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为何刘镇东要逃离亚依淡?/林恩霆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社青团呼吁该党州主席刘镇东到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的亚依淡选区竞选,延续2018年大选的战略,展开“亚依淡王对王2.0”!

柔佛州社青团扬言只要刘镇东去挑战魏家祥,他们将会捐助2000令吉的竞选基金给刘镇东。2000令吉还真的是“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柔佛州社青团宣传秘书黄庆文抛下这番言论时,刘镇东人在现场,他似乎不再有2018年前的雄心勃勃。他被询问上阵亚依淡意愿时,仅表示“目前任何党员都可以提出本身意见”。言下之意,刘镇东显然不接受该建议了。

选民种族结构变化

2018年大选,亚依淡国会选区属下两个州议席,即永平和实玛廊,分别由行动党和巫统胜出,永平可是有5089张多数票,而巫统则有5842张多数票,折合起来胜算尚算可观。鉴于这样的成绩,刘镇东想要在第15届大选翻盘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在国防部副部长的光环加持下。

然而,疫情的来袭,喜来登政变和早到的柔佛州选,已完全让刘镇东改变想法。今年三月的柔佛州选,永平已被马华攻下,这一个华裔选民占近60%的州议席,让马华年轻干将林添顺以2741张多数票拿下,再加上实玛廊州议席的5846张多数票,这可是8587张多数票。刘镇东想要在短短八个月中,从这8587张多数票抢走4293张多数票,目前的形势是不容易的。

第二个因素是选民种族结构的变化,虽然2018年大选与现在的各族选民的百分比没有太大的落差,华裔与马来选民百分比各自维持在37%和57%左右,但是选民人数却有很大的差别。

目前的华裔选民人数比2018年增加了大约5000人,而马来选民则比2018年的人数多了大约8300人,这样的增幅对行动党的选情更为严峻。

第三个因素是选民情意结,刘镇东在上一届大选以303张多数票败给魏家祥后,当时被委任为国防部副部长的他还曾言辞凿凿地说会继续在亚依淡服务,甚至在来届大选继续在亚依淡竞选。

时过境迁,疫情来袭,亚依淡老百姓陷入困境,当地还爆发了感染群,卫生部派人一一为民作筛检。林添顺就是在此时此刻发挥救民于水深火热的精神,不断在社媒发送最新疫情消息,甚至亲访重灾区,派送物资。

失信亚依淡选民

民众是有感受的,林添顺从2018年输5000余票到以2000余票翻盘,靠的就是服务牌。显然地,行动党在该地的服务工作没有比马华更好,刘镇东也失信于亚依淡选民,说好的继续经营,并不存在。

若刘镇东真的会挑战魏家祥,若刘镇东真的有经营和服务亚依淡选区,刘镇东早已在柔佛州选上阵永平州议席,而不会把邹裕豪撵走,自己上阵柔南的柏伶州议席,况且永平原任州议员周碧珠早已宣布不上阵。

三大因素告诉我们,刘镇东不可能再与魏家祥上演“王者之战”,但行动党也不会轻易让魏家祥胜选。他们会派出马来行动党领袖如奥谢玛,抑或是如潘俭伟或杨美盈“意兴阑珊”之类的行动党重量级人物前去牵制魏家祥在竞选期间的走动。

反应

 

言论

居家服刑疑云悬而未解/林恩霆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特赦之居家服刑附加谕令存在与否的事件中,其处理方式存在改进空间。根据安华的说法,总检察署曾收到一份来自国家王宫(前国家元首任期内)的特赦附加谕令。

但总检察署或许认为其正当性存疑,这或许跟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有关。虽然安华没明说,但总检察署的确把此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让新任元首定夺。

部长回应矛盾重重

此外,他提到前国家元首多次展延特赦局会议,直到1月29日才召开。

安华没有明确指出责任人,但暗示如果早在前国家元首任期内处理,可能还有机会重新讨论这份附加谕令是否符合宪法,或在特赦局会议中将前国家元首提出的居家服刑建议进行深入讨论。

安华强调,他本人和参与特赦局的扎丽哈医生并未提到居家服刑的建议,而居家服刑的附加谕令是直接交给了总检察署。

尽管安华表示政府没有隐瞒附加谕令,但政府高官的回应却矛盾重重。通讯部长法米、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联邦直辖区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扎丽哈医生、首相署部长(法律及体制改革)拿督斯里阿莎丽娜等人对附加谕令的存在表示“不知情”,尤其是赛弗丁将其称为“传闻”,令人质疑政府的透明度和协调性。

作为总检察署的主管部长,阿莎丽娜理应知晓此事,而总检察长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一年来频繁与安华会面,却未提及附加谕令的存在,这种说法难以令人信服。

安华政府在此事上,可以通过更透明的方式处理此事,以减少政治伤害。首先,他应坦承总检察署已把这份附加谕令交回给国家王宫,坦承可以显示政府对宪法的尊重,也能向公众传达政府在法律问题上保持专业与独立的立场。

模糊规避引发质疑

其次,在承认附加谕令确实存在之后,才说明政府已将此事交由现任国家元首处理。这种直接而坦率的态度,可以有效消除公众对政府隐瞒事实的疑虑,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由国家元首决定的宪政问题。

最后,若纳吉的律师团队决定挑战总检察署的决定,安华应表态支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

尽管这一行动可能涉及挑战王宫决定的风险,但通过法庭审理的方式,不仅符合宪政程序,也能避免政府被指控干预司法或试图掩盖事实。即使舆论出现,纳吉也可能需要承担挑战王宫的责任。

由于涉及宪政争议,包括前任和现任国家元首对附加谕令的不同看法以及总检察署的立场,通过法庭解读宪法可能更为妥当,让司法程序决定附加谕令的合法性,可以避免政府背负隐瞒的指控。

安华的处理方式未能展现应有的透明度,安华政府通过模糊程序或语言技巧规避责任,反而引发更多质疑。尽管他声称无隐瞒,但政府内部信息不对称和高官的矛盾表态已严重损害其公信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