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不谙国语 自己吃亏/江振鸿

持新加坡永久居民身分的我国华裔女士,日前带女儿到柔佛移民局更新护照时,由于不谙国语而遭到官员刁难,甚至拒绝为女儿更新护照。

首先,在此事件中,相关官员似乎只是要求事主14岁的女儿,以国语回答本身的岁数,可见得有关的官员其实并没有对国语掌握能力做出苛刻要求。

这个区区岁数的问题,比起当我们到美国大使馆面试申请签证,大使馆官员所提问的问题;或一些欧美国家关卡人员以审判式语气要求我们解释入境理由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然而不少人却似乎不觉得这些是一种刁难?

漠视问题令人心寒

而在马来民众眼中,这起事件恐怕将加深了华人不会国语的刻板印象,更是加深了友族对于多元流教育尤其是华教,是不利于国家团结的误解。这将不利于华教的未来发展,包括承认独中统考,也将遥遥无期。

此事件中,最令人心寒的事,不少华裔网民竟然并不觉得身为公民,不谙国语有何不妥。

我国华裔多年来在两岸三地华人圈子眼中的精通多种语言天赋,到了这一代是否都将失传了?

且不再赘述学国语是身为公民的义务与责任这些陈腔滥调,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少华裔不重视国语的学习,难道不是觉得国语没有经济价值?

记得20年前,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不少外资厂商进驻中国。精通中英双语的不少我国华裔从中受惠,纷纷前往中国“淘金”,因为这些外资厂商需要不少技术及管理人员在工厂公司运作方面,能充当欧美总公司与中国同事、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桥梁。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新一代已开始能讲得一口很溜的英语,我国华裔前往中国“淘金”的优势,逐渐消失。

然而庆幸的是,风水轮流转,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开始往外拓展投资,尤其是与中国贸易关系密切的我国。

这些想要开拓以马来人为主的我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恐怕是不会聘请连一句马来语都不会说的本地员工,更不会聘请无法与政府官员有效沟通的本地员工出任在公司未来潜能无限的开荒牛,因为身为开荒牛,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是免不了的。

学多种语文不吃亏

也别忘了人口过亿的东南亚大国印尼,早已非夕日的吴下阿蒙,而印尼通用的国语印尼文与我国的国语马来文是非常相似的,因此,只要掌握好国语马来文,基本上已可在国土辽阔的印尼走天下。

所以,人学多一种语言,总是不会吃亏的,更何况那是我们可以轻易从学校中学习的国语。

别忘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有远见的友族同胞进入华校就读,我国华裔如果仍在故步自封,不久的将来我们比起其他友族精通多种语言的竞争优势,恐怕也将逐渐消失。

反应

 

言论

调薪非问题,人数是关键/江振鸿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劳动节宣布,公务员将在今年12月迎来至少13%的调薪。

首先,在感观上,相信不少民众对此是持否定姿态的,因为正当政府声称财务紧张,要改革补贴制度(意即不少不符合“资格”的民众将不再享有一些补贴),然而政府转个圈却又如此大手笔为公务员调薪,让人有一种从我口袋拿钱丢入你口袋的不悦感觉。

更何况所谓树有枯枝,人民平时与公务员接触,难免会遇到服务态度不好或办事不利的公务员,以致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之下,自然不忿这些表现不好的公务员也获得加薪。

公务员的加薪及退休金问题,之所以会引发热议,只因为我国的公务员人数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加薪并非一次性的花红或奖励金。

公务员在获大幅度的加薪后,意味着每个月政府都得为这个调薪买单,也意味着这些公务员日后升职或退休后,其升职的加薪及退休金也将跟着水涨船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所以,以常理度之,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削减公务员过多的人数。

当然,这并不是直接裁员,而是减少公务员的录取,在现有公务员离职、退休或任内逝世后,不获填补,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公务员人数自然会减少。

其实,当局已似乎不自觉间找到了减少公务员人力资源的方法。

更换路税自动贩卖机

我数月前去了一趟陆路交通局更换路税,才出乎意料地发现原来当局竟也与时俱进,搭上了自动化的列车,设立了更换路税的自动贩卖机,因此,民众从此要更换路税,已不需去柜台排队。

所以,如果这种类式更换路税的自动贩卖机在政府部门普及化,所节省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可观的。

此外,如果我国的经济及经商环境获得改善,私人工商界发展腾飞,外资涌入,私人职业市场将出现足够的空缺以吸纳每年的年轻毕业生;而教育改革,更是能让大专毕业生的技能与职业市场的需求匹配,不会出现如现在般,一边有不少大专生找不到工作,而一边厢却有雇主找不到人才来填补空缺。

届时,公务员就不再是大部分年轻毕业生就业的唯一途径。

只是,多年来,要减少公务员似乎都是民间的独脚戏论述,当局似乎从未正式表态过立场及付诸行动。

不晓得当今政府是否有这个政治意愿,去解决公务员人数庞大的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