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国一带一路面对阻力/潘政麟

一带一路是中国拓展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除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仍没有发展,因缺乏资源、科技或者是人力等等。

随着中国的国力日渐强盛,中国开始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对中国而言,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在此背景之下,一带一路诞生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却面对了许多阻力。

印尼在近期叫停了国内的高铁建设项目。该高铁项目实际上也是一带一路计划的一部分。东南亚国家整体而言相对亲中。

中国对于东南亚的地缘影响力,相对于美国及其他国家来得巨大,这也导致东南亚国家有许多一带一路项目。

印尼是东南亚大国,叫停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项目,对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布局,可说是相当大的打击。马来西亚则因大选之后,更换政府而叫停了些许一带一路项目。

重新谈判解决方案

冠病疫情席卷全球,为全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许多国家也因此有财政压力。疫情之前,许多财政不乐观的国家就跟中国借钱来发展一带一路项目。

疫情的爆发,让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在2020年末左右,许多国家就发生违约状况,即所谓的坏账。面对这么多坏账,也让中国不得已重新谈判或是商量相关的解决方案。

虽然疫情过去了,但俄乌冲突让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为全球带来另一个问题,即通货膨胀。

许多国家的通胀率突破新高,例如阿根廷2022年11月的通胀率将近100%。许多经济情况不好的国家也或多或少出现通胀问题。

通胀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恐怕只会让该国的经济每况愈下。这也只会为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增加阻力。

欧美国家持续抨击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认为这是中国让其他国家陷入债务陷阱里。许多国家在冠病疫情后,债务都持续增加。未来有一天可能就没有能力继续还债了。

借钱发展透支未来

中国人民此前也在讨论相关问题,认为国家的钱不应该这样打水漂,但不知中国后续如何处理这些违约的状况。

过度借钱发展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实际上是透支自己的未来,让现在得到发展。但这些发展是否会带来正收益还是负收益,还不好说。

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是好的,帮助其他没有能力发展的国家,为其提供资源、科技或是人力来发展经济。

中国想要很好的推行一带一路,就需要相对好的经济状况,亦或是国力。然而在大环境如此恶劣之下,弱国没有能力自保,只会越来越弱。

反应

 

国际

春节假期将结束 港珠澳大桥人车量创新高

(香港2日讯)中国春节假期接近尾声。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单日客流和车流量在年初四(1日)同创新高。港珠澳大桥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指出,珠海公路口岸2日可能出现旅客、车辆集中返程高峰。

据香港商业电台报道,大桥边检站数据显示,大桥年初四单日出入境客流首次突破17万人次,是连续两日创新高;车流首次突破2.5万辆次,创下口岸开通以来的单日最高峰。

港澳北上热潮持续

除夕至初四期间,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境车辆,超过9.5万辆次,按年增长35%,其中港澳单牌车6.9万辆次,按年增加40%。

港澳居民“北上”热潮持续。春节前5天,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验放旅客数量超过62.4万人次,车辆近10万辆次,期间中国内地口岸入境旅客总量35.4万人次,车辆超过5.2万辆次,分别是出境方向的1.3倍和1.2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