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九月九谈毛泽东/刘泰安

今天9月9日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逝世46周年的纪念日。对于中国人民而言,这是怀念一位让他们站起来和迈步世界强国之林的民族伟人的日子,意义重大。

我在2002年读到《北京青年报》一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发表的文章,细数毛泽东一生中几个重要的“9月9日”,一直收藏至今。特此简略分享如下: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率领3个团的兵力围扑长沙。从这天起,他握惯笔杆子的手抓起了枪,从政治家走上了军事家的征途。也正是这一天,毛泽东遭遇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捕。但他在被押送到浏阳张家坊团防局的路上,机智逃脱。

1945年9月9日,毛泽东在重庆会见了后来成为亲密诗友的郭沫若,当天说了一句名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毛泽东在重庆写下了《沁园春·雪》的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年后的9月9日,今朝的“风流人物”果然齐聚在古都北平(即北京)。

1949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潜心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也就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22天后的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56年9月9日,毛泽东修改了确立中国共产党治国新方向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6天后开幕的中共八大,通过了几项“第一”的党章规定,包括党代表实行常任制、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等。

1971年9月9日,毛泽东在南巡途中面临副手林彪及其子林立果等人策划在杭州暗杀他的危机。他果断决定在这天把自己的专列转移到离杭州远一点的绍兴附近,逃过一劫。4天后就发生林彪出逃和折戟沉沙的“九一三事件”。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一代伟人、也是旷古奇人的生命,就在这天定格了。

最近,有位朋友传来一则视频,讲述“蒋介石临终遗言竟说这事,看完惊呆了”。上网一查,发觉这是多年前流传的一篇文章的口述版。我怀疑此乃“托名传言”之作,未必真有其事,但内容令人动容,值得一读。

蒋介石高度评价宿敌

话说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领袖蒋介石,在1953年韩战结束后,对其子蒋经国及毛人凤等军事将领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毛泽东的对手。16个国家最精良的军队竟然被毛泽东打得如此狼狈,两个司令官都垮了台,耻辱啊!

蒋介石称赞毛泽东为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一名奇才。中共有多少能者,他都不放在眼里,唯有毛泽东把他挤到这几个小岛上。这是败走及客死台湾的蒋介石对与自己斗争了几十年的毛泽东所作出的最后评价,难能可贵。

据知,台湾首度解密蒋介石的临终遗言时,强凋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指出:“没有毛先生,中华就四分五裂了。我死后,请把我灵柩朝北京摆放,我要向毛泽东请罪。”

另一方面,毛泽东在1949年全面打败国民党之际,给浙江奉化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不许破坏蒋介石的住宅和祠堂,使到蒋家祖坟得以保存下来。

蒋介石在1975年去世,毛泽东得知后并没有高兴,相反的一脸凝重,只是回应:“知道了。”他更私下举行了一场个人的追悼仪式,向蒋介石做了最后的告别。可见毛对蒋这位宿敌始终不乏“英雄惜英雄”的情怀。

毛自评功过“三七开”

不容讳言,毛泽东是人而不是神,他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发动了长达10年、对中国社会造成巨大破坏的“文化大革命”。他曾评价自己的功过为“三七开”,即三分错误,七分成绩。邓小平也同意此说,并曾阐明:“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是第一位的,过失是第二位的。”

一生善于“诗言志”的毛泽东在1935年冬天所作的《念奴娇·昆仑》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盖棺论定,一早就有“开天辟地”的凌霄大志的毛泽东,并不在乎后人对他的历史功过的评价啊!

反应

 

言论

有过必改知行合一/刘泰安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10月18日提呈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用华语引述中国儒家圣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的名言“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还强调政府推行财政政策时,不能“一错再错”。此语一出,赢得在场议员大敲桌子,以示赞许!

安华过去三度入狱,前后加起来在狱中渡过了约10年时间。他曾披露,在铁窗岁月里大量阅读国内外的书籍,当然也包括《论语》。

他能学以致用,适时引述古今中外圣贤的名句,加强自己发言的力度,值得一赞!

其实,回顾安华在1991年至1998年担任财长(1993年至1998年担任副首相)期间,每年发表财政预算案演词都会引经据典,“大抛书包”(即卖弄学问)。所以,他日前提呈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既吟诗,又抛《论语》,金句百出,狂秀华语和淡米尔语,不啻是故技重施罢了。

有趣的是,安华在宣布卫生部拨款时,打算引用印度文学作品《古蜡咸言》(Thirukkural),但却凸槌忘词。

他自嘲无法朗诵完整的淡米尔语句子,瞬间引起哄堂大笑。但他用华语唸出孔子名言和另一句成语,尚称有板有眼。

华社应对他的华语能力比淡米尔语能力强,凸显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视,而给予肯定。

安华是在演词中指出,政府长期对燃料、电力、供水、教育和医疗服务,甚至是鸡肉等基本商品,都提供普遍性补贴,在国家债台高筑时并不合理,他因此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劝导人们要知错能改,不可重蹈覆辙。而“一错再错”则会陷入恶性循环,重复同样的失败。

采大胆手法纠正过错

他强调,政府必须采取大胆的手法,纠正过去的错误,包括停止大量的支出,如采取针对性地提供补贴政策。

令人不解的是,如果长期补贴政策有错,那也是政府的错,不是人民的错,为何要人民“知错能改”?反之,政府实应针对错误的政策向人民道歉,才来谈纠正。

无论如何,安华深明“有过必改”和“勿一错再错”的大义,非常难得;若能贯彻“知行合一”的精神,那将更令人激赏!

“知行合一”是中国明代杰出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学说,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理论需与实线相统一。

所谓“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而不行,与不知没有差别。

毋庸讳言,安华任相两年来的许多施政都不乏争议,“烈火莫熄”的承诺多没兑现,他本身曾否闭门思过,避免一错再错呢?

远的不说,最近发生的拉曼大学(优大)的追税事件,再次暴露安华有欠担当的弱点。

內陆税收局今年6月向优大追讨过去7年累积逾8300万令吉的税款与罚金,身任财政部长的安华当时已接获优大的上诉和求情,却默不作声。直到事情闹大后,他才在10月8日內阁会议上拍板批准豁免税款与罚金,但要求优大与优大教育基金会必须从明年起分家,否则未来仍会追税。可谓一波虽平,一波再起。

优大被追税与罚款之事原本就不应发生,那可视为当局向华社“开刀”的事例,这是一错。表面摆平,却留下后招,就是再错,实难服众!

副首相兼国阵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10月20日出席马华第71届中央代表大会开幕礼时,拍胸承诺会帮马华搞定,让优大永久免税。

若他说到做到,无疑将提高他在华社的好感度。

错失向华社示好良机

安华却平白错失向华社示好的良机。如果他一早就作出让优大永久免税的决定,他的头顶光环就不会有被阿末扎希抢走之虞。

常言道,历史是由行动的人们写成的;谁不行动,谁就失去创造历史的机会。

寄语安华,“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会有助于他留下口碑载道的历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