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两极化的中国/潘政麟

冠病疫情可说是21世纪最大的黑天鹅。它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人民的生活等等。

中国在早期表现良好,迅速控制疫情。当时欧美的躺平策略则被世界所谩骂。然而随着时间的持续推进,人们意识到或许只有跟病毒共存才是唯一的道路。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选择与病毒共存,目前或许只有中国唱反调。

在坚持清零政策下,中国最近可谓“不太平”。许多城市开始爆发“抗议”,不少中国人都走上大街希望解封。实际上这个问题,城市与乡村的思维差距相当巨大。

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有贷款和生活压力。封城期间,他们也要还贷。没有收入对他们而言是致命性的打击。相比中国的农村,封锁与否对他们影响不大。

城乡封锁差距大

许多中国农民月收入大约为1000人民币(约630令吉)。农村实际上有许多都自给自足。平时吃的粮食、蔬菜、肉类都是自己种、养的。而且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定距离。这就导致病毒相比于城市,更难在农村传播。

封城期间,农村人们日子一样过,不必为了生活压力或贷款而烦恼。这些导致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对于封锁的意见不一致。

农村的教育资源一般上没有城市来得好。在城市上学,可以接触到比较好的老师、硬体设施等,能够看到比较不一样的世界。

在乡村学习,只能接触到冷冰冰的课本。某种程度上,他们只能接受来自课本的知识。城市则不一样,网络、设备等非常发达。况且大城市有许多家庭都会每年固定到国外旅行等等,接收到的资讯就不一样了。

世界杯看外国情况

近期恰逢世界杯,中国也有转播世界杯球赛。这让中国人们看到了国外目前的情况。从转播中,中国人可看到国外人们不戴口罩“群聚”看球。这对中国城市的人们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不平衡。

农村村民看了则未必如此。首先他们平时就鲜少戴上口罩。毕竟人口密度低,而且也少有官员严格监管戴口罩。

如今中国正处于分水岭,到底是开放,还是坚持封锁政策?这对中国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近期跟本地人简单交流,他们都跟我说中国真的如外界所说,或是所相信的倾向于开放吗?这还真的不好说,因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看法可以说是非常分歧的。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免签吸引韩游客新春游 到上海朝圣韩国历史

报道:平浩东

中国免签政策促使韩国游客春节期间涌进,人数翻4倍多,位于上海的韩国独立运动临时政府旧址及周边景点,成为打卡热点。

90亿人次的春运迁徙大军中,很多是国内旅游的旅客,也有不少国际旅客乘着中国开放签证之便,加入到春运人潮中,来一场充满“年味”的“中国游”。

而对于今年韩国旅客来说,春节假期赴上海旅游已成潮流趋势,在中国人紧密回乡之际,韩国访华旅客预料将形成另一波春运浪潮。

春节韩游客暴增452%

根据携程数据预测,韩国入境游订单量在春节期间将同比增长452%,而12月上海浦东机场进出境的韩国旅客已超13万人次。

记者向上海高铁站工作人员问询求证,得知因为来华旅游的火热,韩国人今年也要趁着假期参与中国的春运抢票了,从上海去周边城市旅行,但因为韩国人搞不懂“12306”铁路售票系统,会找旅行社或者中国的朋友帮忙抢票,他们之后会持韩国护照上车,堪称韩客加入上海春运大军。

上海黄浦区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静安区的静安寺和徐汇区的武康路等地标路段则是首选热门打卡地,黄浦区的中共一大会址和新天地购物中心也是中外游客经常参访的地点,临近上海的杭州、南京等地也将迎来密集的韩国旅客。

《亚洲周刊》记者观察到,临近春节,上海这几处地标来往旅客人流量较大,为安全起见,已有交警和安保人员开启限流管制。

工作人员惊讶韩客暴增

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亚洲周刊》记者从现场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韩国人,没想到这里会成为人气爆棚的热门景点,而目前来玩的韩国人主要集中在周六日,团体游和个人游都有,工作人员预计在春节长假的时候,来这里旅游的韩国人会更多,他们肯定要加班加点了。

现场的中国工作人员能够使用纯熟的韩语介绍价格和游玩注意事项,一张门票价格20元人民币(约12令吉),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和现金支付,而在场的韩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多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购票。

有许多韩国游客愉快地在门口处的临时政府牌匾处拍照合影,上传IG等社交平台,持续为此地引流。

陈列抗击日本侵略者照片

旧址分为上下3层,陈列了韩国独立运动家金九、李奉昌等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照片事迹,以及他们居住过的临时政府办公室和要人宿舍,保存完好、全面,皆有中韩两国文字介绍。

来此参观的韩国人群年龄和群体不等,有年轻夫妇一家三口来玩的,韩国妈妈还指着墙上的李奉昌肖像,认真仔细地给孩子讲述抗日历史;有穿着时尚的年轻情侣和大学生慕名来此打卡的,显得骄傲和自豪;还有岁数偏大的中老年人,他们看到临时政府标识和抗日事迹时,则表现得较为严肃。

在旧址出口处有留言簿,韩国游客留言多为“大韩民国万岁”、“感谢韩国独立运动家”、“感谢你们的牺牲”之类。

现场一位金姓韩国大叔还用半生不熟的中文,热情地邀请记者去他的老家济州岛玩,他表示中韩免签政策非常利好两国人民来往。

韩独立建国从上海发轫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一大会址也在附近街区,作为中国革命的发祥地和红色精神座标,许多韩国人看完韩国旧址后,也会慕名来此打卡拍照,感叹100年来中国进步之快。

免签政策让中韩两处历史会址在现代化的上海神奇联动,成为连接中韩两国人民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精神归处,同属亚洲的两国建国史竟然都从上海走来,各自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曾经的峥嵘岁月难忘,而今中韩游客们的欢笑,则是历史发展的最好注解。

上海有名的新天地购物中心也在此处,韩国人在看完中共一大会址后,热衷来到这个商场购买潮牌和奢侈品箱包,享受中国的美食和上海咖啡,比如海底捞和烧烤店,消费能力非常强。

上海本地人来此,也会抱怨自家的商场竟然被外国人挤爆了。因为韩国本土水果昂贵,韩国人在吃自助餐时尤其喜欢吃中国的西瓜、橙子、青提子、草莓,经常摆满餐桌。

记者发现,路边水果店20块钱一盒的草莓也被路过的韩国旅客疯狂购买,但同样水果在韩国本土的价格会贵3到5倍。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