安华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抓紧时机,不能再有优柔寡断。

只有果敢而不畏其难,加速推动结构性的体制改革,坚持多元,廉正用贤,弃绝谬误邪说,让人看到团结政府在任内有所成,才能摆脱“D”级之困的差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