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丹州伊党“帝国”会坍塌吗?/冯振豪

吉兰丹州是我国政治史上最悠久的“在野州”,相对于其他州政权,丹州只经历过一次政党轮替,其余岁月都由伊斯兰党独享,州民也给予鼎力支持。甚至在在野力量最为惨淡2004年大选,在得到23席保送之下伊党顺利稳住政权。

伊党是到底借着什么法宝成为不倒翁呢?



伊党治丹之道源自回教议程。自马来亚独立,伊党就凭借地缘政治在东海岸立足,当权期间使用回教堂和宗教学校垄断舆论,宗教因子涉入信徒的细胞。

发展水平明显脱节

到了1980年代巫伊争夺回教主导权,伊党变本加厉,“禁锢”一切非回教的马来文化。其中日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议的马蓉舞与皮影戏,便是其中一项被丹州伊党在1990年代封杀的本土马来艺术。

将此比喻为宗教霸权主义并不为过,但这纯属非丹州人之视角,在丹州子民脑里可能是另一番解读,他们认为伊党执政是理所当然。毫无意义的是,伊党的举措确实严重拖累了州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丹州与其他联邦州属的水平明显脱节,如此下去受害的依然是丹州子民。



吉兰丹背负各种不良盛名,例如爱滋病、毒品、强奸案、童婚、公开鞭刑、过膝足球裤、贫穷率、失业率等,比起其他州属可谓“蛮荒之地”,难道州民不会觉得本身是落后的一群吗?丹州伊党真的可以是永远的不倒翁吗?

以“秩序理论”闻名的中国史学家刘仲敬指出,秩序(我们可以解读成“元素”以便较好理解)可分为输入体与输出体,前者因本身能力不足而需要输入例如保护、资助或支持,反之提供外援的就是富有能力的输出体,但两者可因不同领域而角色对调,这就像是竞争型的欧洲社会,以其多样性维持发展势头。

内耗伤口无法癒合

大帝国就是单一性个体,是一个拒绝输入的组织,因当权者担心新秩序破坏他们的统治,而在最强盛的时代就是一种回光返照,因为其累积起来的秩序被消耗殆尽,就如中国历代王朝,强调单一者必定逐步走向衰落,最后灭亡。

简单的说,越是拒绝新事物,越是加快病入膏肓的步伐。

套用在吉兰丹来看,丹州便是一种“帝国性格”的体现。2015年爆发退党潮,开明派的末沙布另灶了国家诚信党,与强调哈迪阿旺领导的伊党为敌,虽然丹登伊党表面上依然强稳,让伊党党员和支持者多了一项选择。

2018年大选前,聂老长子聂奥马高调加入诚信党,强攻丹州政权,尽管丹州希盟全军覆没,从聂阿兹家族内讧开始,丹州伊党便已告別极盛期,内耗的伤口无法癒合。

直到今天,巫伊合作使伊党将原本回教斗争与马来议程相结合,更进一步缩小基本盘范围为马来回教徒群体,奉行狭隘的单元主义,愿景看似光明无限,其实以往与行动党、公正党合作时期所累积的支持度和势力范围已被消耗殆尽了。

因此,若要问丹州伊党会坍塌吗?答案是一定会,而且不只丹州政府,伊党建立起来的“帝国”也必将走向衰亡,这纯然是时间问题罢了。

冯振豪

反应

 

政治

槟城火箭愿争取拨款 为伊党办华人姓氏课

(八打灵再也3日讯)槟州民主行动党正积极争取资金与支持,为伊斯兰党领袖及党员开办华人姓氏课程,以消除相关误解与迷思。

槟州民主行动党组织秘书彭文志指出,该党希望借助这些课程,澄清华人姓氏的常见误解,并消除社会上的错误认知。

“槟州民主行动党愿意向文化界人士争取资金与支持,以推动这些课程的落实,因为我们经常听到针对非马来社群的不实言论。”

他于周一发表声明时强调,若伊斯兰党真正了解非马来社群的风俗与文化,便不会发表可能冒犯其他族群,尤其是华社的言论。

此前,伊斯兰党宣传主任阿末法德里批评学者达祖丁教授,指其建议为伊斯兰党成员开办华人姓氏课程,是在暗示伊党对国内非马来社群的文化一无所知。

对此,彭文志反驳,伊党拒绝该建议并不合理,毕竟该党频频发表涉及其他族群的争议性言论。

他举例,早前伊斯兰党霹雳州主席拉兹曼曾公开发表言论,指青年及体育部长杨巧双与杨忠礼集团家族有关联;此外,甲抛峇底国会议员茜蒂玛丝杜拉亦曾声称,民主行动党元老林吉祥及主席林冠英与已故马共领导人陈平有关联。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