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是我们杞人忧天/黄天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爪夷文不是一种“语文”,而是一种 “文字”(alphabet/tulisan jawi),是一种从阿拉伯文字演变而来,用来书写马来文的文字。

今天你去吉兰丹,路上很多的商店招牌都写着爪夷文,其实读音和我们所知道的马来语发音大致上是一样的。当回教传进马来半岛时,马来语开始引用阿拉伯文字来拼写,慢慢的演变成了今天的爪夷文。



我曾经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三个学期的阿拉伯文,并考试。成绩当然是勉强过关,可是现在除了alif、ba、ta 还有一些文字之外,所学到的东西所剩无几。

应是选择非强制

大学的时候,一边学习阿拉伯文,一边在“靠北”为什么我们非回教徒学生需要花时间在修读阿拉伯文,因为我们毕业后并不能在回教法庭执业,而且每个期末都还需要考阿拉伯文并算入我们的成绩内。没错,学多一种语文可以是一种优势,可是它应该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强制性的。

回到爪夷文“鉴赏”加入华小国语课本内的课题,我的态度是从积极转为消极的。第一,如我所说,学习多一种文字或甚至是一种语文,都是好的,就如我们也常鼓励友族学习中文一样,多为自己增加优势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可是,我们并不会强制他们去学习中文、逼他们体验什么中文“趣味教学”,更加不会逼他们在任何科目里鉴赏优美的中文字大中小楷(就算是美术课)。



第二,它的篇幅的确不多。但是,今天教育部(希盟执政的)没有办法保证爪夷文未来不会从“鉴赏”慢慢的变成“必修”、然后接下来变成“必考”,副教长还说“未来有赖大家相互监督”才能避免“必考”的发生。那我只能弱弱的问一句,那人民选你们做政府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帮人民把关吗?

再换另一个角度,如今中文路牌在希盟执政之下必须拆除,但另一边厢地方政府却容许爪夷文路牌,那可不是双标准吗?华社不怕学多一种语言,可是担忧这将引发一系列骨牌效应,包括当国阵执政的彭亨州提出强制性在商业招牌上加上爪夷文的同时,希盟有如和国阵竞争“谁比较能维护马来文化和回教”的趋势。后果是我们的国家只会越来越单元、越发是陷在种族和宗教课题泥沼当中走不出来。

所以,不是我们杞人忧天,而是我们居“不安”思危,但好像有者只关心其他族群的“不安”,而华社的不安则一概是在“筑墙”。

马华民政也请你们闭嘴,这个烂摊子是你们2016搞出来的,所以你们没有资格批评,谨此。(作者为执业律师)

编按: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日前在面簿上说,教育部在2014年至2016年修订课程时,已把爪夷文书法介绍列入小四马来语的趣味语文教学。

反应

 

政治

魏家祥出示报道证据 “火箭怂恿巫统踢走马华”

(巴生6日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点名行动党,就是一直怂恿巫统要把马华踢出国阵大家庭的“外人”,并出示2024年1月9日行动党副主席郭素沁一则“马华最好退出国阵”的国文新闻报道,证明所言非虚。

他昨晚出席马华巴生区会主席兼多媒体娱乐集团董事经理拿督林文祥的拜天公庆典时受访强调,他所指有“外人”要巫统把马华赶出国阵,乃是有根据的说法。

“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叫我们出去的新闻报道’,早在去年1月就有了,我还发给副首相(国阵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一些事情他们(行动党)对马华不高兴,就直接叫巫统把我们踢出去。”

对于阿末扎希日前重申巫统绝不会开除马华,魏家祥表示,马华当然知道巫统不会这么做,但问题不在于马华,而是行动党不断在说三道四。

他向记者出示关于郭素沁的新闻报道指出,这绝对不是他在无中生有。

“不时你都会听到一些言论,主要的人今天讲‘不关他的事’,但当年的确是你评论的。”

询及阿末扎希的发言,会否形同向马华派发“定心丸”;他认为,各别政党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都必须加倍努力做得更好,尤其是自力更生。

他强调,政治没有捷径,马华还是要重新找回支持力量且做得更好,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对于阿末扎希有否针对其发言,而私下约谈了解;魏家祥披露,他们都经常见面,有时一周见三几次,大家都已司空见惯。至于阿末扎希有否向他了解为何会这么说,他回答:“他都知道啦,不可能不知道。”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