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文系毕业生不会写公函?/王介英

日前拜读彭慧娴君的大作〈请正确传承华文〉,对他声称“中文系毕业生连简单的书信都写不好”,笔者感到非常吃惊。  

据笔者所知,应用文是中学高中华文科必修的项目。过去,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试卷,应用文是试卷一必答的一个部分;现在应该还在教、还在考。



应用文中的公函、启事、通告、私函等应用文类别,在中学时代就要有效掌握。这个部分应付不了,要在考试中考取“优等”都难,更不要说“特优”了。  

不知彭君及他文中所提及的那位“为人师表者”,所指的中文系毕业生是哪所大专的中文系毕业生?中文怎么会那么差?

水平媲美南大台大

笔者曾在马大中文系与拉曼大学中文系执掌教鞭多年。你要在这两所大学中文系“混文凭”,连门儿都没有;要进入这两所大学的中文系,首先你必须拥有至少SPM华文优等,多数学生拥有STPM华文资格;如果凭高中统考文凭申请进入拉大中文系,也必须拥有至少高中统考华文科B等,不符合这个条件进不了。

有了相对良好的华文基础,你还要认真听课,认真完成老师所分配的一个接一个的作业,而且在研讨课上借助Multimedia呈现,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没有真材实料的华文造诣,根本过不了关!



其他大专中文系毕业生华文造诣如何,笔者没有确凿的资料,不敢妄断。不过,马大与拉大中文系毕业生的华文造诣,肯定不会差到那里去,他们的中文水平甚至可以与南大、台大中文系毕业生媲美。

你说这两所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的中文程度,差到连简单的书信都写不好,恕笔者难以相信,难以苟同! 

不开办“应用文”科目

大专中文系一直以来开办传统文史哲科目,加上一些华人社会研究的科目,唯独不开设“应用文”。这是行内人尽皆知的事。  

笔者认为,“为人师表者”把“中文系三宝”的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以及中国哲学、四书、史记、诗经、楚辞等,看成“高处不胜寒”的专业知识,大可不必。因为在中文系本科阶段所教的,都是一些入门的基本功。这位“为人师表者”应该不会把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也看成是“高处不胜寒”的科目吧?  

中学时代就已掌握

应用文是“应用语言学”里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相对简单、比较实用的一种语文应用技能,没有什么大学问。照理大专中文系毕业生,在他们的中学时代就已掌握了。 

当然,如果你在面试时,突然要求他们书写公函,他们还真可能在一时之间无法满足你的要求,因为他们对应用文已放下数年之久了。 

不过,只要你让他们翻一翻应用文的专书,“重温”一下 “旧梦”,要他们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公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为人师表者”所说的“中文系毕业生差到连简单的书信都不会写”,应属“个案”。  

但彭慧娴君又说,他所面试过的许多中文系毕业生,几乎没有一个能在书写公函这个环节过得了关!言下之意,是这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他在大作中冒出一句:“大家都以为只要持着一纸大学(中文系)文凭,不论自己的中文能力如何,还是能够蒙混过关的”。  

这一句话,一竹竿扫翻整船的中文系毕业生,仿佛中文系毕业生虚有其表,实质上什么都不是,他们尽学一些钻牛角尖、“高处不胜寒”的东西,结果连一封公函也写不好。

笔者出身中文系,还曾滥竽充数在中文系授业解惑,听了这句话,感到很不是味道!  

应采用新式格式

笔者认为,只要你事前让大专中文系毕业生准备一下,他们没有理由连一封普通的公函都写不好。若是你抱着要为难他们的心态,故意进行突击性的检验,他们还真可能被你难倒。因为应用文中的一些格式与用语,他们没有必要去背起来,需要书写而一时不肯定时,只须翻查一下应用文专书,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至于书写公函时有没有必要采用旧式的格式与用语?笔者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用旧式的那一套,而应该采用新式的格式与用语。这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马华社推行应用文改革运动的初衷。

(作者为前马大中文系讲师、前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反应

 

财经新闻

善用AI数字化报告制定有效策略 沈志强:避免AI影响毕业生就业

(吉隆坡17日讯)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指出,政府将善用人工智能数字化影响报告的见解,制定更有效的培训、职业和投资策略。 

他说,这是因为政府意识到毕业生面对严重就业问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影响下。

“因此,该报告不仅将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指导,也将帮助私人企业、员工及社会大众了解21世纪经济趋势对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现有的工作和岗位在未来3至5年是否会受到影响?因此,这份报告将提供意见,让我们能制定更好的培训、职业及投资策略。” 

他今日在国会上议院针对上议员拿督斯里沙烈胡丁提问政府如何解决就业与技能不匹配问题,这么回答。

3奖掖鼓励提供实习机会

针对附加提问政府是否强制雇主支付实习生薪资,沈志强说,该部已提供3项奖掖,鼓励雇主为年轻人提供有薪且结构化的实习机会。 

“首先,我们提供双重税务减免奖掖,这尤其对大公司是一种奖励。 

“第二是针对可能无法等待双重税务减免的中小型企业,因此政府提供约3000万令吉的配对补助金。如果一家公司每月支付一名实习生600令吉,通过配对补助金,政府将额外提供300令吉予公司,作为补贴或奖掖。” 

他补充,第三项奖掖,政府允许公司使用人力资源发展基金机构(HRD Corp)税捐支付实习生津贴。 

“这很重要,因为我们认为实习是高效且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让学生获得在职培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