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想再听何不食肉糜/梁仕祥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或许已有不少人听过,但容我在这里再讲讲:中国古代晋朝有一个即善良又天真的皇帝,名叫晋惠帝。有一年国家发生大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只能吃树皮,甚至易子而食(交换孩子来吃)。

消息传到了宫中,晋惠帝听完大臣的启奏后,很是不解,就问了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饿了没米饭吃,为何不吃肉粥呢?)

后世就用“何不食肉糜”来形容不知人间疾苦的大户人家,对贫困者的情况妄做评论。

在西方也有类似这种说法的古代典故,传说有一名法国王后曾说过:“如果人民没有面包吃,就让他们吃蛋糕吧(Let them eat cake)”的惊人话语。

漠视民困缺乏同理心

“Let them eat cake”这句话,也被后世用来形容那些漠视民众困境、缺乏同理心的当权者。

生在马来西亚,也经常听到高官或政府单位发表这一类言论。说实话,听了是有点火冒三丈。例如最近就有社区传播局(JKOM)在社媒发布生活开销资讯图,该局竟声称一家四口每月厨房开销只需391令吉,其“离地”之程度,不亚于晋惠帝。

另外,财政部副部长最近也呼吁民众自愿缴纳公积金,因为体面的退休生活需要至少24万令吉存款。

他说,上述预测是根据一个人在55岁退休后,以每月消费1000令吉维持20年来预算。

虽然呼吁自愿缴纳公积金的方向是对的,但副部长是否知道,现在隆雪地区,很多小家庭甚至单身人士的每月伙食费,已经不止1000令吉了?更别说还有每年的通货膨胀、令吉贬值等因素,10年后的每月伙食费,只会有增无减,说不定会突破2000令吉!

恳请政客们不要再这么“离地”,走出舒适的办公室去视察真正的民情,了解一下柴米油盐现在的价格行情,才能做出正确的经济预测和政策。要不然也可以闭上嘴巴,不要再发表无知的言论,免得自己和政府的支持率节节败退。

反应

 

言论

学蛇一般投资/梁仕祥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我们也即将“送龙迎蛇”。回顾过去的龙年,你过得如何?对于广大的马股投资者来说,龙年的股市表现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虎头蛇尾。

2024年上半年,人工智能(AI)和数据中心主题的股项引领了一个小牛市,富时隆综指突破了1600点大关,股民们一度如沐春风。

然而,进入2024年下半年后,市场风云突变,先是在去年8月出现了“黑色星期一”,随后特朗普再次担任美国总统,对新兴市场产生了新一波冲击。

到了2025年1月,龙年的最后一个月,由于拜登在卸任前下令限制AI芯片销售,这一举措令马股市场,特别是曾因数据中心建设消息而大涨的建筑股出现了大幅回调。

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对于即将到来的蛇年,投资者应如何应对?我们不妨从蛇的特性中汲取智慧,灵活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1. 精准捕捉猎物,静待最佳时机

蛇在捕猎时会静静观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必中。在投资中这意味着:

- 深入研究市场:像蛇一样,投资者需要细致分析市场动态、企业基本面和技术趋势,避免盲目跟风。  

- 耐心等待最佳时机:不要因市场短期波动或情绪变化而做出仓促决策,应该关注价值洼地或增长潜力,精准选择投资时机。  

- 制定清晰目标:每次投资前明确自己的目标,如收益率和风险偏好,确保所选标的符合预期。

2. 冷血:理性克服情绪  

蛇不会因失败而沮丧,也不会因成功而松懈,保持冷静和理性。在投资中,冷血意味着:  

- 控制情绪:避免因恐惧(下跌时盲目抛售)或贪婪(上涨时追高)而做出非理性决策。  

- 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事先设定止盈止损点,避免市场波动时做出随意调整。

- 数据驱动决策:用数据和逻辑指导投资决策,而不是随市场情绪起伏。

3. 滑溜: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蛇的身体极为灵活,能迅速适应复杂环境。投资中,这种灵活性表现为:  

- 动态调整策略:随着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组合,避免固守不适应当前市场的策略。  

- 多元化投资:像蛇自由穿梭于不同环境中一样,投资者可以分散资产于不同领域(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或市场(如国内与国际)。  

- 果断止损:投资出现错误时,不拖延、不恋战,应迅速退出,减少损失。

像蛇一样,投资需要精准的洞察力、冷静的理性、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只有在这三点的指引下,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稳步前行,抓住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

最后,祝愿大家在即将到来的蛇年里行大运、财运亨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