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为选票 怕做对的事/简瑞平

董总一路走来,风风雨雨,非常艰辛,为的是捍卫和发展华教,被冠上种族主义成常态,土著社会多持有这种偏见。政治人物看准这一点,只要向董总开炮,群山回响,效果无比。

这次董总因极力反对爪夷课题拟在华淡小推行,要求撤回,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狠批董总是种族主义机构,巫统及伊党也踩上一脚,附和敦马的言论,敦马的人气在土著社会急升,一个教育问题好像要搞到种族对立,气氛暴戾



期待的公义那么远

不是说新马来西亚开明,公平对待每一个种族吗?董总是遵照宪法行事,从不逾越,却被标签为种族主义,华社感到震惊,原来所期待的公义还是那么远,那么的无奈!

希盟上台年余,经济没有起色,股汇不振,中总指这些日子政热经冷是事实。大家可以看到推行的政策以选票为考量,比如敦马常指一马援助金是养懒人的福利津贴,换政府后要撤销,但又怕此举会失政权,于是改名为生活援助金继续派发,此其一。

希盟知道我国公务员有180万人,退休公务员30万,每年发薪及退休金的行政开销,占财政预算案的80%,未上台常指公务员过于臃肿,上台后不敢开刀,因为怕失去选票,此其二。



这反映一个事实,为了选票不敢做对的事 。

把毒遗下妄顾健康

继续留住关丹莱纳斯稀土厂就奇怪了,马来西亚人已过于肥胖,说明温饱不是问题,为什么把毒遗下,妄顾人民的健康?

爪夷课题闹得沸沸扬扬 ,不禁猜疑有其他的政治目的,为何没有预警,突然要推行前朝在2012年通过的方案,在华印裔社会抛下震撼弹,土著团结党释放出的马来色彩能量,绝不逊于巫统和伊党,爪夷课题的争端让敦马的政治地位进一步巩固,两年之约敦马把安华逼入墙角。

对逃犯的处理也很莫名其妙,不久前有多名中国维吾尔族人从泰国偷渡,入境我国被捉获,中国要求谴回,结果如何?

另一位是印度通缉犯扎基尔逃到我国,是回教传教士,涉及洗黑钱等犯罪活动,印度政府要求引渡回国接受法律制裁,敦马表示若接受印度政府的要求,扎基尔的处境危险,所以拒绝了。

中国和印度都是我国棕油的大买家,两国也是印尼的大户,政府对上述事件的处理,你说会影响棕油的订单吗?

反应

 

文教

董总:慎防电子烟入侵校园 防制政策须标本兼治

(吉隆坡7日讯)董总要求政府正视在籍学生吸食电子烟比率上升的警示。

欲保护青少年免于烟害,治本之道就是加强宣导和教育,修法提高法定吸烟年龄,内阁跨部门携手防堵电子烟入侵校园,严厉执法取缔违规者。

学生及青少年正值成长期,应当远离烟害的威胁。近年在各种电子烟的营销话术误导下,令青少年产生错误观念,以为电子烟无害,也不会成瘾,甚至有助戒烟。

副教育部长黄家和较早前在国会答询时指出,目前国内涉及吸食电子烟的学生人数已近2万人,此等情况已不容小觑。我国每年超过2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併发症。

虽然每年至少征收40亿令吉的烟草税,但每年用于治疗与香烟相关疾病,就耗费 60 亿令吉,预料未来几年还会增加。

鉴于包括电子烟在内的各种烟品对健康危害甚巨,由此引起的巨额医疗保健费用,及其发病和死亡率带来的人力资本损失,势必造成国家经济的沉重负担。

据统计,全球至少超过34个国家已禁止销售电子烟,另有共121个国家实施严格监管。我们郑重呼吁政府修订《2024年烟草产品管控法令》,听取大马医药协会(MMA)、防止滥用药物理事会(MASAC)等公卫团体建议,提高法定吸烟年龄至21岁,遏阻吸烟人口年轻化的趋势。

政府须实际行动展执法决心

早在2023年11月国会提呈《烟草产品管控法令》时,政府删除“无烟世代”条文,招致公民社会批评。未来检讨新增相关条文之前,我们要求政府必须在国人吸烟成瘾问题上立场坚定,确保公共场所落实全面禁烟,以国民健康、公共卫生为重,而非烟品税收。

尽管现有法律下法定吸烟年龄为18岁,但由于缺乏执法力度,导致公共场所内成年和未成年吸烟者,仍屡见不鲜,例如先前曾一度被严厉取缔的咖啡店、嘛嘛档、小食店等,也重现许多吸烟场景。

为此,政府必须以实际行动展现执法决心,包括阻止商家和消费者在禁烟区吸烟,切勿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再次发生,才能有效减少吸烟人口。

此外,也应持续积极推动各项烟害防制政策,尤其教育部须严格落实中小学全面禁止吸烟,纳入各级学校校规管理,推动教育倡导,加强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知,在健康安全的校园中学习与成长。

至于卫生部则应提供多元戒烟管道,安排接受戒烟的卫生教育,帮助想要戒烟的青少年,远离烟害,找回健康。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