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国科技需创新自主/一愚

媒体报道,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日前表示,如果中国持续依照目前的科技发展路线,科技水平至少倒退二十年,这番言论引发热议。

成长于香港的丘成桐,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多年,几年前离开哈佛大学至清华大学继续作育英才。丘成桐一直热心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成立、领导几个数学研究中心,致力培养年轻数学家,且不时批判中国学术界的腐败现象。丘成桐的学术成就不容置疑,对中国的热爱亦不可言喻,近日语重心长的提醒值得重视。

丘成桐认为中国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的进展虽然迅速,比如半导体、太空科技等等,但过于依赖进口,一旦外部环境变化,中国就可能陷入被动地位。

美国对于中国的高科技封锁持续扩大,确实影响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像是原为大型跨国公司的华为,如今国际业务衰退,不如昔日风光。且由于太过追求经济指标,使得基础研究投资不足,这也会影响中国的长远发展。

丘成桐表示,要避免这种倒退性的发展,中国必须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强自主创新。简而言之向别人学习,但别偷别人的东西。

中国过去一向以弯道超车自诩,在别人已经发展的成果上稍加变化,立即便能应用,一时看似占了许多便宜,但因对原理掌握不足,不利后续发展。

不过加强自主创新,意味着不确定何时会有成果,甚至必须容许过程中的种种失败,心态转变对于中国的官员和科学家都是挑战。

培养更多优秀科技人才

中国应重视基础研究,投入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很多科技研究未必三五年便能成功,要坐十年冷板凳,尤其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必须耐得住寂寞,比如之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直到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肯定,中国人才晓得中国拥有这么优秀的科学家。

中国官方、民间,若能提供辛勤但低调的科学家多一点支持鼓励,相信便能激发宁激发科学家加倍努力。

《芯片战争》提及,苏联面对半导体,由于初期投资过于庞大,放弃自主创新之路,转而抄袭美国,乍看节省大笔研发费用,实则受制于人,再也无法追赶美国。

俄国原为科技、军武大国,但由于在半导体的竞逐一路落后,成为国力逐渐滞后的因素之一。

反应

 

大千

美网被小红书“蒸蛋”征服 少年涌亚州超市买调味料

(华盛顿1日讯)尽管短影音平台TikTok在美国获得禁令延期75天,仍有许多TikTok网友选择继续使用中国社媒平台“小红书”;近日,不少人被中国美食吸引,开始学做中国菜肴,其中又以“鸡蛋羹”尤其受追捧,不少年轻人纷纷涌入中式杂货店购买食材,开启了一段意想不到的中美友谊。

根据TVBS新闻网引述《华尔街日报》报道,在美国中餐厅里鲜少供应、但在中国家家都会做的“鸡蛋羹”,意外获得大量美国网友喜爱;截至上周,小红书上以“蒸蛋”为标签的贴文超过4.1万个,浏览量超过320万次。

在美国,中国杂货店也迎来了新客群。过去两个周末,纽约州波基普西郊外一家经常有当地华人光顾的小型亚洲商店,突然挤满十几岁青少年,他们拿着手机,寻找做鸡蛋羹必不可少的葱和香油。

制作“鸡蛋羹”只需鸡蛋、水、盐,再依据个人口味偏好,适当添加酱油或醋等调味料即可。但这道菜并不像表面看着那么简单,即使经验丰富、厨艺精湛的厨房老手,也常难以精准把控水的比例和火候。要蒸出一个嫩滑透亮的“满分”鸡蛋羹,著实十分考验功力。

再加上中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在烹饪手法和口味偏好上各有千秋,小小的“鸡蛋羹”也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吃法。

住在美国德州的24岁女孩佩里(Zaire Perry),便看着小红书上五花八门的食谱犯了难。寻找食谱时,她透过小红书联系了住在中国中部的小胡。对方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秘方,还在佩里首次尝试成功后,非常捧场地夸她是“烹饪天才”。

尽管相隔14小时的时差和语言障碍,但随着小红书上线“一键翻译”功能,两人打破语言隔阂,从交流烹饪技巧,到分享美甲款式,秀日常生活中的美照等,建立了深厚友谊。

尽管中美两国政府都承诺扩大民间交流,但中美紧张关系已影响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互动。例如,即使中国结束疫情防治措施后重新开放,赴华留学的美国学生数量仍远低于疫情前。

关注中国社媒的What's on Weibo创办人兼主编科特斯(Manya Koetse)表示,专注于生活方式和旅行等文化内容的小红书,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空白。

十多位TikTok用户说,他们发现小红书上的中国用户非常热情友善、乐于助人。小红书平台上氛围友好,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该平台的用户与所有中国社媒平台一样,都面临着审查。任何被认为具有对抗性、政治敏感性或贬损性的内容,都可能因违反社媒规则被删除。

新闻来源:TVBS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