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国退林还耕不宜操之过急/一愚

近来传出中国实施“退林还耕”,甚至清理公园、山坡地等改种水稻。这项重大政策让外界不解,退林还耕稍有不慎,未来恐酿生态危机。

好不容易,冠病疫情终于在国际间大致结束,可是疫后经济仍面对重重挑战。由于通胀危机、俄乌战争,许多国家因粮食价格飙涨,引发一连串社会问题,示威抗议,甚至因而政党轮替。有些国家已将粮食安全视为国安问题,想方设法提高粮食自给率。中国退林还耕,或许亦是类近的思维。

中国虽为粮食进口国,不过,由于向来与粮产大国俄罗斯交好,若果真缺粮向俄罗斯大量购买也就是了,难道担心俄罗斯不卖吗?不可能。如今俄罗斯遭欧美经济制裁,潜在买家有限,大批粮食倘若不卖中国,只好放在粮仓白白霉烂。而南美洲粮产大国也跟中国关系不错,且南美洲国家未必乐意听从美国指示。总之,中国不太可能在国际买不到粮食,但为何此时却发动退林还耕?中国的政策还真让外界雾里看花。

山坡地不宜退林还耕

公园之类的平地,退林还耕倒还罢了,然而山坡地着实不宜退林还耕。水稻是浅根作物,只要下大雨,必然将水稻连带泥冲刷而下,届时不但没收成,反而严重影响水土的保持。冲刷而下的泥土,轻则在水库、河道淤积,甚至直接引发水灾,损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官方不可小觑。

农牧业辛苦、收入少,以致各国无不提出振兴农业的方案,不外乎提供农民各式奖励、引进外劳、运用新科技等等。相较于中国的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各国振兴农业的种种努力,确实成效缓慢,也许真的不如中国退林还耕快速。不过,运用新科技或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若能因而提升效率、减少劳动辛苦,将成农业创新的成功模式。而中国套用原有耕种方式,尽管一时雷厉风行,却失去进步的契机,相当可惜。

气候变迁的影响,如今大家都在承受。大自然的力量远远胜过科技发展,别妄想人定胜天。不适合耕种之地,就不该退林还耕。

退林还耕虽说立意良善,但各地风土环境不同,本该因地制宜,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施行,恐将破坏大自然,反而为日后带来更多的麻烦。

反应

 

商余

绿豆椪/一愚

文/图|一愚

之前获赠远渡重洋的凤梨酥,很高兴,和木村拓哉吃同一味呢!久居外国的书友,回马探亲访友想必忙碌,我们有幸受邀一叙,承情之至。

书友提及本想买绿豆椪,可是绿豆椪保存期限短,送人还是凤梨酥方便。书友与我曾于社交媒体聊过绿豆椪,我不吃,但家人却因没吃过而有点遗憾。绿豆椪易碎,不适合长途携带,想吃就去台湾吧!

绿豆椪大小与月饼相近,手掌大,圆形,白色酥皮,内馅主要是绿豆沙,滋味勉强可说近似本地的豆沙饼、淡汶饼,不过绿豆椪口感更湿润些,我觉得比较好吃。可是白色酥皮一碰就碎,吃一个绿豆椪,碎屑掉满桌,宛如片片雪花。

绿豆椪内馅有2种,纯绿豆馅或绿豆馅中心包卤肉,卤肉亦有一般卤肉、咖哩卤肉之别。幼时咖哩卤肉是非常时髦的异国滋味,很高级的。

不同口味各有支持者

绿豆椪一如台湾很多食物,不同口味各有支持者,且勇于批评其他口味,像是死甜没层次、甜食不该沾荤腥等等。一旦有心挑剔,理由就不重要了。爸爸爱吃绿豆椪,甜咸都好,品牌不拘,大爱包容抑或骑墙没原则,就看各自诠释了。

家人曾抱怨没吃过绿豆椪,抱歉因为我不喜欢,没想到该让他尝尝,下次买盒雪花斋的绿豆椪,家人可以吃一个。家人指证历历某次回台湾,桌上摆着一盒绿豆椪,我特别吩咐那是爸爸专属,要他别动,依稀有点印象。绿豆椪是爸爸的,其他人不吃,这是我家不成文的规矩。

我跟家人说,绿豆椪之所以让他念念不忘,大概是看到没吃到,说不定吃了觉得没什么,难道绿豆椪会唱歌吗?他在台湾吃过多少甜咸点心,芋头酥、萝卜丝饼、水煎包、起酥蛋糕等等,他吃了有说好,也有普通的,然后就算了。人都是这样,没吃过的,浮想联翩更美味。我忍不住埋怨,当初该提醒我,你没吃过绿豆椪,然后我会让你吃一个的。

下次想吃哪一款?要不要尝尝卤肉或咖哩卤肉口味?他说不,纯素就好,绿豆沙加卤肉有点奇怪,不想试。

家族长辈皆爱绿豆椪,过年、端午、中秋,任何节日都适合享用丰原雪花斋的绿豆椪。但妈妈、弟弟、妹妹和我都不爱绿豆椪。或许我家可分为两国,吃绿豆椪,和不吃绿豆椪的。

爸爸个性乖戾,敬而远之比较省事,幸而近来稍有收敛。而家族长辈之间明明没什么大事,却不时纷扰。尤其3个姑姑有时亲密,有时不合,彼此坏话说来说去,让旁观的我颇为厌烦。还好我们远居外地,年节才与长辈碰面。

奢华难得的点心

爸爸老家在偏僻农村,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距离繁华市镇丰原相当远,想吃雪花斋绿豆椪得专程购买,想必是奢华难得的点心,难怪家族长辈吃得好开心。据说绿豆椪的确发源于丰原,而雪花斋则是知名老店之一,原来我幼时不识货。

祖父祖母逝世多年,三姑和叔叔不知所踪,大姑失智不大认得我,如今即使返台探亲,长辈也不全了。有机会不妨再尝尝雪花斋绿豆椪,那是家族长辈钟爱的滋味,也算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